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二波到來? 靠手機追蹤病例難題多樣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近日,由於美國各州急於解封並重啟經濟,美國的確診案例數量反彈。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發布的數據,美國目前確診個案數已超過245萬、累計逾12.5萬人死亡。拉丁美洲的疫情也愈發嚴重,歐洲確診個案數在4月中開始大幅度降低後,如今也正研究如何避免解封後疫情再爆。 值此時,如何通過對病例和接觸者進行追蹤,將是後續防疫工作的重要一環。

在此過程中,用手機程式完成疫情追蹤,成為各國政府探索的選項之一。除了部分早就開始採用這一方法的韓國、印度和新加坡等亞洲國家,英國、德國等歐洲各國政府也把這一計劃當做重點項目來推進。但這個方法真的能解救急於復工的各國於水深火熱之中嗎?至少目前看來,在手機程式的追蹤能力上還有巨大的問號。

儘管各個國家使用的追蹤程式在功能及技術上都花樣繁多,但核心目的都是識別與確診患者在潛伏期內有接觸的人。與人為追蹤相比,手機程式的便利之處在於它省去了醫生、流行病學工作人員或社工與確診患者及相關人員進行採訪和調查的步驟,並避免了患者本人在回憶自己到訪地點及接觸的人員時的遺漏,復能夠對由境外入境的人士進行追蹤,做到盡可能全面的排查。這樣既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精確度。

與近一兩個月才正式推出或者試行以手機程式追蹤疫情的歐美國家不同,中國、韓國、印度等國家早就已經開始運用這一方法追蹤相關人員,但其方式在個人隱私維度的讓渡,也多少令其受到歐美國家的批評。

澳大利亞、挪威、新西蘭、法國等世界多國都研發推出了疫情追蹤的手機程式。圖為澳大利亞今年4月底推出的COVIDSafe程式。(GettyImages)

因疫情控制有效而備受讚譽的韓國為例,今年2月開發了應用程式Corona 100m,運用政府數據庫內的確診病人的信用卡交易記錄、閉路監控視頻和手機信號數據來獲取位置信息,下載了應用程式的用戶在靠近曾有確診患者到訪的地點100米內便會收到警告。與中國國內的疫情通報類似,該手機程式上能找到確診患者年齡、性別、活動地點和路線的詳細信息。印度的手機程式Aarogya Setu,則會自動從手機上收集地點信息,上傳到政府的數據庫,而印度的公務員及私人機構僱員被政府強制要求使用該程式。

但在歐美,運用這一類手機程式是不可想象的。

麻省理工學院(MIT)媒體實驗室於4月發表報告稱,疫情期間國際上的追蹤技術「擴大了大規模監控、限制了個人自由並將最私密的個人信息曝光」。該報告以韓國為例,認為身份識別會使確診患者面臨嚴重的社會污名,而這給患者帶來的恐懼可能比疾病造成的恐懼和壓力更為可怕。

按照歐盟對個人信息的定義——用戶的姓名、位置以及醫院或醫生所持有的信息,都屬於被保護的範疇,政府或企業不能未經本人同意使用此類數據。但這類數據恰恰是疫情追蹤所必須的資訊。

歐盟於2016年通過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並於2018年5月起實施。當中對包括政府和企業對個人數據的使用進行有着嚴格的規定。圖為6月24日於布魯塞爾舉辦的關於GDPR的會議。(路透社)

歐盟的成員國之一挪威,曾於4月期間推出手機追蹤程式「Smittestopp」。該程式通過手機的GPS定位功能獲取用戶的位置信息,如果有用戶與確診患者在2米範圍內接觸15分鐘以上,用戶便會在對方確診後收到提示信息。但挪威數據保護局認為,採用GPS定位功能不必要地收集了用戶的個人信息,迫使挪威衛生部門在6月15日停用這一程式。未來會否恢復使用仍不明確。

那麼,如果不利用GPS定位,而採用藍牙功能呢?歐盟提出的應對方案似乎解決了這個問題。

傳統的GPS定位功能會將用戶的位置信息上傳至一個集中的數據庫,有用戶被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後,數據庫內便能找到與確診患者位置有交集的用戶,這些用戶便會收到警告。而採用藍牙功能則不需要收集用戶的位置信息,而只記錄用戶之間是否近距離接觸。這樣一來一旦有人被確診,曾與該患者有接觸的用戶便會在手上會收到警告。如此便避免了用戶的位置信息被追蹤、集中收集、甚至被利用的可能,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用戶的行動被監視。

採用藍牙技術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疫情追蹤時對用戶隱私的侵犯,被許多國家所採用。(GettyImages)

這一方法乍看之下完美解決了隱私的問題,但新加坡政府運用藍牙功能研發出來的應用程式卻暴露了它的問題。早在今年3月20日,新加坡政府推出的這一手機追蹤程式Trace Together,在當時還被認為是具有突破性的。但推出沒多久,使用iPhone的用戶便發現,在蘋果的iOS系統上,程式為了保護隱私而不得不使用的藍牙功能,只有在手機保持解鎖的狀態下才能維持開啟,程式才能發揮作用,但這卻造成了使用上極大的不便及耗電量巨大的問題。而這也造成了該應用程式實際使用率低,事實上發揮的作用很有限。

另一方面,即使藍牙技術能一定程度上保護用戶的隱私、滿足歐美國家法律方面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苛刻要求,民眾對隱私的顧慮卻未必能消除。

德國的情況則充分體現了推行這個程式之複雜。幾個月前德國政府便提出要研發手機追蹤程式,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更是把這一應用程式當做抗疫工作的重點來推行。在多方質疑之下,政府及開放商不得不放棄本來使用集中數據庫的方案,採用了用戶無需上傳個人信息、所有數據儲存在用戶手機而非數據庫的方法。但即便如此反對的聲音還是很多,以致應用程式的推出再次被延期。

重重障礙下,6月16日,德國的Corona-Warning-App終於在應用程式商店上架。德國政府能夠放心的讓這個追蹤程式終於大展身手了嗎?答案沒有這麼簡單。由於德國政府並不強制要求民眾使用這一程式,當地的民調顯示,只有41%的人表示會使用這一應用,46%的人則說不會使用,另外還有8%的民眾則根本沒有手機。

德國衛生部長施潘(Jens Spahn)將政府推出的這一疫情追蹤程式成為「最好的」新冠病毒追蹤程式,但民眾的反應卻並不熱烈。(GettyImages)

除了圍繞隱私權的問題,運用大家普通更認可的藍牙功能在技術上也存在問題。來自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Dublin)的計算機科學家Douglas Leith和Stephen Farrell指出,他們在研究新加坡開發的Trace Together程式後發現,手機藍牙發出的信號「非常混亂」, 而當手機被放在衣服口袋裏時,藍牙收到的信號強度也不準確。道格拉斯擔心使用藍牙的應用程式可能不能及時向用戶做出警告、又或者會發出大量錯誤的警示信息。

與人為追蹤相比,用手機應用程式追蹤疑似患者的確有許多好處,但各國對隱私的保護和應用程式技術上的問題,讓依靠手機應用程式來追蹤疫情問題重重。即使當前不少國家已經推出的產品中,也沒有一個能夠既兼顧隱私又有效幫助疫情控制的程式。

對政府而言,在沒有強大社會基層治理能力的情況下,手機無疑是最值得探索的防疫工具,但是想要靠手機程式追蹤疫情,還有許多難關要突破。而對民眾而言,或許正如美國19年前經歷「9・11」事件後讓渡部分個人隱私,換取國家安全的情況,而今當隱私與健康、經濟等一系列因素發生對立,怕是又需做出一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