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藝術系學生Ami:能否展出不能收藏的藝術?

撰文:李慧筠 陳穎然
出版:更新:

一石激起千層浪,大型藝術博覽給香港藝術生態帶來了改變,更衍生藝術市場能否推動本地藝術等問題。踏入第4年,三月舉辦的Art Basel依然是香港藝術圈的焦點。我們訪問了三位參與者,藝術家鄭哈雷、收藏家林偉而,以及藝術系學生Ami Tsang,從他們所處的不同角度,談談對Art Basel的看法。關於藝術市場,關於藝術,我們能有多少想像?


Ami Tsang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四年級學生,她期望有一天,不能被收藏的藝術品也會在Art Basel出現。(攝:龔慧)

「期望一天,不能被收藏的也會出現」

在學院的日子,藝術系學生未必需要接觸「市場」,但畢業後,正視藝術與市場之間的關係,或許是每名藝術系學生必須思考的命題,對於即將從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的Ami Tsang來說,亦是如此。

前年,Ami在香港Art Basel上做攤位助理,她形容那次的體驗很震撼:「創作是很純粹的事,但到實際買賣時,公關、市場和作品就變成密不可分的關係。逛Art Basel,與逛有策展理念的展覽完全不同,一個個畫廊攤位,好像年宵那樣。畫廊老闆在這個市場裡,會有什麼策略、哪種畫廊會聚在一起……都很值得觀察。」

對於這位當年還是剛讀大學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印象深刻的不是藝術作品,而是當中的買賣關係。「記得有位外國人在一件作品旁徘徊,原來他是收藏家,和那件作品的藝術家相熟,早已擁有對方幾件作品,那次只是來了解那位藝術家的近況,在市場是否受歡迎。」這件事令Ami聯想到歷史上歐洲貴族供養養藝術家的情境,「這種由收藏家『養』藝術家的狀況,其實一直存在,只不過現在的市場會明碼實價地標示。 」

為了進一步了解市場與公關在藝術界的意義,Ami去年更去了荷蘭修讀國際藝術市場學科。事實上,Ami相當關心社會議題,稱假如當初沒有去讀藝術系,就會去讀社會學。她亦一直尋找一種藝術介入社會的方式,如早前麥當勞女宿者死去一整天卻無人發現一事,她便深受震撼,並以此作為畢業作的題材,探討麥宿者是什麼,以及麥當勞這空間究竟是私有還是兼具公共性。

「這也是Art Basel不會售賣的藝術品;因為參與者都是收藏家、酒店的藝術總監或炒家,他們未必理會社區藝術。」Ami說道,她期望著有一天Art Basel會把不能被收藏的藝術品收納到市場裡去。

周邊活動刺激藝術思路

Ami在香港中文大學習畫的工作室。走出這個工作室後,外面會否有一個更廣闊的藝術世界?(攝:龔慧)

這位關注社會議題的藝術系學生,日後會與Art Basel的藝術市場越走越遠嗎?Ami擺弄手上的指環失笑:「我們無法為『賺錢或關心社會』劃清界線。」

Ami以李嘉誠基金會為例,說它也曾經策劃《你還可愛麼》短片系列,邀請香港導演拍攝一些以關懷社會為題的短片。她認為Art Basel是一個有叫座力的藝術活動,故此更期待買賣之外,能為藝術圈帶來更多好處:「例如2013年,亞洲藝術文獻庫邀請學者梁寶山以『藝術勞動.打定輸數』為題演講,聯同一邊在旁打麻雀的藝術家,探討藝術的生產與消費。」

自兩年前起,Art Basel與網上眾籌平台Kickstarter合作,邀請非營利視覺藝術機構提交計劃,內容可涵蓋展覽、公眾裝置、教育項目、藝術家駐留計劃等,Art Basel將為獲選機構集資。Ami認為,此類標明非針對藝術市場的週邊項目相當有趣;她亦期望周邊的藝術活動,如城市創作實驗室策劃的「Affordable Art Basel HK」,「可以刺激藝術家和觀眾思考買賣以外的事,為藝術找尋其他出路。」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逢周五出版的《香港01》周報,請即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