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福建GDP首超台灣 啟示兩岸統合最佳路徑

撰文:蘇天澤
出版:更新:

兩會期間,福建2019年GDP總量首次超過台灣的新聞引發關注。參加兩會的大陸海協會會長張志軍認為「這特別值得一提」,「是歷史性突破,對對台工作具有深遠意義」。原因很好理解,福建與台灣隔海峽相望,地處對台工作的最前沿,福建的發展進步有利於更好開展與台灣的交流合作,對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影響重大。

據了解,2019年台灣GDP約合4.22萬億人民幣,被福建的4.23萬億人民幣超越。在中國大陸的省區GDP排名中台灣位居第九位,前八位依次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福建。更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台灣經濟增速為2.7%,而福建則是7.6%,比台灣快近5個百分點。這意味未來幾年台灣與福建的經濟總量差距將迅速拉開,福建的發展前景比台灣更好。

海協會會長張志軍指,福建發展進步有利於促進兩岸融合發展。(中央社)

不過,從人均方面看,福建與台灣還有差距,因為福建的人口比台灣多。2019年台灣人口總數約為2,360萬,而福建常住人口約為3,970萬,福建人口約為台灣人口的1.68倍。因此,以美元計算,2019年台灣的人均GDP超過2.5萬美元,福建則超過1.5萬美元,兩者相差1萬美元。與金門相距幾公里的廈門是福建最發達的城市,其2019年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與台灣整體水平已經接近。

綜合來看,福建經濟總量已經將台灣甩在身後,但經濟發展質量和人均收入還有待持續提升。不過,因為福建發展速度遠高於台灣,近幾年福建經濟增速一直位居中國東部地區第一位,相信不用十年,福建的人均GDP也將超越台灣。到時,如張志軍所說將更「是歷史性突破」,對促進兩岸和平統一意義重大。

或許許多人會說,今天的台灣已經是「天然獨」的天下,兩岸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現在還想用經濟發展來贏得台灣民心,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只能是痴人說夢。兩岸除了武力統一,已經無路可走。真是如此嗎?悲觀地看,這確實是事實。多數台灣人似乎已經跪倒在西方的自由民主價值觀腳下,早已沒有「民族情,同胞愛」和對中華文化實現現代復興的擔當與抱負,少數人甚至對大陸充滿仇恨,要他們支持和平統一,「不可能」。

不過,萬事沒有百分百。樂觀的看,絕望中或許還藴藏着希望。30年前,多數台灣人都自認是中國人,「台獨」還沒有像今天這樣,長成參天大樹。民意如流水,台灣的民意一直在變,未來隨着大陸的復興,理論上說,台灣民意還是有再變成「中國人」的可能。如習近平所說,「從根本上說,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是祖國大陸的發展進步」。

現代化的廈門是福建發展的縮影,其經濟的繁榮也為台灣人提供了發展的舞台。(新華社)

為什麼多數台灣人不樂意與大陸統一?多數台灣人為什麼那麼樂意擁抱美國?如果美國像印度一樣落後,台灣人還親美嗎?當然不會,美國之所以對台灣有吸引力,是因為它強大、發達、富裕、文明。同樣的道理,如果中國大陸比美國還強大、發達、富裕、文明,台灣人的民意自然也會發生新的轉變。人性從來就是如此,再過一萬年也不會改變。

所以,只要大陸持續發展進步,不僅福建人均GDP超越台灣,整個大陸的人均GDP也超越台灣,則台灣人面對大陸時的經濟優越感將消失不見,新的對大陸的羨慕情緒則會隨之產生。當大陸在經濟、科技、文化、政治、軍力等方面都超越美國或與美國比肩時,台灣人念茲在茲的西方自由民主也將失去往日的光彩。到時多數台灣人對大陸的經濟、政治優越感很可能被羨慕、嚮往所取代,兩岸關係自然會迎來新的篇章。

現在金門人談到廈門時,一般沒有什麼優越感,反而更多的是期待像廈門一樣繁榮、發達,這就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對人心的改變。福建是多數台灣人的祖籍地,福建發達進步,吸引更多的台灣人到福建工作、生活,更容易讓台灣人特別是年輕人,明白兩岸血脈相連,文化一致的共通性。真實感受所謂的「台語」就是福建的閩南語,是很有必要的。

大陸的發展進步確是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所以為了中國的復興和兩岸的和平統一,大陸必須踏踏實實的發展自身,努力用20年的時間,消除大陸的一切腐敗和社會問題,將大陸建設成為經濟發達,民生富裕,政治民主,人民文明的現代樂土。將來台灣人談到大陸時,像金門人談廈門時那樣,則兩岸和平統一就不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