【01周報社論】防疫自亂陣腳 下半場再出發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全國確診個案突破三萬宗,香港確診個案亦有所增加,上周更出現第一宗死亡個案,另有三名患者危殆。許多人批評政府應變不力、反應遲鈍,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臨陣亂腳的不只是政府,許多市民出於恐慌,不但爭購口罩和糧食,甚至因謠言而瘋狂搶購廁紙。看着我們的社會,這個曾幾經艱辛戰勝沙士(SARS)的香港,今天未戰先亂,實在叫人扼腕。

上周一(2月3日),特首林鄭月娥宣布暫時停止羅湖、落馬洲支線、落馬洲皇崗和港澳碼頭四個口岸的運作,以減少從內地入境香港的人流。由於深圳灣口岸和港珠澳大橋仍然開放,社會疑慮無法解除,當恐慌瀰漫,民情反彈並不意外。政府兩天後變陣,宣布對所有抵港前十四天曾赴內地的人進行隔離。從這其中的各種豁免,如為維護港人日常生活物品或服務供應而豁免跨境貨運司機,以及對保障港人安全、健康緊急事態必要人員等等,可想而知全面封關的不切實際。

一批大埔居民遊行抗議區內設指定診所,要求全面封鎖所有出入境關口。(歐嘉樂攝)

姑勿論最新措施的效果如何,確保所有一般過境者均接受隔離,應該起到更佳阻礙疫情惡化的作用,但斷絕兩地人員流動是有廣泛影響的政策,不少香港市民的生計將受到嚴重影響,如果這只是恐慌造成,其代價將是巨大的。逐步將防疫措施升級而不是一刀切,並非完全錯誤,政府的猶豫或許也可以理解。只不過,措施反覆也反映官員舉棋不定,缺乏應對疫症時所需的判斷力和有效溝通。

疫症影響難測,偶有怠慢並非不可想像,但香港社會之所以對政府大失所望,正因為大家滿有期望。與高度政治化的反修例風波不同,對抗新型肺炎乃公共衞生事件,香港本身「得天獨厚」,除了擁有國際讚許的醫療體系,還有抗擊禽流感、SARS、豬流感的經驗,理應在疫症再次發生時不至於茫然失措。再者,林鄭曾在2003年擔任社會福利署署長,參與過對抗SARS一疫,她曾自言當年「全情投入」,每個部門行多一步。照道理,政府本可藉着防疫工作打出漂亮一仗,挽回民望,現實卻令人失望。

林鄭月娥較早前一度表示對官員和公務員戴口罩下達「限罩令」,她其後為言論道歉。(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徒有經驗制度 官員不知發揮

林鄭作為沙場老將,不會不知道香港有「三級應變機制」。「嚴重」級別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領導應對,但當疫情嚴峻時,政府可提升至「緊急」級別,並由特首主持大局。許多市民至今都不明白,為何她在疫情爆發初期,沒有縮短行程提前從瑞士返港,任由政府群龍無首,錯過及早遏止疫情的契機。即使她在農曆年初一回港及提升級別後,社會在她身上仍然看不見應有的領導能力。

就以設置檢疫中心為例,政府在疫症初期把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和鯉魚門公園度假村轉作隔離營,這兩個康文署轄下營地過去亦曾如此徵用,包括在SARS肆虐期間用作隔離。可是,就算有這兩個營地,再加上保良局提供的北潭涌度假營,用作隔離的床位仍然不足,政府必須徵用更多。就此,政府先後徵用粉嶺暉明邨和美孚翠雅山房,但都遇上很大阻力。阻力固然有民粹成份,但這種「鄰避效應」已是公共政策的老生常談,決策者不可能會預計不到,政府本應可以做足準備,包括藉如袁國勇等傳染病專家的分析,證明選址在科學上已達安全距離,並透過列出選址及揀選標準,教導社會明白徵用之需。我們的公務員團隊向來以專業、科學、有既定準則和機制見稱,在這種事情上絕對能透過做好解說工作,以理服人,領導民意,而非任由恐慌情緒扭曲疫情管理的需要。

