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無法逃離「修昔底德陷阱」? 傅瑩闡述官方論調留遐思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中美兩國近日陷於外交戰,互關對方的領事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更發表對華政策演講,宣布中美建交以來的對話接觸政策徹底失敗,並號召民主國家一起對抗中國,似乎預示着美國對華態度的巨大調整。
未來中美關係何去何從呢?難道當真難以回到過去,要在「脱鈎」甚至走向對抗的路上一步步走下去嗎?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於6月中旬,在國務院僑務辦主管的《中國新聞週刊》發表一篇萬字長文,題為《新冠疫情後的中美關係》,「預言」了未來中美關係將呈現螺旋式快速下滑。

通篇文章都在表示,兩國交惡以至有墮進「修昔底德陷阱」之虞,完全是由於美國的霸權衰落,政經軍力量下滑,內部焦慮感和矛盾加劇,所以面對中國的長足崛起之時,採取渲染威脅和強力壓制的方針。若果要一句總結其成因判斷,與近五六年來的官方框架並無二致:由始至終都是美國單方面挑起事端。

傅瑩最近也講過,現時的中美關係「可能還不是最低谷」。圖為:2018年4月14日,傅瑩在美國費城舉行的賓大沃頓中美峰會開幕禮上致辭。(新華社)

以「責任全在美方」為立足點,餘下的主要問題就在於如何應對美方的無理取鬧了。就華府的戰略方針,傅瑩認為是本於「有原則的現實主義」,「以實力求和平」,甚至是遵行「進攻性現實主義」:主張以進攻的思維和行動提防對手、維護權力、捍衛霸權。

華府輿論戰上經驗豐富佔優

傅瑩進而提出,中美角力分為「制度和價值觀」、「輿論」、「經濟、金融安全」、「戰略安全和海上安全」四個博弈場,其間美國於政經層面上企圖引領西方對華脫鉤,輿論上則宣傳「中國不可信」,戰略上則實施更強勢的對抗行為。至於兩國角力的基本形勢是:

美國的世界霸權難以為繼,但是作為超級大國,其實力地位和影響力仍然超群;中國雖然在硬實力和軟實力方面都與美國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在經濟規模和新經濟態勢上同排在後面的國家已經拉開了距離。

中國駐侯斯頓總領事館遭美方破門接管圖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17

各國也因與中美都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聯,不想在兩國之間做選擇。但是,如果中美不可逆轉地走向了衝突,許多國家在缺乏來自中國的利益和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即便不主動選擇美國,也很難選擇支持中國。

她認為美國在輿論戰上經驗豐富而佔有優勢,而在經濟金融方面則較難奏效,外資在沒有大的政治和安全壓力的情況下,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背應原有供應鏈和國際分工,大規模離開中國。

甚麼是「解決美方合理關切」呢?

或者由於是在內地傳媒刊登,傅瑩的政策建議亦緊貼官方口徑,不外乎是促進國際事務合作、加強中美戰略溝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有效傳播的能力等等。這些講法都是必然正確的大原則,而比較少見的建議則幾乎只有一條:在西太平洋維繫力量存在並建立有效威懾。

「做好自己的事」這句常見用語確實見諸於傅瑩的文章,但她同時承認:「(若華盛頓右翼主導對華戰略),中國自身的發展路徑很難不受到大的衝擊。一旦中美滑向局部乃至全面「脱鈎」,美對華採取極端行為的顧忌就會減少,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難度也會增加。」

中國政府反制,要求美國在72小時內關閉成都總領館的圖片,請點擊放大觀看:

+13

另一方面,她也毫不諱言,即使是美國內部「相對理性的力量」主導對華戰略,也旨在督促中方修正自己,改變「違規」和「不公平」做法,「將中國規範為美國治下的新全球體系的一部分」。

緊接著美國對華戰略怎樣都來者不善,傅瑩表示:「需要對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做認真的思考和設計,主動提出自己的選擇和方案,既能夠切實維護中國根本利益,又能解決美方合理關切。」究竟甚麼是「美方合理關切」呢?這篇萬字文力陳責任全在美方,建議中方做好自己的事,但就這一點卻輕輕一句帶過了。

傅瑩在文中還提到「修昔底德陷阱」,並在最後一段呼籲中國為避免衝突提供解決之道,可是根據全文內容,反而是大有時移世易只能沉著應戰的感覺,亦正是官方常言道,不怕打不願打必要時不得不打。撇除這個微妙差異,實則從各段熟口熟面的論述中,傅瑩未有詳言闡析的論點卻是最留有遐思之處。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