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交通部批評網約車平台 只看投資者臉色 不願乘客體驗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早前共享經濟的一員共乘經濟,早已經變了質不再是共享,而是網上預約汽車。中國交通部批評,有部份網約車平台只看投資者臉色,不願乘客體驗。

企業借共享經濟名義 短時間集資搶佔市場

中國政府文件早已將所謂共享經濟正名,例如共享單車正名為互聯網租賃自行車、共乘汽車正名為網約車,也就是將出租服務放上網。

這些新興行業就是以一個名義短時間籌集大量資本,在政府有相關政策出台之前快速搶佔市場,發展規模經濟,「瞬間變龍頭」,因此投資者的意見十分重要。

中國交通部批評網約車平台不顧乘客體驗及司機權益,圖為上海交通部在機場檢查網約車有否非法經營。(中新社)

批評侵周司機和乘客利益 不考慮司機需要

中國交通運輸部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批評一些網約車平台公司在發展壯大之後,不是將必要的社會責任摃在肩上,而是挖空心思侵害司機和乘客利益。

交通部批評,這些企業僅僅將網約車作為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沒有把人民的「獲得感」放在心上,只顧看投資人的臉色,不考慮乘客的感受與體驗,也不考慮司機的客觀需要。

現時內地網約車市場巨頭有滴滴出行、美團打車與易到等。

強調乘客和司機才是網約車企「衣食父母」

文章認為,網約車企業是運輸服務提供者,必要承擔社會責任。乘客和司機是網約車企業的「衣食父母」,正是他們的選擇,撐起了企業的「流量估值」和持續發展。

交通部指出,政府要營造良好市場環境,讓人民有享受高質素交通服務。而企業必須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和維護人民合法權益,公平有序競爭,提升服務質素,讓乘客出行更安全便捷,讓司機工作更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