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齣沙皇情史電影 揭示普京、東正教與帝制復辟的糾結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這是我人生感到最美妙的一個晚上,準確來說,應是整個夜晚。儲君由晚上1 1 時半待到清晨4 時半。時光過得很快,我們今天也談了很多。」上述是俄羅斯芭蕾舞者瑪蒂爾達(Mathilde Kschessinska)的日記節錄。
今年傳媒首次公開這批手寫日記及素描畫,揭露瑪蒂爾達與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Nicholas II)一段鮮為人知的戀情,後者在1917 年俄國革命中被推翻處決。近期一套有關這段情史的電影在十月革命百周年期間上映,惹來宗教份子及保守派強烈不滿。是什麼促使俄國人對這位百年前的君主,念念不忘?

瑪蒂爾達與未婚的尼古拉二世有過一段秘密戀情。(網上圖片)

電影《Matilda》講述的是這一段歷史:當時仍是儲君的尼古拉二世,在1890 年一場表演,對舞台上的瑪蒂爾達一見鍾情,此後二人發展出一段秘密關係,但尼古拉二世礙於履行繼承王位的責任,最終跟對方分手,另娶德國公主亞歷山德拉(Alix of Hesse-Darmstadt),登基成為沙皇。這段往事並不陌生,然而最讓俄羅斯東正教會(Russian Orthodox Church)及信徒無法接受的是,電影充斥不少愛慾情節,包括二人的床上戲份和瑪蒂爾達赤裸的畫面。

狂熱宗教份子 暴力反對電影上映

俄羅斯東正教會早於2000 年已為尼古拉二世一家封聖,因此教會和不少信徒皆拒絕承認這段地下戀情,更無法接受他們心目中的聖徒,在大銀幕上演凡人的情愛和性慾。教會及信徒召集十萬人聯署,要求普京政府封殺電影,然而訴求不得要領,在電影上映前,國內便發生了數宗暴力事件,包括針對一間戲院以及該片導演烏奇捷利(Alexei Uchitel)位於聖彼得堡的工作室。

電影在公映前後引來不少宗教人士抗議。(路透社)

各方壓力使電影再三延期,最終在10 月25日於全國2,200間戲院上映,影片發行規模與過往國內及外國成本最高的電影看齊。發行公司Caro-Premier董事長Alexei Ryazantsev透露:「我們收到零星恐嚇信件,但地方警察的反應非常迅速。」不過電影男女主角卻相對謹慎得多——飾演Matilda的波蘭女星Michalina Olszańska 及飾演尼古拉二世的德國男星Lars Eidinger皆因安全理由拒絕赴俄出席首映禮。

早前俄媒在戲院訪問電影觀眾,有青年表示正因該片富爭議性才決定入場觀看,希望得知有關輿論是宣傳噱頭還是真正的歇斯底里。跟女友前來的Vladislav Tyunkin則說:「我們想要透過我們 (入場觀看) 的決定,來表達任何電影,不論是什麼題材,都有權在大銀幕上映。」當然,也有人純粹出於對該段歷史的一份好奇才入場看戲。不少年長一輩也有入場觀看,惟他們大多不願談論這部爭議電影。不過,記者在現場觀察所得,大部分入場的俄羅斯觀眾都沒有半點被冒犯的感覺。當電影播出比較爭議性的鏡頭(如Matilda裸露胸部),戲院內出現的不是一片憤懣,而是陣陣笑聲。俄媒形容:「這似乎說明了,當今俄羅斯和沙俄時代的距離。」

由於封殺電影訴求不得要領,俄羅斯國內發生多宗暴力襲擊事件。(網上圖片)
Vladimir Gel'man 教授指出,不少俄羅斯人包括他自己都未有因電影而覺得受到冒犯。(受訪者提供)

激烈抗爭只屬少數 多數人不覺冒犯

《香港01》向聖彼得堡歐洲大學政治科學教授格爾曼(Vladimir Gel'man)了解,他指電影中所描述的事件距今久遠,一般人不會有多大感覺,《Matilda》只是商業電影,很多俄羅斯人和我一樣,未有因電影而覺得受到冒犯。」他又補充,那些激烈抗議的人為數極少,他們可能只是想引起公眾注意來達到特別目的。

過去數個月,政府一直對電影惹來爭議的情況不聞不問,普京更表明不會評論事件,僅表示烏奇捷利是個愛國和具有才能的男人。烏奇捷利素來被視為建制份子,曾在2014 年聯署支持國家吞併克里米亞;為電影配樂的葛濟夫(Valery Gergiev)更堪稱是俄國最具權威的指揮家,除了主理著名的馬林斯基劇院管弦樂團(Mariinsky Orchestra),亦是眾所周知的普京支持者。弔詭的是,《Matilda》是國家電影基金所資助的影片,並由一間被指是政府離岸私人公司投資開拍。首映當晚,不少具分量的藝術和建制派的菁英雲集,為電影撐場。烏奇捷利在首映前的記者會上表示:「我認為電影上映並不只是對電影或對我而言的一場勝利,而是對所有面向的人,他們是俄羅斯國內的絕大多數。」

