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年】日本賀年卡文化掀網上爭論 網民:嘥錢嘥時間!

撰文:日本通網
出版:更新:

摘要:在日本,賀年卡一直是一種“社會潛規則”。而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正遭受着空前的衰落。日本人對此發表了諸多看法,到底年賀狀到底是否值得繼續發行呢?

隨着郵政速遞制度的發展,附帶新年禮物屬性的新年賀卡在二戰後不久出現,一時流傳開來。但是近年來,隨着社交網路的普及,實物性新年賀卡的流通量日益減少,“新年賀卡”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對於新年賀卡是否值得繼續發行,“發行派”和“不發行派”都有着各自與眾不同的想法和理由。

2018年迎來了最後一周,在日本,很多人開始忙着製作新年賀卡。(日本通網)

新年賀卡的起源與發展

新年賀卡的起源並沒有明確的記載。從東京郵政博物館的相關資料可知的是,通過互寫新年賀卡來表達新年問候的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平安京時期。自明治時代開始實行郵政制度後,新年賀卡慢慢普及開來。其發行數在2004年時期達到了44.5億張,而到了今年的2019年新年賀卡,發行數降至24億張。

新年賀卡的起源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日本通網)

購買新年賀卡,還有一件令人期待的便是抽獎。通過歷年的獎品變化,一定程度上還可以看到二戰後日本社會的發展變遷。

附帶抽獎屬性的新年賀卡最早出現於還殘留着彌漫硝煙的1949年。據郵政博物館負責人介紹,可抽獎的新年賀卡創始人是已故的林正治先生。林正治先生是一位居住於京都的普通市民,在大阪心齋橋經營一家雜貨店,他從當時的大阪郵局獲得靈感,在當時日本社會非常流行自己設計、剪裁衣服,於是他為新年賀卡設置了相關獎品。特等獎為一台縫紉機,一等獎則是一套純羊毛的西服。

1954年,獎品設置為電視機。那時日本的廣播、電視開始流行;

1956年,獎品設置為洗衣機。那時洗衣機、電視、冰箱被稱為家電“三大件”;

1965年為可擕式電視機、1969年為8釐米攝影機、1974年為答錄機...

到了平成年代(1989年起),獎品開始引用選擇制度。境內外旅遊折扣券、衛星電視、MD播放機、筆記型電腦等,越來越多迎合大眾生活多樣化的獎品陸續出現。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獎品首次以現金的形式出現,金額為10000日元,兩年後變為100000日元。2019年,則是高達300000萬日元。

對此,日本郵政宣傳負責人表示:此舉是為了更好地迎合顧客喜好。日本朝日新聞在此前曾做過電子版問卷調查,也證實了這一說法。

日本賀年卡(日本通網)

保留新年賀卡傳統派的發聲

——哪怕一年僅一次的交流,也能讓朋友和熟人瞭解我的近況。數十年來,互相交換新年賀卡可以說是我人生重要的財富。(神奈川縣,50多歲女性)

——新年賀卡是日本重要的文化財產,與郵件、電話等文字問候的方式不同,希望一直可以留存下去。(大阪,40多歲男性)

——遠離了生育自己的故土,新年賀卡給了我很多和不能見面的故人聯絡感情的機會。(沖繩縣,50多歲女性)

——用全家福照片製作新年賀卡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看着照片會回憶起跟家人在一起的時光,感覺新年賀卡是為了自己而存在的。(東京,50多歲男性)

——年末即使再忙,也會空出時間和精力為新一年值得自己祝福的人,送上新年賀卡。(東京,30多歲男性)

——每天都在用社交軟體與他人交流,至少一年一次,自己動手寫一次信吧!(長崎縣,50多歲女性)

日本賀年卡(日本通網)

不使用新年賀卡派的發聲

——說實話,我自己也不樂意為了寄明信片而花費時間和金錢,而且打聽別人住所的消息也很麻煩。(京都,20多歲女性)

——雖然新年賀卡是日本傳承已久的優良文化,但事實上已經過時了。現在經濟不景氣,每年買新年賀卡的錢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東京,40多歲男性)

——抱着斷捨離的心態,從去年就不再送新年賀卡了,減少了一項年末忙碌時期的工作,至少手頭變得輕鬆了。(京都,40多歲女性)

——沒有必要告訴那些沒有見過的人自己的近況,偶爾見面的人會發郵件或者在博客上聊聊現狀,現在已經進入IT時代了。(三重縣,70多歲男性)

——已經有30多年不送新年賀卡了,我覺得每年只送新年賀卡的人是沒必要聯繫的,而有緣分的人即使不送新年賀卡也會一直聯繫的。(東京,60多歲男性)

