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曾國祥:服裝造型作為導演講故事的工具

撰文:Timothy
出版:更新:

憑《七月與安生》獲金馬、金像等重量級電影大獎提名為最佳導演的曾國祥(Derek)談電影與服裝,實在是再適合不過的人選。《一物》與他從電影語言漫談到個人時尚,深入了解他的創作與風格。

曾國祥(Derek)身兼演員和導演兩個崗位,造型也會隨不同場合而變化,但主要還是以舒適休閒為主。外套、上衣及長褲:Junya Watanabe MAN(陳嘉元攝)

或許很多人都先從「曾志偉兒子」的身份認識他,或者是《志明與春嬌》那個帶點痞子氣的春嬌弟,但第一次對曾國祥(Derek)這名字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他首部執導的《戀人絮語》——電影與著名學者Roland Barthes的著作《The Lover’s Discourse》同名,對所謂「文青」有很大誘惑;電影內容、拍攝手法和風格更讓人出乎意料地驚喜,不禁對他多加留意。

Derek認為造型對呈現電影故事,以及對演員投入角色有重要影響。外套、上衣、長褲:WTAPS(陳嘉元攝)

Derek笑着承認:「小時候的我的確自以為文青,甚至憤青!」所以他從小便對時裝、購物等事嗤之以鼻,甚至有點反感,但卻對電影情有獨鍾。畢業後回到香港,他毅然投身電影圈的幕後,由助理開始做起。回想當時在電影圈起步,他說:「我從來都以做導演為目標,只是後來有人找我當演員,覺得曾志偉的兒子拍戲有噱頭,才誤打誤撞成了演員。」也是在那個時候,他才真正留意服裝造型的意義——因為在電影裡,衣服從來都不只有「得個靚字」的無用功。

王家衛、張叔平與杜可風是Derek非常尊重的前輩電影人,因為他們將影像和鏡頭的唯美標準推到極致。(《花樣年華》劇照)

在Derek的眼中,電影、服裝和潮流的關係密不可分,甚至隱隱反映文化脈絡。「時裝、潮流甚至是設計,都會對電影和導演的想法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雖然導演並不會因為某種潮流或服飾開拍一套戲,他們的作品卻像潛意識般反映着一個年代的面貌。從角色的造型、場境的擺設、以至色彩的運用,我們總能透過這些端倪看到文化的演變。談及最喜歡的電影造型和美術指導,他感嘆:「當然非王家衛、張叔平與杜可風這個出神入化的金三角組合莫屬!他們的電影作品擁有1960、70年代老香港的風格,將影像和鏡頭的唯美標準推到極致,甚至隱隱比真實的香港更美更浪漫。」

隨着年紀增長,現在的Derek已經懂得欣賞時裝背後的心思和手藝。外套、上衣、長褲:WTAPS;球鞋、背囊:Kenneth Cole(陳嘉元攝)
《七月與安生》中也有Derek暗藏的服裝語言。(《七月與安生》劇照)

服裝是電影角色的外皮

「入行這段日子,我以演員的身份與不同的導演合作,乘機在台前幕後成功偷了不少師,對電影製作了解更深。」Derek續說:「很多時候,演員首次完全投入角色的時間,便是他/她首次試造型的時候。」他形容,服裝造型其實是那個角色的一層皮,描繪他的形象之餘,也是為了掩蓋演員本身的真面目,為演員的演技加乘。「有些演員換了造型,像上了身一樣完全改變自己的性格、動作;也會有些演員主動向導演和造型師提出意見,展示他們對角色也有一定的解讀和詮釋。」

在Derek的作品中,他同樣有運用簡單而隱晦的服裝語言來展示故事的推移和角色的心理變化。「《七月與安生》前半部,安生多穿紅、橘等顏色鮮艷的服裝,表現她奔放、澎湃、反叛的真性情;七月的服裝則偏深沉和素淨,配合她內斂、沉實的個性。但隨着故事的推移,兩人在成長中改變了性格,服裝上的色調也開始交換。」觀眾或許未必能留意到這種轉變,但仍然能夠低調地影響着電影的氣氛。

Derek笑言自己不懂穿皮鞋,就算「去飲」也是西裝襯球鞋。恤衫、毛衣、長褲:Junya Watanabe MAN;球鞋:Kenneth Cole(陳嘉元攝)
Derek現在的造型偏向沉實而修閒,誰知原來他在青少年時期竟「反時尚」,只愛穿嘻哈風格的寬Tee闊褲。恤衫、毛衣:Junya Watanabe MAN(陳嘉元攝)

間中「發吓姣」也不錯

正如Derek所說,電影風格間接反映潮流文化,自然也反映導演本人的風格。就像《七月與安生》那種清新和素淨感覺,現實生活中的Derek由始至終都不是奢侈品牌的擁躉。「我喜歡舒適的服裝,也受家人影響不愛名牌,任何印上很大一個品牌標誌的衣服我都不會穿。」他笑言自己越大越貪靚,喜歡「花心思去令人覺得自己沒有花心思」的簡約造型,的確與他的執導風格非常相像。

「不過,」他又笑了笑:「間中『發吓姣』,花俏一點也是不錯的。」大概是暗示自己也是一個勇於嘗試新風格的人?「執導電影方面當然也是同樣。我還是一個新進導演,總希望有機會嘗試一些小品以外的電影類型,就當讓我尋找、建立適合自己的風格。」

場地:Bar Ginger(中環安和里12號地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