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金融支持民企不能「一刀切」、「一窩蜂」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人行旗下《金融時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稱在密集的高層講話、連續的支持政策、頻繁的相關解讀出爐後,「金融支持民企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文章提到,支持民企要避免周而復始的「一刀切」恐慌,消彌「一窩蜂」的瘋狂,就要避免政策對單一類別指標在一個時期內的過度強調。

文章指,市場出現不同聲音,有人擔憂政策隔靴搔癢、「雷聲大雨點小」,實際落地困難,難以從根本上改變民企特別是中小企業長期的融資困境;有人則恐懼強力政策演變為行政指令,把企業經營的市場風險轉化為銀行乃至金融系統的風險。

中國《金融時報》指出,支持民企要避免周而復始的「一刀切」恐慌。(視覺中國)

憂慮「運動性」發展

文章認為,兩種擔憂的方向看似迥異,實則都是擔心政策效應疊加市場周期造成的「運動式」發展。「一刀切」抽貸斷貸停貸的擔憂,通常出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或產業發展遇到階段性困難時期,例如,前期去產能時期各金融機構貸款收緊,又比如周期性可見的資本寒冬中遇到的「資金大撤退」,在這種流動性收緊時期,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往往最容易受傷。

而「一窩蜂」放貸則有可能出現在鼓勵性政策密集出台,或產業熱點過度聚焦階段。以至於下一輪政策熱點或市場熱點出現後,前期企業得到的支持可能會驟然撤離,反而影響了企業可持續發展。

文章又指出,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標準細化,更要綜合性考慮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視覺中國)

避險對單一指標過份強調

文章最後指,要避免周而復始的「一刀切」恐慌,消除「一窩蜂」的瘋狂,就要避免政策對單一類別指標在一個時期內的過度強調。當前,需以金融業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為契機,實現更綜合性的考核機制改革。

不僅要把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標準細化,更要綜合性考慮綠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可持續發展等多個方面,系統性梳理問題,動態優化解決方案;而金融機構也當正確理解決策層的意圖,打破「唯所有制論」、「唯規模論」、「唯行業論」的窠臼,以「競爭中性」的標準、以企業自身的資質、以企業發展的潛力作為業務標準,更以優化服務、提升產品與市場需求匹配程度為自我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