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交易量創有史以來最大降幅 房企如何擺脱困局

撰文:李文杰
出版:更新:

據克而瑞最新監測數據,中國27個重點城市二月新建商品住宅僅成交了240萬平方米,按月降幅高達83%,按年下滑77%。

《每日經濟新聞》周五(6日)報道,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衝擊下,2月中國樓市交易量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跌幅。

房企的銷售業績也隨之出現大跌,超八成的百強房企2月單月和1月至2月累計業績按年雙降。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2月份與房地產密切相關的建築業生產經營活動放緩。

作為房地產企業,在復工復產方面如何自救?政策上還有哪些空間?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秀池認為,房地產行業復工復產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第一,疫情未完全消退,復工復產還有疫情擴散的風險。第二,人員不能及時到崗。第三是資金困難。第四,短期內,市場需求得到抑制。由於停工停產,收入減少,導致個人購買力下降。

疫情對於房地產企業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政策應當以扶持供給側為主,輔以推動需求的回升。從供給側來說,主要解決企業資金壓力。(新華社)

戴德梁行大中華區副總裁王盛認為,疫情當下,各地政府的嚴格防控措施導致大多數工人無法返城務工,影響房地產在建項目。對於寫字樓業主而言,隨着樓宇內企業租戶到崗人員的逐漸增多,如何做好安全防疫工作是他們目前要面對的最大挑戰。同時由於受疫情影響,市場租賃成交暫緩,直接拉長了項目去化時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業主的經濟效益。

目前高度依賴客流的購物中心、影院等娛樂場所仍舊門庭冷落,實體零售行業受疫情的影響仍在持續,短期內受到的影響和壓力都是巨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電商、食品超市、社區便利店等小業態在疫情過程中對消費市場起到了巨大支撐作用。

疫情下投資者對商業地產的大宗物業投資仍抱有信心。住宅市場受疫情影響,目前面臨的問題大多是施工工程告停、售樓處關閉、中介業務停滯等。2020年又是開發商的償債高峰期,面臨更大的金融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