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十周年】由一張充氣床做起 他們如何成傳統酒店的威脅?

撰文:數位時代
出版:更新:

是住宿,也是體驗,一切的故事要從一張充氣床墊說起,2007年兩位住在美國舊金山的青年Brian Chesky和Joe Gebbia,因為負擔不起高額的房租,決定架設一個簡單的小網站,在家裡擺上幾張充氣床賺錢,取名「airbedandbreakfast.com(充氣床+早餐)」,順利以每晚80美元的價格,租給了三位房客,這就是今天Airbnb的前身。

文:高敬原

隔年,兩位創辦人找了前室友Nathan Blecharczyk加入團隊,當時歐巴馬正要競選總統大位,某次在丹佛(Denver)的一場造勢活動,讓周邊的旅館一房難求,最後順利讓八萬多名奧巴馬支持者,順利住進當地奧巴馬支持者的家。

「誰會想要讓陌生人住進家裡?」當年的種種質疑,也都是邁向成功的種種過程與磨練,這個月Airbnb成立滿十周年,不僅翻轉了人們對於住宿的理解,更讓傳統旅宿業者畏懼,同時也招來更多的挑戰與磨練,而這就是Airbnb的第一個十年。

因為負擔不起高額的房租,Airbnb三位創辦人決定架設一個簡單的小網站,在家裡擺上幾張充氣床賺錢。(Airbnb官網)

從一張充氣床生意做起,Airbnb開啟全新旅宿市場

從一張充氣床,讓三位共同創辦人看見了商機,當年網站上線時只有區區16個房源,當時為了擺脫債務,Brian Chesky和Joe Gebbia買了一千公斤的麥片,並裝入印有奧巴馬圖片的包裝中,順利賺進三萬美元脫離債務。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兩人與創業加速器Y Combinator創辦人Paul Graham吃飯,獲得了第一筆兩萬美元資金,後來又陸陸續續得到紅杉資本、Y Venture六萬美元的資金,2009年將Airbed&Breakfast正式更名為Airbnb。

「絕對不可能,誰想要睡在別人的床上?」、「這個想法簡直是瘋了!」十年前大概很少人能夠想像隨便讓陌生人住進自己的房子,不過數字會說話, 現在Airbnb 的房屋供應量每成長10%,傳統旅館房間收入就會下滑0.35%,去年(2017)Airbnb總體房源,已經超過洲際酒店(IHG)、希爾頓酒店(Hilton)的總和。

根據Airbnb官方數據,全球有超過3億名旅客透過平台訂房、在200個國家/地區提供超過500萬個住宿選擇,Airbnb已經發展出一套全新的商業模式、一個全新的旅宿市場,將家裡多餘的空間,發揮最大程度的經濟價值,Airbnb回應了大城市的住宿需求。去年三月,Airbnb才完成10億美元的融資,預估目前市值達到310億美元,根據風險投資數據分析公司CB Insights資料,Airbnb目前僅次於Uber,是全美第二大最有價值的新創,預計在2019年要進行IPO。

隨著規模逐漸壯大,處理各地政府的監管規範已經成為Airbnb的日常。(Airbnb官網)

各國監管問題成為燙手山芋

樹大招風,在巴黎、倫敦、巴塞隆拿、阿姆斯特丹,這些熱門的旅遊城市中,Airbnb因為規避旅宿業的稅收要求,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讓傳統旅宿業者當然很不是滋味。此外,因為大量湧入的觀光客, 讓Airbnb如雨後春筍般崛起,許多房東看準透過日租可以賺取更多的金錢,因此紛紛提高房租,讓當地民眾很難找到能夠負擔的房租。

不過Airbnb可不這麼想,共同創辦人Nathan Blecharczyk強調:「我們75%的房源,都已經遠離飯店的一級戰區,散布在城市的各處,對於地方經濟是有幫助的,旅客會去當地附近的咖啡廳、餐館、店家消費,」話是這樣說沒錯,不過當地住房的供給問題依舊沒能解決。

隨著規模逐漸壯大,處理各地政府的監管規範已經成為Airbnb的日常。像是今年六月,日本政府宣布下架所有沒有登記的房源,數量占平台上約八成,Airbnb被迫取消大量訂單,並拿出1000萬美元來補償受影響用戶;紐約市議會也在本月通過法案,要求業者每月通報屋主姓名與地址,並註明出租的是整間公寓還是單一房間,業者若不配合,每筆訂房最高可罰 1,500 美元;巴塞隆拿、巴黎也紛紛要求所有民宿必須註冊,且每年的營業時間不得超過120 天;台灣最近也在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的強力主導下,擬修正「發展觀光條例」第 55-1 條,納入「Airbnb 條款」,未來刊登非法日租套房的網站,最高將處以 30 萬罰鍰,並得要求網站撤除刊登訊息,若網站不移除,不僅可連續罰,還會被切斷網路 IP。

對下一個十年,執行長Brian Chesky在一封公開信中列出了他對未來目標的期許,要以成為「長青企業」、「對股東負責」兩大重點邁進。(Airbnb官網)

在規模日益擴張的態勢下,Airbnb已經從住進當地民眾空房的體驗,變得越來越像一般旅館經營,像是Airbnb推出的新服務品牌「Airbnb Plus」中,就在許多細節要求做到標準化酒店水準,有部分房東認為,這種感覺很像在替Airbnb打工,跟當初Airbnb的理念有所違背。

瞄準全方面旅行需求,Airbnb下一個十年

雖然風波爭議從沒少過,Airbnb的版圖仍持續壯大,2016年下半年就開始就實現盈利,2017年營收更達 26億美元、9300 萬美元利潤,展望下一個十年,保持創新、提供顛覆性體驗,是Airbnb維持用戶黏著度重要的功課。

「 未來,我們希望能照顧到旅行全方位的需求,而不僅僅只是住宿。 」Airbnb共同創辦人Nathan Blecharczyk對下一個十年有著這樣的期許。過去幾年Airbnb持續深耕這類服務,像是2016年推出「Airbnb Trips」在地旅遊體驗服務,以及開發度假屋(Vacation Home)、特色房源(Unique)、住宿加早餐(B&B),以及精品酒店(Boutiques)等多元化的房源類型。此外,Airbnb也在商務市場積極布局,針對企業客戶的「Airbnb for Work」客戶數量已經突破 70 萬家公司,目前企業訂房占總體訂單約15%。

而面對下一個十年,執行長Brian Chesky在一封公開信中列出了他對未來目標的期許,要以成為「長青企業」、「對股東負責」兩大重點邁進。他認為一家公司之所以能夠成功,不是只需要對用戶、股東負責就好,更是要為下一個世代的發展著想,Airbnb之所以能在十年來接待成千上萬的旅人,很大的一個因素就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而這一切還只是我們冒險的起點。」Brian Chesky說。

延伸閱讀:

共享經濟的贏家:Airbnb要滿十歲了,創辦人發表公開信談成功關鍵

【本文獲「數位時代」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