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兩性壁壘分明 特朗普未理女人心  希拉里有「男人煩惱」

撰文:香港01記者
出版:更新:

「我們活在一個悲傷的國度。我永遠不會投票給特朗普這種男人。」美國婦人貝絲是三女之母,當談及特朗普參選總統時,她形容這是一個笑話。女建築師埃倫對特朗普亦感到憤怒。「世界其他人會怎樣想?他的種族歧視、他的性別歧視……這太嚇人了。」

特朗普早前在辯論中用「惡毒女人」(nasty woman)形容對手希拉里,引起反彈。民主黨政治明星沃倫(左)周一為希拉里(右)站台時,呼籲美國各地「惡毒女人」用選票趕走特朗普。(美聯社)

女性對特朗普充滿抗拒,是鐵一般的事實。民調指出,約70%女性對特朗普持負面看法,不論年紀、種族、社經地位及婚姻狀況。就連共和黨中的女選民,亦有近半表示難以想像自己會投票給特朗普。特朗普本人對女性亦從不客氣,經常發表帶性別歧視的言論,於共和黨第一次總統辯論中,霍士新聞的凱利(Megyn Kelly)向特朗普發問,提及他曾以刻薄字眼指摘他不喜歡的女性,如「肥豬、狗、懶漢及令人反感的動物」,後來特朗普以「胸大無腦」(bimbo)形容凱利。

攻擊女性外表 特朗普打男人牌

特朗普亦經常以外表評論女性,例如他曾把自己的妻子與黨內對手克魯茲妻子相比較,並在Twitter上張貼兩人照片,加上「一張相片勝過千言萬語」的評語;他又批評前對手菲奥里納(Carly Fiorina)的外貌:「你可以想像嗎?這是下一任總統的樣貌。」

美國大選之中,不同性別的取向分野本來就存在。傳統上,女性多傾向支持民主黨,儘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已婚女性,尤其是已婚白人女性方面,也有法子取得優勢。但如果是失去一整個性別的支持,豈非如同將一半選票拱手讓予對手?畢竟女性一般有更大比例會投票,以2012年大選為例,63.7%的女性選民有投票,而男性則僅59.8%有投票。

可是特朗普卻看似滿不在乎。一反過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常態,特朗普並未顯示出有意圖討好女選民,以縮窄兩性投票意向上的差距,反而經常煽風點火,為兩性之間的鬥爭火上加油,務求取得盡量多男性選民支持。

特朗普指摘希拉里「打女人牌」,但其實他亦同樣大力打「男人牌」,以大男人主義爭取支持、打擊對手。特朗普在競選中大談貿易不公,主張民粹經濟政策,擺明車馬就是以近年吃盡苦頭的白人男性打工仔作為拉攏對象,故此他也肆無忌憚地盡情顯露其大男人主義作風,例如之前譏諷黨內對手傑布布殊需要「媽咪」幫助才能當選,甚至在電視辯論中提及自己陽具的大小,以充滿男性主義的語言,強調自己作為男人的優越。

這種公然開罪女性、大打男人牌的策略,風險似乎相當高,但如果說特朗普難得女人心,同樣地,民主黨的希拉里,在爭取白人男性的支持上似乎也遇到不少困難。上周在3個搖擺州份的民調,就反映了這個現象:希拉里在賓夕法尼亞的女性選民中,領先特朗普19個百分點,但特朗普在該州的男性選民中,則領先希拉里21個百分點。在佛羅里達和俄亥俄,情況也是如此。過去兩性對於兩黨候選人的取向分野,在今次大選中已擴大成為鴻溝。

特朗普在爭取女性支持時明顥處於劣勢,他歸咎傳媒「抹黑」。(美聯社)

兩人討厭率同逾五成

希拉里為何會有「男人的問題」?也許是因為特朗普的男人牌太成功,又或者如民主黨謀士Margie Omero所言,不能排除社會上一些男性對女性仍有偏見,不過希拉里本人的誠信問題,恐怕也是一個影響因素。在不少美國人心目中,希拉里是一個熱中追逐權力、經常出爾反爾的人。一些女性或許由於希望見到美國首位女總統,而將這方面的觀感擱在一旁,但男性們就未必有這方面的考慮。

事實上,相較過往10次總統大選,特朗普及希拉里在選民中的「惹厭度」都高得驚人。希拉里的「討厭率」達到55%,特朗普更達到65%。共和黨民調專家戈亞斯(Ed Goeas)直言類似的情況前所未見:「我們有兩位缺陷同樣嚴重的候選人,因此推測往後發展會非常困難。這場競選的主調,就是『你或許不喜歡我,但你會更不喜歡我的對手』。」對特朗普來說,很多女性討厭自己不要緊,最緊要是有更多男性站出來支持自己,反正對很多女選民而言,其實要拿出決心,投票給同樣惹人厭惡的希拉里,亦同樣不容易。

希拉里女權講一套做一套

相對於特朗普及桑德斯,雖然美國女選民一般較支持希拉里,但亦有49%女選民表明「厭惡」希拉里,90後女性更是壓倒性傾向其黨內對手桑德斯。女性主義者昌加(Anoa Changa)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她已表明不會支持希拉里。「有些女性彷彿覺得我背叛了她們,但我拒絕這種膚淺的女性主義,我不因性別而投票,我因具體議題而投。我肯定對某些階級的女性而言,希拉里很完美,但有很多議題會影響低收入女性、女移民及有色人種,她所做的卻沒有處理到。」

一些女權人士批評,希拉里是跨國超市品牌沃爾瑪的首名女董事,然而沃爾瑪以其女性差劣待遇而惡名昭彰:它是美國最大的私人僱主,大部分員工均屬女性,卻不但低薪,更多番捲入血汗工場、升遷歧視、性騷擾、剋扣工資等醜聞。然而希拉里卻未見有針對這些情況提出改善。此外,希拉里出任國務卿期間,亦被指為了美國商界利益,參與遊說斡旋,最終令海地紡織廠女工的最低工資不能上調。這些做法,都令很多女選民質疑:她是否真正的女性主義者?

性別分野常見 經濟因素有影響

事實上,儘管女選民反對聲音鋪天蓋地,但特朗普依然獲得部分共和黨女性支持。據CNN今年較早前的調查,共和黨內44%女性希望特朗普能贏得黨內提名。特朗普在共和黨白人女性中得到的支持,多源自其強硬的移民政策。不少茶黨陣營女性都相信,特朗普是唯一一個候選人能令美國維持安全——在一個支持特朗普的廣告中,一位白人女演員正為孩子準備上學,她則告訴觀眾,投特朗普一票可以保護她的家人,因為特朗普是唯一會「控制我們的邊界、停止讓危險人物進入」的候選人。

羅格斯大學美國女性及政治中心總監沃爾什(Debbie Walsh)指出,在美國,經濟因素而非候選人性別本身,才是兩性政治偏向有所不同的真正原因:「對女人而言,經濟上的不穩定會令她們有種想法,認為自己有一日終會需要政府安全網,如食物券、有薪產假或醫療保障等。女人活得更久,相較男人賺得較少,亦只有較少儲蓄供退休之用。這令她們通常傾向支持民主黨。」

對希拉里而言,她必須爭取單身女性、黑人女性及拉美裔;對特朗普而言,僅僅贏得白人男性和藍領支持並不足夠,還必須盡量挽留傳統上支持共和黨的女性,才有機會爭勝。然而在今次大選中,不少女性都感到面臨揀無可揀的處境。共和黨策略家芬恩(Mindy Finn)坦言:「這場選舉把女性置於極困難的處境,特別是並不支持希拉里的政策,同時亦不支持特朗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