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藥妝】日本人口下降、市場飽和 東南亞市場成救星?

撰文:鄭逸雯
出版:更新:

開滿大街小巷、招牌搶眼的藥妝店,是日本都市的一道獨特風光,但在欣欣向榮背後,這些藥妝店在本土面臨種種挑戰,人口減少、網絡藥店興起均對整個產業造成衝擊。愈來愈多日式藥妝品牌開始放眼海外,除了對日本產品「需求甚殷」的香港,便是發展中國家聚集的新興市場——東南亞。

國內市場日趨飽和 競爭對手層出不窮

日本新式藥妝店大約於1970年代誕生,如今不少店舖已成為享譽國內外的品牌。根據日本連鎖藥妝店協會統計,當地去年有超過2.2萬間藥妝店,比2017年增長3.6%;銷售總額則高達7.27萬億日圓(5,230億港幣),一年間增加6.2%。

日本人口在2009年達到頂峰,之後便逐年下降,至今跌至1.27億。人口老化、減少,無可避免帶來國民購買力下降,也衝擊了藥妝産業。

對於新興藥妝品牌來說,在都市地區設立分店、擴張版圖尤為困難,只能採取深夜營業等措施,希望接觸到既有藥妝店「錯過」的客源;或索性進軍藥妝店較少的鄉郊,不過在這些人口稀少的地區,生意如何可想而知。

日本藥妝店:圖為日本福島縣雙葉町一間廢棄的藥妝店。(AFP)

除此之外,日本當局自2009年6月開始實行《改正藥事法》,進一步放寬OTC藥品(Over-the-counter drug)管制,部分此類藥物毋需藥劑師在場,也准許商家出售。自此以後,便利店、家電舖等商家紛紛開始販賣藥品,網絡藥店等替代購藥渠道也快速發展,令藥妝店面臨愈來愈多不同界別的競爭對手。

藥妝產業曾經通過跨界營銷,引進美容、雜貨、食品等多種類別商品,通過擠壓便利店和超市生意來凸顯自身便利性。如今這些商舖反過來銷售保健品、健康食物、長者護理產品等,無形中削弱藥妝店的優勢。

日本藥妝店:日本國內不少藥妝店也開始專注遊客生意。(VCG)

藥妝店走出日本 東南亞市場優勢何在?

因此不少藥妝巨頭都開始進軍海外。老牌藥妝店松本清(マツモトキヨシ)7月16日宣布,正準備在香港和越南開設門市。該公司指出,香港在藥妝市場已見成熟,但仍會有來自大中華地區的消費者欲購買日本產品。「越南則是個新興市場,仍有大量開分店的空間。」

多間藥妝企業選中越南,背後是該國穩步增長的購買力,另一個藥妝品牌Seijo(セイジョー)早在2012年起便已在當地設立20間分店。近年來越南局勢安定,經濟穩步增長,2008至2018年間平均GDP增長率超過6%,孕育一批中產及富裕階層民眾。美國財富調查機構Wealth-X今年1月估計,越南的高淨值資產人士(High Net Worth,指擁有100至3000萬美元淨資產的個人)在今後5年將增長10.1%。

同時日本湧現愈來愈多越南遊客,越南人對日本的好感也與日俱增。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數字,單計今年3月達到4.79萬人,比去年同時期激增36%。

日本藥妝店:日製產品在國外也享受高人氣。(VCG)

另一方面,越南當局在政策上保護本土中小型企業,對外資零售業公司管制較為嚴格。這意味外來企業一旦打入這個市場,將面對較少競爭對手。不少日本藥妝公司希望搶佔先機,通過與當地企業合作的形式,向越南進軍。

除卻龐大的購買力潛能,東南亞地區的另一大特色是蓬勃發展的美容產業。由於本土美容產品相對質素較低,這裏的民眾對日韓化妝品的興趣也與日俱增。

在泰國,美容及健康產品的市場規模在2014年達到2500億銖(約80.9億港幣),至今已有數十個日本美容品牌進軍當地。而在越南,2017年有大約200個外來美容品牌,來自日本、韓國、泰國等地。據《日經亞洲評論》今年1月報道,外來品牌在越南美容產品市場銷售額當中佔據超過90%。

日本藥妝店:圖為泰國一間日本藥妝店「ツルハ」(TSURUHA Drug)。(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