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門峽市發現秦漢至明清時期大型古墓群 出土文物逾2千件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據新華社26日(周二)報道,河南省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黃河邊發現大型古墓群,共有墓葬600多座,出土文物2000餘件,時代橫跨秦漢至明清時期。

三門峽市湖濱區後川村近日發現大型古墓群,出土文物2000餘件:

+5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鄭立超表示,這個古墓群位於三門峽市湖濱區後川村,北距黃河約500米。從2017年10月起,他們配合棚戶區改造項目,對這個位置進行了3次考古勘探發掘,勘探面積3.76萬平方米,發現多個時期墓葬600多座。這些墓葬主要集中在秦漢、唐宋和明清時期,尤以秦漢時期墓葬為多,有近300座。

目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已經發掘墓葬602座,出土陶器、銅器、鐵器、金銀玉器、瓷器、石器、骨蚌器等各類器物逾2000件套(枚),其中不乏鵝首曲頸壺、玉劍具、鑲玉銅帶鉤以及有銘銅器等一批造型獨特的稀有隨葬品。在秦漢時期隨葬品上,有「陝亭」、「陝市」的戳印;在唐宋金元時期的墓誌中,有關於陝州的直接記載。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近日發掘出一個鵝首曲頸青銅壺,頂部的鵝首造型姿態優美,壺中還存有逾3公斤不明液體:

+3

專家認為,這些墓葬排列較為有序,同時期墓葬相互之間很少有打破關係。墓葬群離陝州故城較近,應該是歷代陝州城的集中墓區。專家並表示,這個大型古墓群的發現與挖掘,揭示了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三門峽地區逐步由興盛走向衰落的過程;大量秦人墓葬和西漢墓葬的發掘,為三門峽地區墓葬演變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