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變、偷情、干政 苦等70年的查理斯從未討好?

撰文:毛詠琪
出版:更新:

當大多數英國人70歲已經退休,查理斯一生最重要的正職卻還未開始,直至最近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他獲確定成為下任英聯邦元首,才意味英女王真的向兒子交棒。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查理斯為了這份工,豈止花了十年功?作為英國歷史上最長時間的王儲,查理斯為了畢生最重要的職位已準備了66年,「不受歡迎」的標籤卻總是撇不掉。

在倫敦街頭,找印有戴安娜肖像的明信片,也許會比找查理斯的更易。查理斯跟戴安娜悲劇收場的婚姻也許對英國人,以至以英女王為元首的英聯邦子民,或多或少留下不快回憶。每隔一陣子便會有傳聞指英女王不願交棒予兒子,或是有民調說英人較想由威廉王子直接繼位,澳洲、新西蘭等英聯邦成員不時有傳,希望在女王駕崩後脫離英聯邦。一切一切,都反映查理斯不是個受歡迎的人物。

查理斯於四月獲正式通過,為下任英聯邦元首。(VCG)

英女王帶領英國經歷二戰後重建社會,在後殖民時期,為英國及前殖民地劃出新秩序,建立一種前所未有的相處模式,也領導英國王室轉型,功勞無可比擬。如果是時勢造就了這位英女王,那麼查理斯到底是真的這麼不濟,還只是生不逢時?

婚變干政 重挫形象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副教授陳琦向《香港01》表示:「伊利沙伯二世在位數十年來,謹言慎行,注意公眾形象。查理斯性格不如母親穩健,與戴妃婚姻破裂及其後一連串的事件,更令他的公眾形象嚴重受損,至今還未能完全修復。」

陳琦形容,經歷過二戰的伊利沙伯二世,在戰後去殖民化的浪潮中順勢而為,成功將大英帝國轉型為英聯邦,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英國的政治影響力和國際文化軟實力,展現了高超的政治智慧,查理斯目前所面臨的國際背景,與女王時期不可同日而語。再者,英女王在位多年,在英聯邦的工作備受讚譽,主要是因為她無為而治,嚴格遵行了立憲君主的權力界限。

查理斯四出訪問英聯邦國家,澳洲當然是一個經常到訪的地點。(VCG)

事實上,查理斯惹來負評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屢次被指干政,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英國《衛報》在2005年取得查理斯在過去一年間,寫給貝理雅(Tony Blair)政府的27封私人信件,表達對軍事、農業、環保及衞生政策等多項公共議題的意見,由於查理斯的字迹潦草,有如一隻隻黑蜘蛛,事件被傳媒稱為「黑蜘蛛備忘錄」(Black spider memos),2015年最高法院更裁定,政府不得禁止《衛報》出版信件內容。查理斯在2013年又被英國傳媒揭發,三年內跟內閣官員舉行過36次私下會晤,干政醜聞沒完沒了。

「黑蜘蛛」事件後,查理斯在政治上似乎真的謹慎了、沉默了,在前年英國脫歐公投等重大事件上亦一聲不吭,當公投結果出爐後,王室方面便宣布,查理斯會成為英國脫歐後的大使,馬不停蹄到訪世界各地,以軟實力維護英國在全球的利益。

查理斯到訪他國,都會入鄉隨俗一番,在瓦努阿圖也穿起草裙。(VCG)

勤力的完美主義者

隨着英女王已漸老,外界對「觀眾緣一般」的查理斯登基,甚至是否有能力維繫英聯邦,不斷提出質疑。別忘了,其實查理斯亦已屆70高齡,但仍努力地四出奔走,近年頻頻到訪英聯邦國家,以鞏固自己作為英聯邦元首的候選人資格,最終在4月19日的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上,獲各國領袖全體支持繼任英聯邦元首。看似篤定屬於他的位置,其實下了不少苦功。

「查理斯王子是一位沉思者,他關心地球的未來,畢生都致力改變將來。他對於環境可持續性的前瞻看法,以往曾經遭到抨擊,但現在大家才知道它們的價值。」Juliet Rieden是澳洲的王室事務記者,曾著《The Royals in Australia》一書講述英國王室在澳洲的百年故事。她於2013年在查理斯位於蘇格蘭的海格洛夫莊園(Highgrove)專訪他。她向《香港01》憶起那次會面:「查理斯王子是位溫暖、具吸引力、出奇地會自我矮化的人。最重要的是他是個勤力的完美主義者,為了完成目標會工作很長的時間。」

Rieden認為,英女王的確使英聯邦變得緊密,但查理斯也有其勝任的原因,「女王是極佳的召集人,這是英國王室創造出來、世上獨一無二的角色。當王室成員出來號召,人們都站出來響應。這令英聯邦國家凝聚起來,交換想法、技術,在政治之外發起互惠的倡議。」她認為,查理斯多年來營運王子信託基金(The Prince's Trust),已展示了團結人們的手腕,成果也是有目共睹。

查理斯與卡米拉結婚多年來感情十分穩定,也挽回一些聲望。(VCG)

時移世易,我們或者難以預期接任英王的查理斯,會像伊利沙伯二世般擁有非凡的民望或政治遺產。畢竟查理斯花了大半生為當英國君主「做功課」,只要嚴格遵行立憲君主的規範,在人權、環保、慈善等方面繼續長袖善舞,比起世上很多實權過大,或者「積極不作為」的君主,有過之而無不及。

王家遊艇「不列顛尼亞號」於1997年駛離維多利亞港,英國最後一塊重要的殖民地香港亦交還中國,當時與末代港督彭定康一同登船離開的還有查理斯。在他的旅程筆記裏,其中寫着一句:「我獨自感嘆,(大英)帝國就此結束了。」(Such is the end of the Empire I sighed to myself),查理斯那刻已深明,日不落帝國已是夕陽餘暉,在英國政治力量走向下坡的路上,至少可趁王室近年人氣回升,在有限的空間發揮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