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專訪(一)】華人文化的宗親情緣:「台灣」同鄉會

撰文:外部來稿(國際)
出版:更新:

華人自古重視由血緣與姻親形成的宗族關係,同一宗族的人在家鄉自然是互相扶持、互相提攜。隨著歷史進展,地域間的交流擴大,離鄉打拼的人增多,宗族關係又更進一步擴大成對地域認同,出身於同一鄉鎮或是同一省分甚至是操同種方言的人,都會自然地聚在一起,形成群體的力量。
早年移民來港的福建人,就成立不少同鄉會,除了連結鄉親,也提供門路予新一代同鄉人。同樣的,這股力量也在鄰近的台灣也十足展現。
台灣自1946年後,多達400萬來自各省、五湖四海的大陸移民匯聚在這僅有3.6萬平方公里的島上,因而催生大量同鄉會,僅台北市就有潮州同鄉會、寧波同鄉會、雲南同鄉會、湖南同鄉會、福州同鄉會……多達上百個。
《香港01》記者赴台灣,採訪了寧波同鄉會、河南同鄉會、廣東和東莞同鄉會等,透過系列文章紀錄同鄉會在台灣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並探討在兩岸分治70年下同鄉會如何把過去的同鄉情誼再植於港、台,並在現代社會建立自己的脈絡連結。

福建人自60年代聚居港島北角,圖為春秧街街市開滿福建食品的店舖。(曾梓洋攝)

同鄉會──來自同樣一個家鄉的人們,在遠離家鄉的地方團聚起來,用鄉誼當作號召,供鄉親們互助、交流、聯絡的非官方組織。

中國人自古以來,有強烈的宗親觀,將同鄉親情看得非常的重。重視土地的中國人往往是在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出外打拚,這時候就又多藉同鄉的交流來慰藉精神。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曾鞏,就因為同鄉(江西)的緣故受到前輩歐陽修的照顧與提攜,曾鞏另外還引薦了王安石(同為江西)給歐陽修。現在想起來,王安石因為「熙寧變法」而在歷史上留下大名,所以如果說,王安石的仕途是起源自歐陽修的同鄉之緣,好像也不算太過分。

此外,清末知名的「湘」軍、「淮」軍等等,也都是用地域來區別,像是主事大臣曾國藩(湖南人)、李鴻章(安徽人)等,也多喜用同鄉官員,形成自成一派的官僚系統。無論最後成果是好是壞,還是可以從中了解「地域宗親」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

從「會館」到「同鄉會」

實際上,在清初就紀錄著有類似同鄉會的組織,也就是「會館(公所)」,也被稱作「同籍會館」,提供同籍貫、同行業的人士出入交流。在科舉時代,會館同樣作為同鄉應試子弟重要的寄宿、溫習之地,也可以當作同鄉會的前身。等到清末的時候,科舉衰落、貿易興盛、中國各省各鄉人士遷徙頻繁,同鄉會作為一個組織,融合、取代了會館的地位,許多新興同鄉會也就自行設置會館、公所,作為辦公、集會的用途。

古代交通不發達、通訊方式很少,「老鄉」們想要「他鄉遇故知」,必須用引薦、提攜的方式來申請會面。

到清末的時候,已經發展出有組織規模的同鄉會,當時稱作「某籍旅(居)某地同鄉會」,例如四明旅滬同鄉會(民國前夕改稱寧波旅滬同鄉會)、瓊崖旅京同鄉會等等。

無論大陸還是台灣,同鄉會都曾有過興盛的年代。圖為河南社旗山陝會館。(新華社)

數百年的時間裡,同鄉會、同鄉會館、公所等等組織,發揮了扶助老鄉、濟困扶危的作用,而不僅僅是消解相思之苦,還有助學、興商、祭祖、殯葬……等等各種實際的生活需求,服務當地。

直到中共建政後,嚴格取締民間社團,許多同鄉會紛紛解散消失,又或是改名為「某某促進會」,或是併入商會、行會、工會等等,作為中共政府的協力者,不再能獨立運作,同鄉會的事務也就呈現半休眠的狀態,長達數十年。

同鄉會在台灣

比起大陸,同一時間的台灣卻因為國民黨軍隊撤退到台灣,也帶來了大批的軍民來到台灣,而興起了一波的同鄉會組建熱潮。例如台北市寧波同鄉會,其實就是原上海寧波同鄉會(「上海幫」)的老班底來台後,於1947年重新運作,當時原本稱作「寧波旅台同鄉會」;直到1949年才正式命名為「台北市寧波旅台同鄉會」,於1967年再次改名成為「台北市寧波同鄉會」。

從「旅台」兩個字的有到沒有,也可以看出離鄉者的辛酸。

台北市是台灣政府機關雲集的地方,遷移到台灣的名流、雅士也多半旅居在台北,同鄉會也在台北最為興盛,遠超其他各個地方。除了寧波同鄉會外,還有大大小小例如廣東同鄉會、廣西同鄉會、東莞同鄉會、湖南同鄉會、雲南同鄉會、河北京津同鄉會……等等,不但總數量超過百個,單一同鄉會的最大人數甚至超過1.5萬人。

台北市寧波同鄉會總幹事勵長發(右)與台北崑劇團團長應平書(左)接受《香港01》採訪,上方匾額為中國著名政治家于右任手書。(袁愷勳攝)

本來,同鄉會在台灣的作用比起在大陸時也沒有什麼不同:提供老鄉們交流的場所,好撫慰相思之情;又或是扶助遭逢困難的老鄉、提攜後進、助學興商等等。但是因為兩岸在數十年的時間裡斷絕往來,許多名士有鄉歸不得,同鄉會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更加重要了。

台灣的同鄉會資金絕大多數是來自會員捐款,也因此保證了同鄉會獨立運作的機能。儘管台灣政府也經常透過同鄉會來倡導政令,或是鼓勵募、捐款事宜等等,但對同鄉會的干涉程度仍然是遠遠低過對岸的;這也是因為在中共政府風風火火地「反右」、「反傳統」的時候,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也想要用重商、重傳統的形象來與對岸做出區隔,塑造出正面的印象。

就在這種氛圍下,在台灣的大陸同鄉會度過了可以稱作興盛的數十年,直到兩岸恢復交流、台灣政府解除戒嚴與民主化、台灣民間興起本土化運動,而這來自異地的同鄉會開始有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