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裝跟時代再沒關係

撰文:一物特約
出版:更新:

時裝即入時之裝,人身上所穿的理應反映著該時代的演進,正如20世紀每個年代都有富代表性的着裝推陳出新。反觀近20年的時裝發展,只是不斷重複翻炒着上世紀的流行元素,究竟是設計師創意乾涸,還是我們這個世代已經完全失去了值得反映在着裝上的元素?

撰文:Nicole Tse

「時裝已死」是近年熱議的話題,斥責今時今日的時裝根本不能跟上世紀的相提並論,今天賣的只是市場策略及形象包裝而再非時裝本身,與創意藝術背道而馳。只要稍一留意近年的時裝周報導,不難發現側重的是某某明星穿戴了什麼、街拍流行元素,品牌發佈新系列的設計靈感原來不是重點。而事實上,不少設計師在後台接受訪問時,都不約而同說主題乃被上世紀1920/30/40/50/60/70/80/90年代所啟發。舊酒換新瓶,在精緻的新包裝下,根本沒有人會留意是否敗絮其中。反正在今天快時尚主導的年代,大家注重的不是時裝如何反映本年代,而是下星期有什麼新貨落鋪,大家從急速的時裝周期中獲得快感;而品牌為了滿足消費者愛嚐鮮的慾望,設計草率以快為先,犧牲了創新概念,季復季的出品愈來愈相似,失去其獨特性。今天的時裝言之無物,難免大家都懷緬過去的good old days。

1910及1920年代:現代時裝的起點、女男孩時代

上世紀1910年代Paul Poiret以鬆身的設計把人們從累贅的束衣解放出來,奠定近代時裝的雛形;1920年代是時裝大變革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男丁短缺女性被迫外出工作,服飾以實用工裝為主,Coco Chanel更不甘隨波逐流,把男裝穿上身,絕對是中性風格的表表者,女人不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嬌女,有職業、講自由、獨立自主才是皇道。

Paul Poiret 1925年的設計以圓筒型為主。(Getty Images)
Chanel在1926年推出的Little Black Dress,女性不再穿拖地長裙,頭髮也剪得短短的。(網上圖片)

1930年代:回歸典雅風格

1930年代吹起「復古」風潮,人們不再喜歡缺乏曲線的flapper look,又回到hourglass般強調纖細腰線的年代,荷里活明星的打扮成為流行指標;當時最受注目的設計師Elsa Schiaparelli認為時裝時藝術的表達,邀請Salvador Dali、Jean Cocteau設計布料圖案,又把Dali的畫作《The Anthropomorphic Cabinet》轉化成著裝,開始時裝聯乘藝術之門;此外,隨著科技進步,尼龍絲襪、人造彈性物料製成的胸圍、拉鍊等不少新物料新產品湧現市場。

Elsa Schiaparelli的設計回歸典雅風格,中間為與Salvador Dali合作的帽子設計。(網上設計)

1940及1950年代:新風貌出現

第二次世界大戰令物資短缺,服裝實行配給制,故1940年代初期設計多以實用性強的設計為主。然而當時亦有不少對後世時裝極具影響力的設計師 - 有Fashion Picasso之稱的Cristóbal Balenciaga、鞋王Salvatore Ferragamo,戰後Christian Dior發表首個個人系列,the New Look(新風貌)突顯女人婀娜多姿的身段,重建戰後女人的自信,亦為近代時裝史揭開新一章。1950年代的潮流依然圍繞著the New Look發展,Hubert de Givenchy、Audrey Hepburn、Marilyn Monroe乃當時最具代表性的設計師及女星。而巴黎時裝不再是唯一的殿堂,意大利及美國時裝亦漸漸抬頭。

Christian Dior於1947年推出Bar Suit,被喻為時尚界的「新風貌」。(網上圖片)
1955年,一名模特兒穿上Balenciaga的大衣。(Getty Images)

