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滙、新能源、電動車:中國實現碳中和的三大計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阿拉善盟,當地的農民在這片一度水草豐美、如今嚴重荒漠化的土地上大面積的種植梭梭樹——一種有着灰白色樹皮、身材矮小的抗旱喬木。這種樹不僅防風固沙,其根部生長的寄生植物肉蓯蓉更是一種傳統名貴中藥。
農民賣藥材的利潤之餘,種下的樹林若在三年後能達到65%的存活率,還會獲得另一筆補貼。而這些樹林,則是過去幾十年來全中國上下通過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對抗荒漠化和氣候變化的重要舉措。

超出預期的林區碳匯能力

阿拉善生態協會在接受彭博社(Bloomberg)採訪時表示,當地的農民並不理解氣候變化,但植樹造林項目給他們帶來了收入,而當地的生態環境也確實變得更好了。

參與植樹造林的不僅僅是阿拉善的農民。學校學生、企業員工和政府官員每逢春天一同出行種樹;影視明星爭做植樹造林大使;而在廣泛使用的手機支付程式上,用戶可通過每日步行量轉化成積分,平台再以相應的資金投入到植樹造林行動中,美其名曰全民共建的「螞蟻森林」。

幾十年來的行動似乎取得了頗大的成效。根據去年發佈在國際期刊《自然》(Nature)上的一篇論文,得益於各省份快速推進的植樹造林活動,2010至2016年間,中國的陸地生態系統年均吸收11.1億噸碳,為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

根據基於大氣溫室氣體濃度計算排放通量的方法,研究團隊發現中國西南三省(雲南、貴州和廣西)和東北兩省(黑龍江和吉林省)林區的碳匯能力(carbon sink,即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將之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被低估了。在過去十到十五年間,這些省份的森林面積以每年4萬至44萬公頃的速度增長,而這還只佔全國陸地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四成不到。

2019年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一項發現亦印證了這一現象。結合過去近20年的衛星地圖來看,中國和印度兩國構成過去20年間全球新增綠化植被的三分之一——儘管兩國僅擁有全球9%的陸地植被面積。而中國的新增植被當中,42%得益於保護和擴大森林植被面積的工程。

不只是西南東北兩大重要林區和包括內蒙古阿拉善在內的大西北荒漠,2004年以來,中國170多個城市也開啟了「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儘管多年的植樹造林運動不乏錯誤和失敗的經驗,但從總體來看確實使中國的碳匯能力有顯著提升。

世界各國每十年由人為活動造成的植被增長率,全球平均值為2.3%,中國和印度分別以高於10%和6%的增長率遙遙領先歐盟、加拿大等國。(NASA)

燃煤比例居高不下

但減碳顯然不能只依賴碳匯。中國科技大學的劉毅教授表示:

要實現習近平主席所承諾的2060年前淨碳排為零的目標,必須實現能源結構的巨大變化以及可持續的陸地碳匯增長。

可是現實中,中國現有的能源結構轉變尚未談得上樂觀。根據去年10月,由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等18家中國研究機構聯合發佈的《中國低碳發展戰略與轉型路徑》,中國若以全球溫控1.5攝氏度的目標為導向進行轉型,需要在2050年將煤炭在總能源結構中的佔比降至5%以下。

而2019年,煤炭仍佔中國整體能源使用的58%,而發電能耗方面則有65%來自煤炭,位居第二的水能則只佔17%。

鑑於煤炭在化石燃料中碳強度居首,英國、美國和歐盟等近年來都在逐步淘汰煤炭,推動天然氣和各類可再生能源成為主導。但近年來中國似在 「減煤」方面僅有寸進。2020年,中國國家能源局將從能源結構中「減煤」的目標下調至0.2%,2019年該數字還有1.5%。為什麼中國「減煤」進程這麼緩慢?

產能過剩背後的政策淵源

回到中國北方、擁有豐富煤炭資源的內蒙古高原上,空曠高遠的藍天之下,一股厚厚的白色濃煙自巨大的煙囪口冒出。此地為內蒙古中部的錫林浩特市,蒙能集團旗下的錫林熱電廠——2017年,這個燃煤發電站的第三期工程被國家能源局勒令停建,當時各地都在叫停建設中的煤電項目,以應對全國性的電力產能過剩。

這種電力供大於求的現象在過去五年多時間裏長期存在,但新的煤電站工程卻不斷被排上日程。2020年一項全球能源監控(Global Energy Monitor)和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 (CREA)去年聯合發佈的一項研究指,中國目前有裝機容量達250吉瓦的煤電站(高於美國全國的煤電站容量)正在建設中。

2007年1月,青海省大通縣的一位農民在當地一家煤電站外經過。(Getty)

造成這種局面的最直接因素是2014年11月推出的一項政策。在此之前,國家能源局仍然扮演着「守門人」的角色,有關項目需經過中央嚴格審批才可進行,但為了減少繁文縟節、提高行政效率,這項權力當時被下放到省級政府。對於地方政府官員而言,煤電站所帶來的的經濟利益是GDP達標的捷徑,因此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全國近210個煤電項目獲批,總裝機容量達到1.69億千瓦。

直到2017年,全國範圍內煤電站經濟損失明顯,審批權被收回,政府建立了投資風險預警系統,才緩和了煤電站產能過剩、持續擴張的情況。

可再生能源領域發展迅速

不過,一旦克服了煤炭這一大關,接下來的減碳之路就會好走很多。

一方面,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突飛猛進。根據中國水電工程學會的報告,位居煤炭之後的水力發電在2020年的前11個月達到11378.2億千萬時,佔全國發電總量的17%。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量則在同時期實現了10.7%和8.1%的增長。

截至2019年,風電和光伏太陽能累計裝機容量分別達到2.36億瓦和2.05億千瓦。更重要的是,隨着投資的加速和技術方面的突破,光伏組件和風機的成本都在下降,太陽能和風能都在走向平價。

2014年,北京在全市100個地點設置充電站,圖為通州區內建造的一個電動車充電站。(Getty)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不容小覷。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的數據,在中國,交通運輸行業佔總體碳排的9%,道路交通排放佔當中超過80%,車輛減排因此也成為一項重任。去年,中國國務院發佈2021至2035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目標在2025年新能源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0%。

事實上,2015年以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銷量、保有量(Penetration)已連續五年居世界首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領先全國各地的深圳市,在2017年就率先實現公交車100%純自動化。每天,1.6萬輛電動公交車和2.2萬輛電動出租車在這個1200萬人口的城市穿梭。這些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為中國減碳的目標奠定了基石。

目前來看,煤炭在全國電網的比重居高不下,可再生能源便難入電網的現狀仍然存在。但若能對長久的政策慣性加以克服,改變煤炭佔據半壁江山的能源結構,便能夠享受中國在碳匯和可再生能源上的優勢。

正在進行中的兩會也發出了積極的信號,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剛剛發佈的工作報告中,提出將把北方地區實現70%的清潔取暖率作為2021年的重點工作之一。國家電網公司(即除南方五省外、覆蓋全國26省電網運營的企業)亦在3月1日宣佈加快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配套電網工程建設,並在2025年實現清潔能源輸送佔比50%。不過,要在「減煤」上實現質的突破,接下來的「十四五」發展規劃將是一個關鍵節點,決定着中國能否兌現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