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仔隊不可恥!當偷拍照變時裝照

撰文:張凱祺
出版:更新:

看似冒犯性的偷拍照,是否必然一面倒地人人喊打?在另一個領域,這種狗仔隊攝影風,卻昇華至一種獨特攝影美學及文化。

先漠視是否合符道德,偷拍照也可以是張漂亮的照片?(Balenciaga)
狗仔隊」起源追溯至《甜蜜生活》的劇情。(網絡圖片)

「Paparazzi」(狗仔隊),是1960年意大利經典電影《甜蜜生活》為世界帶來的新詞彙,導演創作了名為「Paparazzo」(意大利文中蚊子嗡嗡擾人的聲)的角色,職責是拍攝名人隱私。蚊子的纏身、針刺、帶來的騷癢之苦正正是狗仔隊的負面形象,以掲人瘡疤和毀掉別人聲譽為己任,而大家仿彿遺忘了「狗仔隊」原來都是攝影師,大家總不怎從美學角度欣賞偷拍作品,只會猛烈批判其道德性,尤其經歷戴安娜王妃車禍後,業界即立法規管長鏡頭的使用,矛頭直指狗仔隊。

白蘭度與Ron Galella的有趣合照。(網絡圖片)
攝影師Ron Galella與前第一夫人Jackie Kennedy愛恨交纏,Jackie對於他的窮追猛打固然感憤恨,但他卻偏偏能拍下自然美的一瞬間。(網絡圖片)

誰説偷拍的照片都是醜陋不堪?有「狗仔隊教父」之稱Ron Galella,乃是1960、70年代為人聞風喪膽的攝影師,喀嚓一聲説穿鏡中人的故事,完美捕捉人物神髓,使人又愛又恨。瘋狂跟蹤偷拍的傳奇事蹟包括:被甘迺迪夫人Jackie Kennedy控告兼申請25英尺禁制令、因被美國演員Marlon Brando打甩五隻牙而帶欖球頭盔自衛、支付貨倉看更15美金,為拍下Richard Burton和Elizabeth Taylor在船上拍拖。接受媒體訪問,Galella自言是緊盯現實、強調主觀的攝影師,事物的觀點都透過他的眼睛(鏡頭)呈現,更戲謔只有綁在火箭的相機才拍到客觀照片。而他對Jackie Kennedy的愛戀,在照片裡顯然易見,追逐她30年,終拍到一張他最為滿意的「蒙羅麗莎」式照片。

Andy Warhol的Jackie創作。(網絡圖片)

攝影師賣命偷拍的照片,不獨為娛樂雜誌生財,亦可以是藝術創作的載體。普普藝術家Andy Warhol為曾刊登報章的Jackie Kennedy偷拍照進行二創,九張表情特寫的拼圖,攝於甘迺迪生前死後Jackie Kennedy出席的三個公開活動,一眼看辨出那些哀傷神情,是經歷了喪夫之痛。昔日照相機未盛行的年代,不隸屬傳媒、靠賣相賺錢的獨立攝影師,可算擁有第五權的先鋒,當時拍下的八卦花邊的政客名流生活,是後人掌握整條歷史軌跡的關鍵。

Andy Warhol是昔日報章的常客。(網絡圖片)

話分兩頭,狗仔隊就是存在矛盾的職業,不是一面倒的神憎鬼厭,起碼有人鬧他們傷風敗德、淫媒鼻祖(難聽説話不能盡錄),就代表有觀眾關心;而名人也不全然與狗仔隊構成對立關係。Andy Warhol曾是雜誌熱門追踪對象,日記裡透露,生怕若一天不再被偷拍,就代表自己失去舉足輕重的地位。又舉政治人物為例,法國總統Macron與一狗仔隊公司簽訂獨家道德條款,透過偷拍照進行形象工程。故名人與狗仔隊就是唇齒相依的關係,沒有相當的新聞價値,狗仔隊犯不着去拍你,所以名人反倒會千方百計(如放料給記者、在旺區出沒)為搏「入鏡」,以証明自己在圏裡的存在價値。

(Moschino SS17廣告)

有留意時裝廣告就知,近十年,狗仔隊照不再專屬狗仔隊,這種充滿獵奇、冒犯性的窺探視角,同時被時裝界挪用成廣告的拍攝規格。Dior(2012)、Diane von Furstenberg(2014)均以第三身拍攝「名人被拍」的情景,整個構圖、燈光處理亦較商業向,要推銷的衣服袋飾經刻意styling擺位,使「名人」的肢體出現生硬的狀態,歸為「有形無實」的偷拍照(應該是明拍)。Michael Kors兩度出現paparazzi-style的廣告,而2015年那輯「風情萬種」攝影手法,讓筆者聯想到電影《機密邂逅》,老套格調看得有點尷尬。看兩季同以朦朧前景營造偷窺效果,就知是出自同一攝影師之手,就是時裝界「很火」的Mario Testino(最近火於捲入性騷擾風波)。較可觀的示範是2017年由Hadid姊妹演出的Moschino系列,戲劇性的混亂埸面,逼真的鏡頭搖晃拍下Gigi Hadid穿着胸罩內褲,是整輯廣告的神來一筆。

(Balenciaga_SS18廣告)
(Yeezy Season6廣告)

近日Balenciaga和Yeezy不幸「撞相」,同時釋出偷拍式的新季廣告,引起大家輿輪一番。Balenciaga找來真狗仔隊團隊Bestimage,拍下一系列不折不扣的偷拍照,有齊連拍、糊掉入鏡路人、給力保安護航等元素,逼真程度和上述品牌的不能同日而語,一出街令人質疑:這是官方廣告嗎?相較Balenciaga,Yeezy的「平民」偷拍照則張力不足,娛樂性有餘,Kim Kardashian和Paris Hilton傻傻分不清已掀起不少話題。兩個廣告採用了狗仔隊第一身拍攝角度,帶出強烈真實感,突破以往扮偷拍、但甩不掉hard-sell的風格。或許今時不同昔日,每天承受着資訊轟炸的我們,不知不覺地受軟不受硬,偷拍手法不斷進化,愈出愈逼真,都是品牌因時制宜的策略吧?

時尚大叔Nick Wooster也是靠攝影師Tommy Ton偷拍成名。(VCG)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是已故街拍攝影師Bill Cunningham的傳記電影。(電影海報)

其實生活上我們也經常接觸和應用到「偷拍照」,相信你也試過偷拍路人出糗然後傳給朋友吧?既然這種拍攝手法是如斯親民,在時裝界,除了常被品牌挪用,街拍攝影其實和偷拍概念如出一轍,徘徊時裝周場地,捕捉潮人出沒,再將照片賣給網站、雜誌。攝影師Tommy Ton、Scott Schuman以街頭拍攝時裝響朵,而時裝街拍為題材的紀錄片也為數不少。

説到偷拍,犯不着即時判下滔天大罪,因為當它滲透進藝術、時裝、街頭文化,意義不再停留在滿足偷窺慾望的層面,它所呈現獨特的面貌亦是一種現實性的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