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長的公共藝術 在車站內思考去與留

撰文:潘浩欣
出版:更新:

你有沒有想過在人潮如織的車站中,閱讀到傷感的詩句?觀念藝術家科蘇思(Joseph Kosuth)早前在桃園機場捷運A1臺北車站的走廊,製作公共藝術作品《紛紛從田裡飛起,2013》(One Field to the Next, 2013)。他選取台灣小說家郭松棻《奔跑的母親》中的小段,印在走廊的牆壁上,呼應旅客們在車站中去與留的迷思。

科蘇思的作品《紛紛從田裡飛起,2013》(台北當代藝術館)

科蘇思解釋他的創作意念,形容郭松棻的小說「充分傳達出個人生命中無以迴避的存在困境」,所選文字流露出旅客在轉車站時的迷思。他認為旅行者在旅途上會感到迷惘:「一位暫停腳程、遁入反思中的行旅者,在他立定深思的片刻中,經驗到對自己的來處與去向的思索,結合成一個對他所立定之處的沉思片刻。」

「每當火車來而復去,鐵軌兩旁的矮屋就顯得更其矮小,蒼鬱的綠野舒展成為全部的天地。遠去的笛聲揭開了天空的奧秘。只有這時,你心甘情願做成了小孩。長腳鷺不是被驚動,而是為了迎合急駛的火車,紛紛從田裡飛起,在空中吐露了生命的寒弱。這時,即將太陽還在頭頂,只要仔細望去,雙連附近總有一團露靄在移動。凝聚了又擴散,擴散了又凝聚,從你的面前一直流蕩到圓山鐵橋。」——郭松棻《奔跑的母親》(科蘇思所選文段)
《紛紛從田裡飛起,2013》的文字,選取自台灣小說家郭松棻的小說《奔跑的母親》。(台北當代藝術館)

郭松棻為台灣著名的現代主義小說家,其小說《奔跑的母親》記述了故事主角與母親既親密又緊張的關係。主角的父親自幼失蹤,他由母親一手帶大;在主角的夢中,他既擔心母親離棄他,又擔心母親向自己跑來。科蘇思以中文原文為主體,又將句子翻譯成日、韓、英、瑞典、荷蘭等十多國語文,作品全長200公尺,為台灣最長的公共藝術。

《一把和三把椅子》是觀念藝術家科蘇思的代表作。(維基百科)

科蘇思是世上舉足輕重的觀念藝術家,1945年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目前為倫敦大學藝術系金匠學院榮譽教授。他從60年代開始發展文字相關的藝術創作,探究文字和意義在藝術作品中如何被製造出來,文字在不同語景下扮演何種角色。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把和三把椅子》(One and Three Chairs),將一把「真實」的椅子、椅子原比例大小的照片及詞典中對「椅子」的解說文字,並排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