——早就不想送了,曾為了製作新年賀卡還買了印表機,感覺每年花在新年賀卡的錢和時間是一種浪費。(東京,50多歲男性)

日本賀年卡(日本通網)

“告別”式新年賀卡現象滋生

近年來,部分新年賀卡出現了“告別”屬性現象。在賀卡上出了新年問候語外,還經常看見:這是最後一張新年賀卡了。委婉地表達辭退消息。

日本一家殯儀公司曾對200多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有57%的老人收到過“告別”式新年賀卡,6%的人表示自己送出過“告別”式新年賀卡。

另一方面,對於“告別”式新年賀卡,有人持否定意見。

——在新年伊始,不想收到任何關於告別的消息。(東京,40多歲女性)

還有人認為,告別這件事情不應該以新年賀卡的形式,應該選擇其他更恰當的時機以更恰當的方式來傳達。

不可否認的是,“告別”式新年賀卡的需求在日本社會日益高漲。一家經營線上下載新年賀卡網站,特別提供了“告別”式新年賀卡的文案選項。對此,網站負責人表示說:今年對於“告別”式新年賀卡的需求,預計也將增加。

“告別”式新年賀卡是否值得推崇?

——現在已經很難有經歷再去製作新年賀卡了,去年開始陸續向一些朋友寄出寫有“最後一次”等資訊的新年賀卡,寄出後反而心裡輕鬆了很多。(愛知縣,70多歲男性)

——我的父母在去年就送出了“告別”式新年賀卡,今年開始他們就不再寫賀卡了。那時候和父母交流後,最終決定以“今年大概是最後一次寫賀卡了...”為開頭寫了告別賀卡。年紀大了,連寫東西都嫌麻煩。”(愛知縣。50多歲女性)

——對於年長者,很難說出辭退的話。在今年的新年賀卡上,我只給比我小的人寫了“告別”式新年賀卡。(神奈川縣,70多歲男性)

——畢業後就沒有見過的人到底要持續互送新年賀卡到什麼時候呢?今年收到了新年賀卡就意味着明年的新年問候也會繼續,看了關於“告別”式新年賀卡的報導後,我也覺得就該如此。但是新年伊始,還是應該讓對方有一種平和、愉悅的心情吧。(廣島縣,40多歲女性)

——從很多年前開始就陸續收到了幾張“告別”式新年賀卡,每次都受到了不小的打擊。有一種他們不想再和我保持聯絡,自己被拋棄的感覺。我知道大家這麼做一定有自己的思量,但還是會覺得寂寞。(東京,50多歲女性)

——雖然每年都在想着放棄寫新年賀卡,但是每年收到的新年賀卡上大家都會表示期待着我家送出的那一份,所以愛人一直熱衷於新年賀卡活動。每年都在為要不要給寄來“告別”式新年賀卡的人繼續送新年賀卡而煩惱着。(東京,50多歲女性)

日本賀年卡(日本通網)

郵政學者內藤陽介:新年賀卡現在處於“水腫”狀態

對於日本新年賀卡發行、銷售的現狀,郵政學者內藤陽介表示:隨着通信手段的多樣化,以年輕人為中心,郵遞已經不再是人們習慣的交流方式了。但即便如此,新年賀卡也沒有消失,就算自己不送,依然對收到不同形式的新年賀卡的人也不在少數。

雖然賀年明信片的銷售數量在持續較少,但總的來說還保留有一定量級。目前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拜年方式,如果不寄出新年賀卡肯定會受到責備,在這樣的壓力下,即使不想寫的人也還是會去做。

如今,寫新年賀卡不再是一種硬性義務,所以賀年明信片應當交由真正希望寫的人去買,如此一來銷售額也應該消除“水腫”問題。

新年賀卡不僅是一種交流方式,對於一本正經的日本人來說是一種紮根其心底的文化。而文化這種東西,看不見摸不着。就像現在還保留着的電報來說,享受這一刻過程即可,不用凡事都求個因果。對於平日裡習慣使用郵件等社交網路的人來說,書寫賀卡反而是一個難得的體驗。

另一方面來說,近年來大家在個人資訊保護方面的意識逐漸提高。正常情況下,我們很難再通過學校、網站等查到別人的住址資訊。隨着互聯網的出現普及,很多人對於實物型新年賀卡也是持有否定意見。但是,對於願意花心思在新年賀卡上的人,我們應該當給予充分的尊重,而不是去抨擊他們。

最後,對於新年賀卡,我們應該抱着享受的姿態,當成我們的文化的一部分去感受它。避免被其他的條條框框束縛。

即使沒趕上元旦前送達,也無傷大雅,畢竟心意已經遲早送達。謹遵本心,不刻意強加給賀卡其他的意識目的,這樣想來,新年賀卡還真是一個值得享受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