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糖期貨創上市以來最長跌浪 掃唔掃貨好?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原糖期貨創創下上市以來最長跌浪。﹙路透社﹚

近月大宗商品市場波動,多種農產品蒜頭價格大跌,有沒有進場或進街市「尋寶」?不過並不是每種商品都適合趁低吸納,原糖期貨最近錄得1961年上市以來最長跌浪,但消費者不宜大手掃貨。

1961年最長跌浪 高位挫逾30%

從去年9月高位計算,洲際交易所(ICE)的糖期貨已經下跌超過30%,連續13個星期下跌,是1961年上市交易以來最長跌浪。原糖價格可謂大起大跌,去年才錄得上漲28%的佳績,誰知道7個月之後幾乎打回原形。

原糖的期貨買賣顯示,5月2日市場由淨好倉轉為淨空倉,顯示投資者看淡未來糖價走勢。Platts Kingsman的高級原糖分析師Claudiu Covrig這樣形容價格走勢:「當你看到市場像一個氣球一樣膨脹,它最終都會洩氣扁了下來。」

供應充裕產能過剩 短期沒有起色

糖價大跌的一個原因是供應充裕。Tropical Research Services一份報告稱,2017至2018年度,全球糖市場將供應過剩182萬噸。而Platts Kingsman更預測,產能過剩可高達314萬噸。

而今年年底,歐盟將會取消食糖生產配額,未來或會大幅提高供應,勢必令供過於求惡化,進一步推低價格。

糖價有望大跌,消費者要大手掃貨嗎?不然,因為全世界糖的需求正在減少。

各國着手徵收糖稅 減少健康問題

除了香港政府成立了「降低食物中盬和糖委員會」之外,愈來愈多地方推出糖稅或含糖飲品稅,以降低人民吸收的糖份量,從而減少癡肥、心血管疾病所帶來的公共醫療開支。

糖稅早於2011年在匈牙利推出,有調查指出的確可以減少人民飲用含糖飲品,法國、愛爾蘭、阿聯酋甚至美國部份城市,都通過了相似的法例。墨西哥更在2013年向碳酸飲品徵收10%稅率,又徵收5%垃圾食物稅,目的也是要減少人民肥胖、糖尿病等問題。

既然減糖有利健康,而且是全球趨勢,消費者就不宜趁低價掃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