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彩到港彩 中西混融的香港風格

撰文:香港01記者 余思朗
出版:更新:

知新再溫故,早至明清兩朝代,香港已有陶瓷出產,並外銷東南亞和歐美。香港與陶瓷淵源甚深,從大埔的碗窰遺址,可推斷幾百年前已出產青花瓷。不過最具代表性的本地陶瓷始終是廣彩。雖然講求顏色和畫面豐富的廣彩,未必符合奉行簡約的現代人口味,然而廣彩中西合璧的特質和獨有的技法,因緣際會地於香港發揚光大,誇張的程度甚至有人以香港的「港」代替廣州的「廣」,稱之為「港彩」。廣彩在香港的發展,扣連到世界歷史,同時反映出不同年代香港人的特質。
攝影:黃寶瑩、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1950至60年代初繪於粵東磁廠大窩坪廠,師傅手繪牙邊花心極為細緻。

講廣彩歷史,經常提到1685年。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對外開放交通,1685年正式於廣東設立粵海關。十八世紀,歐洲商人開始來中國做生意,中國商人因應外國人需要而大量供應出產,但兩者品味不一,本地人喜歡青花瓷器,外國人喜歡花俏、大紅大綠,廣彩應運而生,至今三百多年歷史。

廣彩起源於廣州,卻由香港將之發揚光大。二次大戰、國共內戰、文化大革命等一波一波的戰爭和政局動盪,令不少廣東人走難到港,同時帶來專業技術,為廣彩業建立基礎。1950年代韓戰期間,聯合國宣布禁運內地產品,加上1960、70年代內地政局動盪,無法為經濟蓬勃的歐美國家提供工藝品,變相造就「香港製造」,其時香港有數十間大大小小的彩瓷廠,養活過千人。由何鴻毅家族基金贊助的香港陶瓷研究會,其顧問丁新豹博士指,1956年戰後內地恢復彩瓷生產,竟由香港和澳門人帶着這手藝回流「建設新中國」,可見當時香港的技術已青出於藍。

廣彩曾經盛行香港,工廠師傅都忙個不停。

瓷器上的中西會萃

傳統廣彩,着重畫面豐富,主要採用紅、黃、藍、綠、黑、金六色,喜歡堆金積玉,金色的線,配厚重翠綠的綠葉、花卉,構圖上常開「斗方」,即把畫面切成一個個方形空間,再在上面繪畫不同的圖案和人物故事,拼湊在一起活像個萬花筒,畫面極其豐富、絢麗。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圖案要數玫瑰花頭,或外國人口中的Canton rose,畫師不用以黑線起稿,直接用紅色釉描繪玫瑰花的層次和深淺。但除此傳統樣式之外,問到廣彩的經典樣式,所有受訪者也不能一概而論,原因是廣彩由始至終,都是中西交流的產物,不少流傳至今的所謂傳統花紋,其實也出自外國人設計,簡單而言就是「客人要乜就做乜」。

60年代末期手繪仿乾隆瓷片,以人物故事為創作重心。

現正推展「港彩:從廣彩到香港製造」計劃的香港陶瓷研究會計劃統籌嚴惠蕙解釋:「廣彩最主要外銷到歐美和東南亞華僑,彩瓷廠就會因應客人要求來樣加工,例如外國人喜歡的紋章瓷,把自己的家族徽章繪畫在瓷器上,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廣彩類型。有時候客人講得不清楚,師傅會自動為設計補完,在西式的徽章旁加插中式的邊飾。或者邊飾是吉祥紋樣,『斗方』中卻是西式的風光─外圍是鬥雞、葫蘆,內裏是拿着洋傘的西洋侍女,旁邊還有隻『番狗』。」

 

其中一個有趣例子是位於沙田、由挪威傳教士辦創的道風山,雖是基督教背景,但卻採用中式建築風格,建築群內有不少基督教本土化的彩瓷,如畫中有穿着古裝的耶穌,再附上英文金句,或是穿得像觀音的聖母。丁博士解釋:「這跟道風山的原意有關,據說道風山最初設立是想令和尚皈依,因此採用很多中西合璧的方法。」技法上,廣彩傳到香港後也加添新畫法,廣彩顏料基本上是水性,但香港師傅會用粉彩,亦會把油性繪彩技巧跟水性混合,如位於西環的華通陶瓷那些比人還要高的大花瓶,假如用傳統廣彩上色的話,效果會太薄,不夠重量感,於是師傅以厚彩畫法結合薄彩,令如此長形的作品,看上去更有分量。

香港陶瓷研究會於2015年創立時留影,雲集本地陶瓷專家。

仿古風潮 起死回生

香港的彩瓷業經歷不少風浪,雖然能避開內地的政局動盪,但在世界局勢中仍難以獨善其身。1972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因廣彩的含鉛和鎘量過高,下令禁運廣彩瓷餐具,加上當時潮州的仿廣彩瓷,以低價搶生意,令香港廣彩業停滯。直到1980、90年代,興起仿古風潮,業界隨即由食具瓷器,轉為主打仿古瓷器,不只仿中國古代陶瓷,也仿日本伊萬里和薩摩燒,這一着意想不到地令廣彩起死回生,也展現香港人隨機應變的特性。

嚴惠蕙指:「1980年代仿古風潮下,興起不少巨大的瓷器以點綴家居,如黑底配金邊的瓷器去配襯家具,看上去很當代,也很配合外國人口味。有一款名叫『東方樂園』的紋飾當時很受歡迎,畫面是東方人遊山玩水。傳統廣彩是白底,但當時則轉成其他底色,文字喜歡『禪』這些文字,書法寫在瓷器上。」總而言之,所謂的香港風格,實際上是根據畫師和店主跟客人的互動而產生的結果,也把香港人市場主導、靈活變通的特性展現無遺。

1978年安泰彩瓷廠出品,是美國洋行訂製品,仿清朝乾隆風格。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