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編輯年代的終結?美國時尚媒體大執位

撰文:Timothy
出版:更新:

這邊廂才傳出《Project Runway》評審兼美國版《Marie Claire》創意總監Nina Garcia將接替Robbie Myers出任《ELLE》總編輯一職,那邊廂又傳出《Glamour》總編輯Cindi Leive將於年尾離任,更別提《Vanity Fair》、《Time》等美國老牌雜誌統統出現人事調動——原來這場時尚媒體的殘酷音樂椅遊戲已悄悄展開。

想不到7月初才傳出英國版《Vogue》換將消息,不到兩個月後這場易位風波便吹到美國——Hearst與Condé Nast兩大出版集團均有重要的人事變動,多為享負盛名的老臣子紛紛下台,包括於《Vanity Fair》工作25年的總編輯Graydon Carter、任職《ELLE》總編輯17年的Robbie Myers,以及任職《Glamour》總編輯16年的Cindi Leive。

著名編輯Nina Garcia現為《Marie Claire》創意總監,將會於美國時間的今日出任《ELLE》總編輯一職。(Getty Images)
(右)Nina Garcia不僅深受業內人士尊敬,更因擔任《Project Runway》評審多年而為行外人熟悉。(Getty Images)
現任總編輯Robbie Myers為美國版《ELLE》鞠躬盡瘁17年,終要撒手離場。(Getty Images)

真正的時裝界KOL:編採經驗、人脈與知名度兼備

雖然其餘兩本書的替代編輯猶未可知,Hearst卻已經於上周率先公佈,將委任《Marie Claire》(同一集團的時裝雜誌)的創意總監Nina Garcia為新任總編。在此之前,她曾先後於2000年至2008年的《ELLE》、以及2008年至2012年的《Marie Claire》擔任時裝總監,及後再度升遷;但要數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她在《Project Runway》(這節目可算是陪伴着小編的時尚啓蒙之一)的評審身份。

無論在造型、編採經驗還是業內人脈,Nina無疑是總編的最佳人選;但選擇她作為《ELLE》的總編卻是另有所圖,而Hearst集團主席David Carey接受訪問時的評論則稍稍透露了一點端倪:「她不僅是業界權威,更坐擁42萬社交媒體追隨者,是現世代『Millennial』的心之所向。」換句話説,其實Hearst集團看中的,是Nina龐大的網絡社交媒體的動員能力,以及她與一眾品牌廣告商的緊密聯繫,正是活脫脫的資深業界KOL。

(右)美國版《Vogue》總編輯兼Condé Nast集團藝術總監Anna Wintour算是世上最著名的編輯了。圖為去年時裝周與(左)《Vogue》創意總監Grace Coddington及(中)著名攝影師Mario Testino合照。(Getty Images)
Grace Coddington雖作風不比老闆Anna Wintour高調,卻依舊以其styling功利屢獲殊榮。(Getty Images)

明星級編輯的名利角力

想來亦不無道理,Condé Nast集團從來都星光熠熠:一套《Devil Wears Prada》捧紅了Anna Wintour,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雜誌總編輯;其麾下創意總監Grace Coddington雖然作風低調,卻亦屢獲殊榮,先後獲美國CFDA、英國BFA和時尚媒體Clio頒發終身成就獎。英國版《Vogue》亦招攬了作風前衛大膽,又與一眾名模IT girls關係緊密的Edward Enninful作總編,在網絡世界亦攪起不少注意(他能找來Kate Moss、Naomi Campbell和Steve McQueen做特約編輯已引起不少媒體爭相報道)。相比之下,Hearst集團旗下反倒缺少這一類星級編輯;要攻陷年輕網絡社群的心,《ELLE》這個「鎮山」品牌更不能只重內涵不講宣傳!因此,借Nina Garcia的名聲反敗為勝也是勢在必行。

這種趨勢再度呼應英國版《Vogue》前時裝總監Lucinda Chambers的話:只要你看起來很美,你就能呼風喚雨。不是説這堆明星般的編輯沒有實力,只是過分着重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猶如重度迷信,妄想能夠以「呃like」、「谷名氣」的方式營運媒體,只會使作為骨幹的內容更薄弱。其實「匹夫無罪,懷璧其罪」,Nina坐擁千萬粉絲並非錯,錯在媒體集團的管理層以虛浮的數字為主,以編輯能力為副,才是應該批評的現象。

Nina Garcia的Instagram追隨者眾,自然是Hearst看上她的原因之一。(網絡截圖)
即將離任的《Glamour》總編輯Cindi Leive。(Getty Images)
《Vanity Fair》總編輯Graydon Carter同樣於今年底離任。(Getty Images)

明星編輯時代的終結=對編採功力的忽視?

當然媒體業界亦得出另一個結論:《New York Post》、《New York Times》、《CNN》等網站同樣以「Days of Celebrity Editors are now over」來形容這接二連三的媒體大動蕩,指這群有着超卓媒體經驗卻有高薪厚職的總編將因為媒體生態的變遷而不受重視,甚至揚言會有更多著名編輯即將離場。其實不同的論調確是殊途同歸:編輯專業,在網絡大時代的巨輪底下,究竟何價?其實Myers領導之下的美國版《ELLE》多有深入淺出的文化、政治專題滲入,力求塑造時尚而富內涵的專業女性形象;Graydon Carter執掌《Vanity Fair》,多少經典封面多不勝數,你可以說他Caitlyn Jenner劍走偏風的封面引起注目,卻不得不說他在美國社會引起對變形人族群的關注。往後年代是否還有時裝或名人版編輯能有如此膽色、遠見以及新聞觸覺,還是尚未示意。

這幾年眾人大呼「雜誌已死」,不僅香港,歐美不少所謂「大書」都相繼停刊,近期甚至連《Nylon》和意大利版《Esquire》也全面數碼化。在我看來其實並非壞事,反正內容才是王道,只要文字精闢照片精美,不管是書刊還是網站都有價值。無價值的卻是媒體不做媒體,偏要將雜誌社搞得像經紀公司,才更令人看不下去。我從來不認同「人人都是KOL」之類的廢話;試想想,世上還有幾個Nina Garcia、幾個Anna Wintour?當然你説此KOL不同彼KOL,則又另作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