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教養】小朋友唔等得?6個教孩子學「等」的方法|博士媽媽

撰文:博士媽媽
出版:更新:

許多小朋友非常心急,一說:「要!」然後家長秒速遞上,分秒不能等,要馬上、立即做到,沒有等待的能耐。不過,等待是人生必須經歷的常事,即使是幼兒階段,我們都可以讓孩子學習等待。有幾個教孩子學會等候的方法,和與大家分享。

(一)說冷靜言語

有些人說孩子天生不能等,其實非也。若以生理所需,小朋友是可以等待的,反而往往是家長過份緊張,當發現孩子需要食、抱、玩、扭計時,家長即緊張起來,立即「畀」,甚至較孩子更緊張。若家長嘗試保持冷靜,說話調節慢一點,卻配合手勢及眼神,好讓孩子急速情緒放緩,孩子也可以在過程中學會等待。家長對孩子來說如一面鏡子,家長急、快,孩子也會有樣學樣。

(二)轉移焦點

若小朋友從小已急、不能等,長大一直如此,只會培養出衝動、急躁的性格,對他們學習及與人相處均有所影響。所以當孩子小時候已急躁,家長在教養上必須花功夫,好讓孩子學習等。其實一些日常小技巧都非常有用,可疏導孩子情緒及接受等。如到主題公園玩耍,小朋友因等待而發脾氣時,家長可協助孩子轉移等待這焦點,讓他們聯想遊戲的樂趣,好讓他們心情平伏及更期望遊戲帶來的樂趣。

(三)不立即滿足需求

小朋友因為得不到而發脾氣時,如果母親一見孩子有情緒便立即屈服,滿足其要求,如扭抱立即抱、扭玩立即玩,小朋友下次只會變本加厲。家長切勿低估小朋友孩子的智慧,他們一樣懂得看眉頭眼額及測試家長底線。家長可嘗試與孩子訂立一些具體目標,若對着2至4歲較幼童,他們未有時間概念,家長可嘗試說聽完一首歌後,我們便去做某某事,好讓他們在過程中學習等。

(四)善用說話技巧

孩子急躁時,許多家長常都說不可什麼,這只會令小朋友情緒更差、更忟,在孩子情緒失控時更加無法跟他們說道理。但若先跟小朋友說可以做什麼,然後才說什麼不可做,這可助孩子平伏情緒,過程中可教孩子學習如何節制。

(五)協助表達內心需求

有時候小朋友不能等,是因為小朋友太年幼,未有足夠言語表達,想說卻不懂表達,便急着嘗試講。當父母遇到孩子是這情況,可以嘗試協助孩子講出要求。

(六)玩舉手遊戲

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等待,一些舉手遊戲是個不錯的選擇。例如家長可規定,全部人均需先舉手後說話,這樣一來可以拖慢孩子心急的速度,同時可以增加孩子做以下活動的專注力;若年長一點的孩子,更可教導他們說話前要多思考內容。

人生中有無數的等待,每個人無可避免及必須學習。許多人說懂得等待的孩子較不懂等待的孩子更成功,但願家長努力,由孩子小時候開始教育他們學會等待,從而提升個人的能耐。

作者簡介:秦蓁博士 Joyce chun

香港大學言語及聽覺科學系博士,身兼言語治療師、新加坡卓薈國際幼稚園校監、社企創辦人於一身,育有兩仔一女,愛鑽研孩子成長,常透過小把戲訓練學生及孩子,開設「博士媽媽」facebook專頁,與家長分享育兒心得

作者Facebook專頁:博士媽媽

【編按:文章題目為編輯所擬。​】

(以上文章內容均屬用戶提供,香港01不為任何用戶內容而衍生或遭受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