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紋能檢測出讀寫障礙嗎?│Sci Papa

撰文:科豆
出版:更新:

皮紋是指手指,手和腳上的皮膚斑紋或圖案,是一種可遺傳的特徵。皮紋學就是這種特徵的科學研究,亦常用於犯罪學,作識別個人身份的方法。雖然遠在19世紀已有指紋研究,但皮紋學(Dermatoglyphics)這個詞彙在1926年才被提出,泛指指紋以及手掌和腳掌上的圖案的科學研究。

20世紀就是皮紋學,其遺傳性及與疾病關聯研究的最蓬勃時期,當期時有愈來愈多的皮紋研究發佈,令皮紋在親子鑒定、疾病檢測(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心臟病,精神分裂症及唐氏綜合證)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視。

可是,到了20世紀60到70年代,皮紋學的科學研究活動漸漸減少,而其地位亦漸漸下降。因為更深入的研究結果令科學家發現,皮紋在疾病檢測的準確性不足以支持其臨床應用,再加上對染色體、DNA及遺傳基因認知有所增加,令研究風向都轉至一個更新及更精準的領域,以至令皮紋研究開始漸漸式微。

皮紋是可遺傳的表徵,但同時亦受到環境的影響而形成。既然有遺傳性,就代表部分是由基因所控制,所以順理成章,要是這些控制皮紋表達的基因,就是某些疾病的源頭,那皮紋就自然與這些疾病有關聯。

在沒有染色體、DNA或基因研究前,用遺傳表徵來預測疾病,的確是不少研究的課題。可是,當基因研究開始蓬勃,有些疾病的成因已得到進一步確定,如唐氏綜合症,就是染色體的突變所引致,亦漸漸令這些疾病的檢測及診斷,在準確度上有更大的進步,使皮紋檢測不被用於臨床檢測

所以,皮紋檢測的確是已有多於百年的研究歷史,但歷史還歷史,直至現在還沒有實際的臨床診斷價值。

皮紋檢測出讀寫障礙?

pubmed搜尋有關皮紋(Dermatoglyphics)及讀寫障礙(Dyslexia),就只找到一份文獻。研究從261個有讀寫障礙的患者中,發現了一些皮紋特徵,與沒有患上讀寫障礙的人有所不同的情況。這個結果,只是表達出皮紋的某些表徵與讀寫障礙可能有關連。用上「可能」,是因為研究只是回顧性(retrospective)而非前瞻性(prospective),亦沒有十分嚴謹的研究方法去完全排除其他「混淆因素」。再加上就算真的有關連,亦不一定能用在臨床診斷之上,因為臨床診斷所用的檢測,實有必要知道檢測的特異度(specificity)及敏感度(sensitivity),亦即是其假陰性及假陽性出現的比率。

然而,讀寫障礙是一種十分複雜的學習障礙。美國梅奧診所亦在其有關讀寫障礙的文章的第一句就指出,「沒有單一的測試可以確診讀寫障礙」。礙於篇幅的關係,先不在這篇文章談太多「讀寫障礙」的事。但明顯地,要是有人跟你說皮紋檢測能準確預測出讀寫障礙或甚至說能「確診」讀寫障礙,我會有所懷疑及保留,然後問他3個問題:

1. 你的檢測在用什麼data or database去確認皮紋與讀寫障礙的關連呢?
2. 你的檢測的specificity同sensitivity數據可以分享一下嗎?
3. 檢測陽性或陰性後該當如何及在那些醫療機構follow up呢?

要是他答不出來,然後拿出幾個十分成功的個案與你分享,那你就問他們:

為什麼只有幾個個案呢?有沒有公開的statistic report可供參考?皮紋檢測應用了在多少個客人,而又有多少次是準確的呢?有數據後,拿回家中,你就可以慢慢分析,這個皮紋檢測還值不值得你去做了。

最後,不要問我究竟皮紋睇相與皮紋檢測哪一樣比較準確?筆者真的未能回答。
 

作者簡介:Sci Papa

Facebook專頁:Scientific Papa

喜歡科學,但更喜歡老婆跟女兒。覺得科研跟「湊女」都是要有極度的耐性,不怕失敗,還要懂得自我反思後用不同方法再嘗試!將育兒及科學融合,期望伴著女兒走一條快樂的成長路。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

***作為父母,每逢假日或長假期,都為了諗節目而頭痛,如果你有好玩及難忘的本地及外地玩樂推介,歡迎你跟我們分享,請把你想分享的內容、行程、相片及聯絡方法傳至parenting@hk01.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