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拉開箱】帕金遜VS防手震餐具 患者實測初反應:好似仲震咗!

撰文:陳芷慧
出版:更新:

開箱,旨在翻開一個社會議題及弱勢需要。
香港大約有15000位栢金遜患者,當中約七成人(一萬人)有四肢震顫的問題,現時有關栢金遜症的資源都放於醫療研究上。然而,針對患者日常生活的本土設計卻少之有少。
栢金遜患者 Bobo深受手震問題困擾,她說:「我平時食飯,枱一半,自己個身一半,口裏面就得幾粒。」因此,與朋友外出吃飯,她總是渾身不自在。「出街食飯,唔會夾菜食,因為啲汁會彈到人哋,我唔會夾,水都飲少啲。」
她有試用過防震餐具,和由幾位職業治療學生設計的防震杯,發現這些設計其中一個通病,就是沒有考慮到栢金遜患者手部乏力的問題。
製作:顏漢真

認識栢金遜症

柏金遜症是一種在長者所患的神經系統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平均病發年齡在60至70歲之間。患者初期會出現動作遲緩、肌肉僵硬、震顫病症。患者手腳持續或間歇出現不受控制的震顫,尤以靜止時最為明顯。震顫多由一邊的手或腳開始,然後慢慢擴展至同一邊身體的其他部位。

每秒震顫三至五下

有震顫問題的患者,每秒鐘手震顫不下三至五下,「總之,我拎乜嘢都會跌晒落地。」Bobo說,即便物件輕如一枝叉。她說和同路人「栢友」吃飯是最自在,不用顧著那雙手帶來的尷尬。「如果同其他朋友外出食飯,我通常收埋隻手,擺喺枱面,顯露人前,我覺得好似影響到人。」Bobo說。因為栢友於靜止時震顫更厲害,「如果我放隻手喺枱面唔理佢,跟住會成個人都震。」

被照顧怕麻煩人 防震產品提升患者自理能力

「同朋友出去食飯,要其他人照顧我,我會覺得麻煩到人。」別人的關懷、照顧,亦會為栢友帶來心理壓力。因此,她亦有試用為栢友而設的防震餐具GYENNO,不過第一代設計過於笨重,「我哋拎重嘢,手會更加震。」第二代設計更加輕便,加添了360度旋轉的功能,方便捲意粉,係咪真係實用呢?請詳看視頻。

職業治療學生盼「功課」不斷改良生產

有理大職業治療學碩士學位課程應屆畢業生眼見市面只有防震餐具,利用相機三軸穩定器的原理,設計了防震輔助器Cupensator,團隊去年分別在第12屆「世界大學生創新挑戰賽」及第3屆「傅利葉」杯中國康復人創意大賽獲設計組銀獎及亞軍。

其中一位設計學生Matthew指,其實找栢金遜患者測試產品的過程不是太容易,希望能接觸更多用者,不斷改良設計,「其實每年學生都有好多好好的設計,但做完功課就算,好浪費。我哋希望真係可以不斷改良。」Bobo分享,雖然對於常人而言,輔助器很輕便,但對他們而言已是負擔。她建議輔助器握把位若以圓滑設計,會更加容易使用。

不過,防震輔助器Cupensator不僅為栢友而設,輔助器亦能掛於單車、私家車椅背上,常人也能使用,這樣便不會標籤栢金遜患者。

Cupensator仍於研究改良階段。另外,若對GYENNO防震餐具有興趣,可到「樂齡網」網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