自普京於2000 年上台以來,一直希望透過吸納俄羅斯東正教成為政治機器的一部分,將國家的影響力推至前蘇聯加盟國甚至更遠,以配合他復興國家的夙願。普京致力推廣的保守價值觀,與俄羅斯東正教教廷所提倡的觀念不謀而合,他甚至在一些文化問題上會放權給教會自行定斷。由於東正教是俄羅斯歷史中的重要一環,近年西方輿論不時直指,普京藉東正教激起俄羅斯人的民族主義,把自己塑造成傳統價值觀的捍衛者。隨着近年俄羅斯與烏克蘭出現紛爭,大規模的東正教活動及朝聖亦愈發頻常,《紐約時報》於2014年的一篇文章便引述分析形容,在位多年的普京正利用俄羅斯東正教將俄羅斯人連結起來,形成新的意識形態,助以延續他的統治。

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於2000年獲東正教封聖,自始國民對這位君王有不一樣的看法。(網上圖片)

電影風波遇上革命紀念 喚起俄人沙皇情意結

尼古拉二世一家在統治期間以宗教狂熱見稱,1890 年代初爆發的饑荒埋下俄國動盪的種子,加上當時政府救援不足,全國示威及工人運動遍地開花。1905 年,國內問題水深火熱,反對尼古拉二世的聲音有增無減。當年1月在聖彼得堡的示威遭受血腥鎮壓,同時經歷不獲民眾認同的日俄戰爭,使國內示威浪潮一發不可收拾。1914 年,尼古拉二世進而帶領俄國介入第一次世界大戰,但戰況不利,國內民不聊生。列寧回國帶領社會民主工黨布爾什維克(Bolshevik)推翻羅曼諾夫王朝,縱使這位末代沙皇已放棄王位,但全家仍逃不過滅門命運,於1918 年7 月17 日在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遭共產黨秘密處決,遺體至1991 年才被發現。1998 年,時任總統葉利欽下令把他們的遺體送返聖彼得堡舉行國葬。

俄國東正教會經過長期辯論,最終在2000年確認,為其一家封聖,又認定他為「信仰的熱忱者」,指尼古拉二世在危難時仍對信仰堅定不移,並於葉卡捷琳堡處決地點興建著名的「滴血教堂」(The Church on Blood)。雖然封聖決定曾引起社會爭議,不少人認為尼古拉二世治下的百姓苦不堪言,但隨着蘇聯時代結束,加上俄羅斯最高法院在1998 年為其平反,裁定遭滅門的羅曼洛夫家族是蘇聯鎮壓下的受害者,這位末代沙皇的地位及民望才有所顯著提升。

適逢俄國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百周年,這個本應是紀念無產階級推翻沙皇帝制的時節,在國內卻吹起緬懷帝制的風氣。今年3月一項民調顯示,認同恢復帝制的民眾接近三成,在現代社會中,這個比例絕對不少。《Matilda》鬧出的風波進一步反映出原來部分俄羅斯人仍有「沙皇情意結」。俄國各地紛紛豎立尼古拉二世的紀念碑,國民又舉行各種平反追思和紀念活動。今年7月17日,近60,000名信徒在葉卡捷琳堡手持肖像、十字架等紀念品,徹夜遊行20 公里,花了四小時抵達滴血教堂來紀念他們的死忌,是歷年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

電影導演烏奇捷利認為批評者應先觀看電影再作評論。(網上圖片)

同樣參加追悼遊行的,還有「美女檢察官」之稱的國家杜馬議員波克隆斯卡亞 (NataliaVladimirovna Poklonskaya),手捧着尼古拉二世肖像一幕成為了各大傳媒焦點。她在年初拋出一個轟動全國的消息,聲稱在克里米亞檢察院旁的一尊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雕像出現神蹟(мироточит),指雕像被類似油的物質覆蓋並散發出香氣。近日她帶頭反對電影《Matilda》,更就此向當局提出43項指控,最終被悉數駁回。上述事件表面上代表少數人的抗爭失敗,然而波克隆斯卡亞顯然比起對該片不褒不貶的普京,更博得教會及保守派民族主義者支持。卡內基莫斯科資深研究員Alexander Baunov便指,要打擊那些反電影的示威或訓斥波克隆斯卡亞,對普京來說是輕而易舉的,但他目前未有採取相關行動,這反映了他對這個問題的態度仍有猶豫。

蘇聯解體前,一般俄羅斯人對尼古拉二世的評價以負面居多,這多半涉及政治正確的考慮。然而在這個百年紀念時期,俄羅斯卻出現了糾結的情緒氛圍,有部分的愛國主義者主張「君主制才是俄羅斯的靈魂」,大力支持國家重回沙皇帝制,甚至開辦學校推行傳統文化、東正教信仰以及愛國教育。格爾曼教授指,這股回復帝制的懷古風氣有兩個原因。一方面,俄羅斯老百姓面對目前一些艱難的日子,難免會傾向緬懷昔日時光,即1917 年前的沙皇時期,國家曾經輝煌一時的日子。另一方面,國內的精英階層可能亦有所盤算,認為回復帝制或更能保障他們的寡頭壟斷和利益,「沙皇帝制已經是遙遠的過去,俄羅斯在這百年間社會經歷很大程度的發展和變化,回復帝制的機會很渺茫。」他又直言:「回復帝制很容易令政權倒台,社會只會再次面對艱難的時刻。」

美女檢察官波克隆斯卡亞在事件中起着積極的反對者角色。(網上圖片)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1月13日星期一出版的第86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