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媽媽】學校,撲滅了孩子對人天生的關愛 ?│Natalie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媽媽,今日老師話我上堂走出位,我好唔開心。」
「你咩事走出位 ?」
「張X玲喊囉,我想拎紙巾俾佢。」
「老師話你咩?」
「老師話,佢喊係佢要冷靜,我上堂唔應該走出位。」
幼兒在兩歲左右開始,明顯對外界的人和事呈現更濃厚興趣,且能在同一時間抓取幾個信息。當幼兒在玩遊戲時,場內突然傳出有其他小孩的哭喊聲,幼兒就會關心誰在哭喊,為什麼哭喊。
我們可以看見,幼兒天生就具有關愛別人的動機。接下來的,就是成人如何引導幼兒去學習,關愛別人的恰當方法。
可惜,打從幼稚園開始,學校常常成為了幼兒關愛他人的阻礙。
【編按:作者為社工媽媽Natalie】

(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在幼稚園裏,小孩哭鬧是很常見的,而很多時候,老師為了管理好課室秩序,保持著課堂進度,也會讓哭泣的小孩到一旁哭,由其他老師照顧。班上的同學,想對哭泣的同學作出關心,往往受老師阻礙。

當然,我也有聽說過,有些老師真會讓同學去關心哭泣的那位,繼而引導同學了解關心他人的恰當方法,但是為數真的太太太少。(我也明白,在老師的角度而言,每次有小孩哭泣,就讓其他同學關心的話,看來整個課堂可以毀掉。)

所以啊,我認為這不是老師的問題,而是師生比例的問題,還有是所謂課程的問題。學校和家長承不承認,當下學習關心他人,算不算得上是學習。

老師給予幼兒錯誤信息

從幼稚園,到小學,中學皆如此。當小孩有了邏輯性的思考,他們就會明白課室的限制,也會構思如何在課室以外的時間關心那人。但幼稚園的幼兒呢?如果老師的信息稍有不慎,幼兒可能學習到的是「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別人傷心我們可以冷漠」,「我不要在課室哭,會沒人理我」。

這是可悲的,而且不是一件小事。情緒和社交,在人生中是很重要的部分,有很多幼稚園都明白這一點,所以加入了認識情緒,學習社交的課堂。可惜的是,這些都只能在既定課堂學習,既定課堂以外呢?又突然成了另一回事。

當我們談選擇學校,我們通常有兩類討論:

-本地 vs 國際
-催谷 vs Happy school

這些都是值得討論的話題,但是關於教育,尤其幼兒教育,值得我們關注的遠遠不僅於此的。

(VCG圖片)

孩子從生活中學習

0-6歲的孩子,就是從生活中學習的吸收者。生活中一切的呈現,都已非常足夠0-6歲的孩子去學習。他們尤其關注成人的規則方式,我們成人的言行,言行所反映的價值觀,往往都相當成功地複製到小孩身上。

所以,在0-6歲的幼兒教育中,能容讓小孩由衷關心他人而不被指責,是小孩很重要的一種學習。而即使礙於現況,真的不能作出關心也罷,老師也應該將情況解釋清楚,不要讓小孩誤解成,「別人哭泣我們最好不理」。

外地的擁著同哭

我曾聽過一位朋友說,他到外地公司實習。有一天,公司內一位職員的母親離世了。在開會期間,所有同事一起擁著同哭。他們沒去想「開會的內容怎麼辦」,「工作還是要完成」這些,只顧一起擁著同哭。

「當中不是每個人都跟這位職員很相熟。為什麼還是會一起哭呢?」事後朋友詢問一位職員。

「因為我們都有母親,而失去母親的痛,我們每人都能理解得到。」

這句說話深深打動了我。

在香港,面對同事喪母,我們會怎麼反應?

如果同事喪母(或其他重大的傷痛),能得到全公司的關愛和體諒,分擔他手上的工作,而不是自己默默壓抑情感去應付工作,香港人的情緒健康又會不會好一些?

我們的冷漠反應,與我們的教育有沒有關係?
當然除了教育,還有其他文化因素,但是各因素之間也是環環緊扣。我相信教育發生改變,其他因素也會接著發生改變。

教育如何,將來的社會也會如何。

Natalie (專頁:玩樂才是正經事

媽媽,社工,親職教育工作者,在這裏分享兒童心理發展、親子關係建立,以及親子溝通技巧的知識。皆因心裡蘊藏一個願望──渴望看見我們這一新世代的父母,放棄對孩子催谷、對立角力的教養文化。取而代之的,是信任、尊重、溝通、自省,讓下一代在愛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