當內地出現疫情時,香港與內地人口流動頻繁,幾乎無可避免會有個案輸入。根據SARS以來的幾場疫症經驗,政府理應一早預計到市民需要大量口罩。以同為「一國兩制」下特別行政區的澳門為例,它與香港一樣是除了內地以外最先受到疫情影響的地方,當地政府懂得及早介入,包括以實名配額方式向居民提供口罩,並在各地積極搜購確保供應,成功安定民心。相比之下,港府後知後覺,在社會出現搶購潮及嚴重缺貨之時,林鄭仍然聲稱懲教署口罩不應推出市場,以免造成競爭;更傳出政府仍以價低者得為準則,邀請口罩供應商參與投標,荒腔走板的程度令人咋舌。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再次被預留作檢疫中心,預留安排作「隔離營」,但可供應單位有限。(黃偉民攝)

社會難敵恐慌 醫護須摒情緒

有抗擊疫症經驗的當然不只是政府官員。香港曾受SARS重創,社會大多數人都不敢忘記教訓,在新型肺炎傳入香港初期,已紛紛戴上口罩,加強個人衞生。然而,不知道是否驚弓之鳥使然,部份市民大量購入口罩等基本物資,加劇市面缺貨的情況。上星期,荃灣梨木樹邨一名大叔因為買不到口罩而在傳媒鏡頭前流下男兒淚,叫社會難不揪心。或許我們在疫症面前難敵恐慌感,只顧自己積存數星期甚至數個月的口罩,忘記了不必要的囤積會令物資供應緊張,令消息不靈通或動作不夠快的市民因而遭殃。事後不少人關心大叔的情況,更有區議員上門贈送口罩,恰恰說明「同舟共濟」本為香港社會的精神,即使疫症當前,也是香港人可做和當做之事。

疫症無形,病毒無情,恐懼可謂人之天性。突然間,街道上沒有戴口罩的人,看上去都是有威脅的;每一聲咳嗽,都是驅使我們拉開距離的警號。尤其是從內地入境的人士,即使我們應該知道當中為新型肺炎患者的機率很低,卻不自覺地認為所有入境者都是危險的。危機感有好的一面,香港人因危機感而警覺性十足,衞生意識迅速提高,堪稱典範;但危機感也有壞的一面,可以令我們被情緒牽着走,甚至自亂陣腳。醫護人員發動罷工,將「全面封關」視為唯一有效的防疫措施,便是受了情緒影響,未能冷靜專業地討論「全面封關」的可行性。在冬季流感及新型肺炎雙重挑戰下執意發起醫護罷工,更是嚴重損害病人的權益。

醫護人員發動罷工,將「全面封關」視為唯一有效的防疫措施,便是受了情緒影響,未能冷靜專業地討論「全面封關」的可行性。(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事情本來不必如此。發起罷工的「醫管局員工陣線」提出確保口罩供應、提供足夠隔離病房等訴求,根本沒有人反對。隨着新型肺炎個案輸入香港,工會擔心香港醫療體系超負荷也完全合理。但他們應該透過合理方式幫助醫管局共同解決問題,而非糾纏於「全面封關」,以此為必要條件。這樣做無疑是把一件本屬公共衞生範疇的事件政治抗爭化,既令防疫討論失焦,亦會令社會「攬炒」。

上周五(2月7日),「醫管局員工陣線」逾7,000名會員再投票,當中4,000多人支持結束罷工,工會領導層被迫宣布醫護重返崗位。大多數工會成員回心轉意,以大局為重,值得肯定,同時說明醫護人員本具專業精神,明白事理。事實上,香港醫護向來備受社會尊敬,不但醫學水平在世界領先,而且在SARS等疫症期間展示出高尚情操,贏得掌聲。新型肺炎來勢洶洶,正是社會需要他們的時候。不論政府的防疫決策是快或慢,是嚴或寬,醫護人員都應秉持專業精神,盡最大能力保障病人健康。

過去兩星期,香港充滿顛簸。由疫情擴散到政府應變,由社會恐慌到醫護罷工,但正如正協助抗疫的袁國勇教授指出,現在不是互相指摘的時候。疫情還未結束,更惡劣的情況甚至可能尚未來臨。一個應變力及適應力強的社會正如一支身經百戰的足球強隊,可以在中場整頓過後擺脫頹勢,在下半場反敗為勝,打出一場漂亮的勝仗。我們相信香港就是這樣的一個社會。隨着醫護人員結束罷工,以及內地入境人士須隔離14天的措施生效, 接下來全港社會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攜手阻止疫症在社區蔓延甚或爆發。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2月10日出版的第200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

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