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 ‧ 一分鐘】導演許學文分享創作心得︰要將題材結合生活

撰文:羅偉強
出版:更新:

自4月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憑《樹大招風》勇奪最佳導演獎後,許學文導演便較少在公開現身。久未露面的他在灣仔01space出席由Unicef hk主辦的《聆聽‧一分鐘》分享會,與一眾年輕人分享自己的創作經驗。

久未露面的許學文導演現身01 space出席分享會。(黃國立攝)
席上,許學文跟觀眾分享他於演藝學院的畢業作品。

香港學生缺題材

今次活動,許導要分享個人創作經驗,讓參賽者可有多些專業指引。席間,許導演提到作為一名導演,最困擾他的是想題材,他以自身為例:「我的成長沒甚麼風浪、生長於很普通的家庭,沒甚麼自身經歷可放到電影中。」他又提到之前看過以色列的學生作品,很多都已經講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間的衝突。而香港學生就會多講家庭與自身經歷,題材會比較局限。許導建議大家:「靈感源於生活是正確,因為你有感受才拍,但家庭、愛情這些題材,可能拍兩次便已經重複。我們應該多看報紙新聞,找一些你有感受的題材,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便可以是一個題材。」

許學文又給大家觀看他於演藝學院的畢業作品,內容是利用2004年警察轉制服的事件作引入,講一個年青警察的心態轉換,從而教導大家題材可以源於社會。而這些題材隨歲月與社會變化,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轉換。「警察的形象變化也很大,我現在不會再拍出同樣的感覺。」

同學們都踴躍發問,令活動超時完成。(黃國立攝)
分享會反應熱烈,大家亦踴躍發問。(黃國立攝)
許導認為多留意身邊時事,對創作有很大裨益。(黃國立攝)

拍片門檻低難有藉口不拍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普遍為中學生的聽眾對許導演的分享似乎甚有感覺,紛紛主動而熱烈地發問。其中一位有份參與比賽的同學就問導演香港影圈的氛圍,是否難以培育電影人材。許導演如此回應:「其實現在拍片門檻很低,電話已可拍出1080p的影片,實在沒有籍口不去拍。」他又用自己家庭做例子:「我父母本身也是影迷,我媽媽很矛盾,她一方面鼓勵我,另一方面又叫我多學門手藝保障自己。」其實最重要是做到成績讓家人放心。不過他又強調,電影工時長,薪金又未必很高,要想清楚才好做。

許導演又讓大家分組做討論,給了大家不同的社會議題讓大家想如何把這些議題拍成電影。大家都踴躍發表意見,導演更表示:「好些有趣的想法連我自己都沒想到,已經沒甚麼好補充。」最後,分享會在熱烈的討論下超時完結,導演認為這些分享會能讓更強有志投身電影圈的下一代了建電影,及嘗試拍電影,應該多搞,亦指自己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