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觀點】如何看待香港在全球競爭力報告「升呢」?

撰文:香港01
出版:更新:

昨日(9月27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17-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在全球137個經濟體中,香港排名第六,比去年上升三位。對此,不同的演繹方式會產生出截然不同的結論。如果以縱向角度觀察,可以發現香港多年來始終在十強之內佔一席位,似乎成就斐然;倘若作橫向比較,又會發現香港近年始終落後於宿敵新加坡,屈居「亞洲老二」,沒有甚麼值得慶賀。既然香港無法單靠排名來認清形勢和總結得失,那又應該如何看待這份報告呢?

香港在城市可持續競爭力指數方面卻反超深圳。(資料圖片)

關注這份《報告》的人士和機構普遍對經濟體排名的變化相對敏感,但當中很少會主動去瞭解這些數字究竟在反映甚麼。按一般理解,具競爭力的經濟體能夠生產出受得起國際競爭考驗、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產品,因此競爭力是以創造價值的能力來衡量。至於《報告》,則把競爭力定義為「一組決定經濟體生產力水平的制度、政策和因素」。這意味著《報告》測度的對象其實是有利於提升競爭力的條件,而非競爭力本身。

無可否認,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往往在多個領域擁有較為雄厚的基礎,但邏輯上,條件優越的地方不一定會成為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優勢與生產力本身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當中隱藏著一個轉化的問題。而且,在現實之中,各個經濟體在邁向繁榮的道路上可謂各施各法,不同的條件配搭亦可能對生產力的變化構成相似的效果。各項條件的先後輕重,以及它們之間的互動關係,《報告》基本上沒有花費太多的精神去處理,競爭力指數的意義大打折扣。

報告認為,香港在人力資源使用、創新能力及商業成熟度仍有空間改善。(世界經濟論壇《2017-2018年度全球競爭力報告》截圖)

只要掌握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香港毋須對於《報告》中某些比較遜色的領域過分憂慮。「市場規模」即為一例。較大的市場,當然有利於企業獲取規模經濟效益,降低單位生產成本,但在這個領域排名與香港相若的先進經濟體,不見得在國際市場上無立錐之地。香港反而必須明白的是,沒有自己的產品,眼前的市場再大也沒有意思。換言之,發展出設計產品的技術能力才是首要之務。而由於這種能力涉及經驗與訣竅,只能通過反覆實踐累積,因此香港急需加大創新力度。

我們是否就此把這份《報告》塞進資源回收箱?現實有時很頑皮,一份顯示香港競爭力「升呢」的報告,卻「意外地」道出了限制香港競爭力的秘密。

縱使解讀《報告》時有很多限制,但我們仍可以從中發掘出一些有意義的啟示,至少它預示香港「創新」之路毫不平坦。事實上,這份報告包含的114個指標中,有相當多都不是傳統的統計數字,而是通過在今年二月至七月進行的「高管意見調查」採集的數據,反映著各地商界人士對當地相關領域發展的觀感。除了就各項指標評分外,受訪者還被邀請選出當地五個最阻礙營商的因素,並進行排序。香港的結果顯示,缺乏創新能力被列於首位,其次是政府官僚效率低下。

綜合兩點來看,不禁讓人想起騰訊主席馬化騰月初的演說。他認為在每個成功的城市裡,政府的主導作用不可或缺;同時,他當眾要求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為未能引入人才推動創科承擔責任。據稱,這不是戲言,而是馬化騰的真實想法,甚至早就向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表達過相類的意見。《報告》在一定程度上顯示馬化騰的「問責」觀點,看來在香港商界裡亦不乏知音人。尖銳批評一起再起,政府切莫等閒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