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年關將至古人買什麼? 特殊又熱鬧的唐宋年貨採購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中國有句俗話說:「過了臘八(農曆十二月初八)就是年」。農曆新年即將到來,民眾們開始忙着採辦年貨,而商家也順勢推出各種促銷活動,準備熱熱鬧鬧過新年。在網購尚未普及的年代,民眾習慣到傳統市集採買年貨,隨着科技網絡的快速發展,現在無需出門,只要動動手指,就能輕鬆網購許多年貨。
今年1月上旬開始,天貓、京東、蘇寧、考拉等各個內地電商平台相繼推出「年貨節」,為年節前的第一場促銷加足馬力,但無形中也衝擊了傳統年貨市場的人潮。除了傳統的年貨,如春聯、紅包、甜粿、菜頭等,現代人還講求健康、科技感的年貨,像是按摩椅、或主打健康養生的食品等。無論古今,採買年貨都是農曆新年前的重要大事,古人的年貨清單又與今日有何不同呢?

位於台北的迪化街,也是知名的「年貨大街」(年貨市集)。初建於清咸豐年間,自19世紀末來一直是台北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與布匹的集散中心,因此到了農曆新年前,迪化街總會湧現採買年貨的人潮。(維基百科)

在說年貨採購前,先說說農曆新年的月份,其實在漢武帝以前,農曆新年的日期並不統一,除了有把一月(寅月,現在農曆正月)作為歲首外,還有以十二月(丑月,商代)、十一月(子月,周代)當作歲首,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佈《太初曆》,從此一年的開始就定在一月一日。之後各朝各代雖各自立正朔,但民間始終以一月一日為新年,不過漢代新年習俗重點,是祭神祀祖、祈求安康,還尚未有後世般熱鬧的過年採買。

到了唐代時,已發展出墟市等市集商業活動,因此就有了年前的年貨採買,不過唐代的年貨採買清單上頭,還有許多現代沒看過的玩意,如:購買驅儺(音挪)面具,「儺」是古人們進行的祭祀活動,主要是為了「驅鬼逐疫、酬神納吉」,在唐代時多在臘月(農曆十二月)舉行。唐代詩人孟郊(751-814年)詩作《絃歌行》:「驅儺擊鼓吹長笛,瘦鬼染面惟齒白。暗中崒崒拽茅鞭,裸足朱衫行慼慼。相顧笑聲衝庭燎,桃弧射矢時獨叫」,生動地描繪出唐代臘月時的驅儺活動。

安徽池州儺戲在池州十分流行,是當地百姓祈福新年收成的一種祭祀方式。唐代的時候百姓在春節也會購買儺面具以驅邪。(VCG)

除此之外,唐人在新年前還會採買新年食材、酒、春幡。什麼是春幡?春幡為青色小旗,受五行觀念影響,中國人認為春天屬木,其色為青,故用青旗代表春季。家家戶戶通常會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升起春幡,祈求長命百歲。

晚唐詩人薛能(817-880年)《除夜作》:「和吹度穹旻,虛徐接建寅。不辭加一歲,唯喜到三春。燎照雲煙好,幡懸井邑新。禎祥應北極,調燮驗平津。樹欲含遲日,山將退舊塵。蘭萎殘此夜,竹爆和諸鄰。祝壽思明聖,驅儺看鬼神。團圓多少輩,眠寢獨勞筋。茜旆猶雙節,雕盤又五辛。何當平賊後,歸作自由身。」詩句「幡懸井邑新」指的就是新春時會掛上的春幡旗。

掛門神亦是傳統習俗之一。圖為瀋陽故宮2019年農曆新年前夕掛出門神。(資料圖片/中新社)

到了宋朝,採買年貨的種類更加豐富、多樣,宋末元初的詞人周密(1232-1298年)所著有關南宋雜記的《武林舊事.卷三歲晚節物》有載:「都下自十月以來,朝天門內外競售錦裝、新曆、諸般大小門神、桃符、鍾馗、狻猊、虎頭、金彩縷花、春貼幡勝之類。」

「錦裝」即新衣服,「新曆」指的是新曆書,而非新曆法,大概類似於現在的年度行事曆,宋代曆書由朝廷頒行,上頭詳載一年節氣與吉凶宜忌,每到年末就要更新,換上新曆書。「金彩」則是指用絲綢和彩紙剪扎而成的長條狀裝飾物,在除夕夜那天懸掛在大門上與廳堂正中央,類似結綵。「縷花」是將綢布和彩紙剪成花朵形狀,過年時插在頭上當作飾品。「幡勝」和縷花相似,但不是花朵,而是蝴蝶、飛蛾、燕子、雄雞等動物造型,過年時也要插在發上,而且材料不限於綢布與彩紙,還有金屬做的幡勝,像是錫幡勝、銀幡勝、金幡勝等。

北京市民在選購年畫。(中新社)

儘管兩宋距今已有千年,但現今許多過年的習俗都能追溯至宋代,如祭灶、擺春飯、壓歲錢、除夕守歲等,幾乎都是在兩宋時養成,併為後世所沿襲。而明清兩代,則是在宋朝年節習俗基礎上,不斷擴充,就算平日再窮困的家庭,對於年節採購也毫不馬虎。

儘管近年來,民眾多習慣在購物平台上採買年貨,使得年貨市集的「年味」淡了許多,但人們如同過往的古人ㄧ般對於年節依然相當重視,也是在歲末年終豐富物質生活、好好犒勞自己與家人一番,並期盼來年一整年裏都能有如歲末般的好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