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龍紋身的起源.百越族龍紋身之祭

撰文:盧詠詩
出版:更新:

屈原投江跟端午節的千絲萬縷,若依維基百科直說恐怕你會笑我白痴。只不過,談端午節跟紋身的關係,又豈只是屈原有龍紋身(應該冇)如此這般膚淺?相傳古時百越族(橫跨現今的越南河內至上海,也包括香港)因為逃避龍神災害,是以利用植物利刺與木棒,透過煙灰及染色草汁煉製成顏料來作龍紋身,刺出恍如「阿龍」的形態。到後來又有《端午考》一書去考究端午節由來,研究屈原投江之點滴;當中的百越族民亦利用了龍紋身概念,將龍圖騰刻印於船身上,以避免蚊龍所害,逐漸便演化成端午節人們會以裝有龍圖騰的木船競渡,從此端午節食粽爬龍舟便成為端午習俗,所以呢,龍紋身與端午節都算叫做有點連帶關係吧。

百越族示意圖

龍紋身部落

所謂百越族,源自長江中下游一帶,從上海起連綿至現今越南河內一帶(也包括香港)。傳說族民信奉龍神,每隔一段時間龍神都會出來以人作食糧,然而當時人們迷信龍不會自相殘殺,是以便流傳出將龍紋身刻於身上,就能避過龍的傷害。於是乎族民透過植物利刺與木棒,同時刺破皮膚後將煙灰與染色草汁液提煉成顏料,從而將龍紋身刺於身上,一背子與龍作伴。

端午考之圖騰祭

後亦有《端午考》一書去考證端午傳說真偽。傳說每年五月五日,百越族都會舉行龍圖騰祭。族民身上覆蓋龍圖騰,證明自己是龍的兒女以祈求龍神保佑。祭典中,族民會用竹筒或樹葉包裹食物扔到水裏獻給神龍,當中與屈原傳說的版本中,村民將飯團扔到水裏防止屈原遺體被魚吃掉的傳奇不謀而合。百越族民也會利用紋身概念,將龍畫於船身,以避蛟龍之害。漸漸,人們在龍圖騰節會用以龍裝飾的船競渡並敬奉龍神,是為端午節的雛形。

香港01 App下載連結: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