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着AR眼鏡捉Pokemon 不是夢?

撰文:吳美茸
出版:更新:
每次捉寵物小精靈,都要看着手機屏幕化身「低頭訓練員」,假若你配戴一副智能眼鏡,用聲控捉會否更方便?(美聯社)

《Pokemon GO》掀起全球熱潮,個個化身精靈訓練員,但每次都要「低頭」看着手機屏幕,用手「狂捉」寵物小精靈,會否覺得十分不便?假若你可以配戴一副智能眼鏡,嗌出「出嚟喇比卡超,十萬伏特!」便能捉到精靈,是否感覺更方便﹑更忠於卡通片原著?

這個「免提」操作目前仍在想像階段,但3年前已開始研發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智能眼鏡的MAD MAD Group創辦人鄭文輝(Jordan),笑稱要「多謝」利用AR技術的《Pokemon GO》,令AR更廣為人知,「遊戲一登陸香港,你和我對AR一目了然,我預期2017年至2018年AR智能眼鏡將會爆炸式增長!」

「我真的很多謝《Pokemon Go》,令很多人知道什麼是AR!」Jordan笑指。(鄭劍峰攝)

初代Google Glass不支援Apps

2013年Jordan看中了AR技術,可是研發初期拿着內置AR手機程式的智能電話覺得很麻煩,「你想普及就唔可以成日用電話」。於是他向其他電子裝置埋首,發現了Google研發的Google Glass,「當時立即買了一副Google Glass,買的時候很興奮,誰知玩了一分鐘我就放下了,很失望,原來它只一件藝術品!」Jordan指當初買入Google Glass,只是想把自己研發的AR Apps可以放進Google Glass內使用,可是Google Glass卻不支援AR技術。

Jordan稱,Google Glass價錢太貴,初代一副要賣1,500美元﹙約11,700港元﹚,而且因顯示器位置不能調校,戴上去不太舒服,「我要斜視望,如果可以調校就不用看得如此辛苦。」他續稱,初代的Google Glass較為「食電」,只得3個主要功能,包括影相、拍片及導航,卻沒有支援的Apps。「我們是做Apps出身,無論什麼功能都要一定有個Apps,所以唯有硬着頭皮嘗試自己研發硬件智能眼鏡。」

高階版MAD GAZE X5為無框智能眼鏡,配置800萬像素高清鏡頭及32GB容量,有黑﹑白﹑玫瑰金三種顏色。(鄭劍峰攝)

走平價路線 開拓市場

不過,Google Glass始終是先行者,所以MAD MAD Group 當初原本打算將其研發出來的智能眼鏡名為MAD Glass,但因Google經已註冊了「Glass」這個字,只好更名叫「MAD Gaze」,「意思是凝視或注視,亦與『glass 』有關係。」Jordan稱。

與此同時,針對智能眼鏡予人「價錢貴、難普及」的印象,Jordan把MAD Gaze的價格調低,「我唔理個成本價,直接就訂出個零售價,希望用合理價錢迅速打開全球市場務求擴大市佔率,打出名堂!」由於智能眼鏡的生產成本比手機還要貴得多,單是一個顯示器成本便要1,000元,幸好最初得到天使基金注資400萬人民幣作啟動資金,才可以繼續研發,並成功壓低成本,「硬件及軟件都是自己研發,較易控制到成本 ,而且生產量多,首批達到1.6萬副,採購零件相對較便宜。」Jordan解釋。

目前MAD Gaze支援安卓系統,有兩種型號分別是MAD Gaze X5無框智能眼鏡,定價4,999港元一副,配置800萬像素高清鏡頭及32GB容量,而且有黑﹑白﹑玫瑰金三種顏色選擇;另一款定價3,699港元的MAD Gaze  Ares,則只有黑色有框智能眼鏡,配置500萬像素高清鏡頭及4GB容量。兩款智能眼鏡的定價都較Google Glass低。

平價版智能眼鏡MAD GAZE ARES,只有傳統的黑色鏡框,配置500萬像素高清鏡頭及4GB容量。(鄭劍峰攝)

智能眼鏡可取代電話?

問及智能眼鏡可否取代電話,Jordan認為並非無可能,「目前還須與電話一齊用,因為現時顯示器的熒幕較厚,達到10mm。但我們正研發2mm厚度,加上改良至雙眼技術,希望2017年可以推出市面,到時可以自然啲,或者會改變部份人的生活習慣,有機會取代到電話。」

他透露,MAD Gaze的總投入金額為2,000萬港元,首批訂單已達1.6萬副,以中國、瑞士及愛爾蘭三地的客戶為主,目前已經回本,「預期2017年至2018年AR智能眼鏡會出現爆炸式增長。我們今年會將生產5萬至10萬副,2018年則升至20萬至50萬副!」

聽起來,很輕易,但走過來的路絕非一帆風順,「一直以來,我們需要不斷融資,做硬件之餘,又要做Apps及AR平台的配套,我們又無咩錢,每一次融資都走得很困難,無時無刻都覺得好大壓力,現在的社會是要走得更快﹑更前,IT這行一定要走得夠快,不可以一味死做!」Jordan稱。

但走過來的路並非一帆風順,「一直以來,我們需要不斷融資,做硬件之餘,又要做Apps及AR平台的配套,我們又無乜錢,每一次融資都走得很困難,無時無刻都覺得好大壓力,現在的社會是要走得更快﹑更前,我們IT這一行一定行得太快,不可以一味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