1960年代:搖擺的年代

1960年代是極為動盪的年代,隨着社會變革、電影及音樂文化的衝擊對年輕一代產生影響,他們對傳統文化及審美觀作出批判,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及價值觀。時裝設計跟當時的社會時事及街頭流行文化接軌,因為第一位太空人Alan Shepard穿梭太空而來的Pierre Cardin x Space Age熱、Mary Quant的迷你裙及Twiggy的Mod Fashion、高舉「愛與和平」的嬉皮士打扮、Yves Saint Laurent的Mondrian及Le Smoking套裝……這些對現代時裝舉足輕重的元素,全都在1960年代出現。

Space Age outfit by Pierre Cardin,1968年巴黎時裝週。(Getty Images)
「迷你裙之母」Mary Quant與一眾穿着迷你裙的模特兒,1968年。(Getty Images)
Yves Saint Laurent的「吸煙裝」。

1970年代:反時裝年代

1970年代失業率高企前路茫茫,當時流行的前衛搖滾及重金屬音樂給David Bowie、New York Dolls激起年輕人的反叛情緒,激起他們用扣針、尖釘等把廉價舊衣物重新裝飾,Vivienne Westwood乘時推出龐克風格的設計令她成為一代punk后。此外,當時的歌手及樂團表演時多以誇張閃爍的打扮吸引樂迷,留長髮、穿喇叭褲、鮮色絲質上衣、鬆糕鞋等華麗搖滾風非常流行。

1976年,Alan Jones、Chrissie Hynde、Jordan與Vivienne Westwood在「Sex」店內合照。(Marie Claire)

1980年代:巴黎以外

說到近代時裝最遍地開花的年代,實非1980年代莫屬。除了厚肩墊、健康舞的流行元素,日本設計師森英惠、高田賢三、山本耀司、川久保玲進軍巴黎即轟動時裝界,還有由Walter Van Beirendonck、Ann Demeulemeester、Dries Van Noten、Marina Yee、Dirk Van Saene、Dirk Bikkembergs組成的Antwerp 6的出現令比利時成為時裝重鎮。在東西文化碰撞下,時裝文化變得更多元。

安特衛普六君子(網上圖片)
左起:日本設計師森英惠、高田賢三、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網上圖片)

1990年代:迎接新世紀

解構主義絕對是1990年代的時尚代名詞,Martin Margiela為當中的表表者。此外,向來高級時裝以華麗為主,但於1990年代街頭流行文化如hip hop亦trickle up走入天橋。隨著品牌滲透度提升,時裝走向炫耀式消費品發展,LV、Gucci、Fendi以monogram作招徠,設計師不用絞盡腦汁設計新款,只要在T恤上印上商標已自有捧場客。

Will Smith與TLC範1990年代的街頭風格。

21世紀的風格掉失

隨著社會形態在不同時代的變革,着裝風格也隨之而演變。 但來到今天資訊爆炸、消費文化主導、全球一體化的年代,快成為時裝的硬道理,多元流行文化同時發展、演變本是好事,卻經不起時間的洗禮,往往只是曇花一現,不同的元素雖在大熔爐中燃燒著,卻淬煉不出任何一種具權威性的風格。加上炫耀式消費文化之泛濫,無窮無盡的消費慾望令人們一步步墮入商人精心打造的「消費大教堂」(cathedrals of consumption)中,產品的符號價值(sign value)及經驗價值(experience value)遠遠凌駕於使用價值(use value)或是交換價值(exchange value)。時裝變成一個數字遊戲,大家只關心其價格,已失去了真正的價值。

當沒有了Logo,你還認得這些單品屬於哪個品牌嗎?

編輯回應:有關「21世紀風格的掉失」,我有另一個看法。所有的風格都非一時三刻所能煉成,也非目前能夠立刻下結論。我們在回看過往一百年的時裝演變時,很容易就能夠抽身開來以宏觀的角度去看各個時代的變化。大家所說的「女男孩」時代、「搖擺的1960年」時代,不都是以後人的眼光去總結該時代的時尚特點嗎?但1920年代、1960年代的人可能並不覺得自己的衣着有何特別,因為他們身邊每個人都是同一種風格。而目前正因為自己身處於這個情境之中,所以難以即時看到這個時代的特色,但若果再過十年、二十年,或許時代就可以說明在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有何時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