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教育・上|日本納入中學必修:滯脹時代要為下一代荷包奮鬥?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在亞洲,普遍的育兒觀念認為「小朋友宜專心讀書,金錢並非他們應該煩惱的事」。然而,在今天通脹上升,退休、醫療制度不勝負荷的環境下,不少國家的政府開始改變固有想法。
2021年,日本文部科學省重新制定《學習指導要領》,在中學的家政課與公民課中加入理財教育,包括金融商品的介紹、特徵以及操作方式等,希望藉此及早讓學生從小就學習理財觀念,在日本經濟持續「失落」的時代,似乎更有必要了。

本文為理財教育之上篇

日本以往的理財教育停留在基本的儲蓄觀念。但當日本走向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時代,僅靠儲蓄「只會跑輸通脹」。因此,文部科學省才會調整《學習指導要領》,改以「生存能力」為核心。隨着近年國際大環境的迅速變化和動盪不安,遠較過去數十年來得激烈,如何管理好手上金融資產成為愈發關鍵的生存技能。

在日本新課綱的調整下,公民課著重從宏觀角度看全球金融經濟脈動,如美國聯儲局(FED)加息對日圓、日本出入口、國內物價等的影響;中學必修的家政課則從消費者的微觀角度切入,學習個人資產、家庭收支管理。當局希望透過兩個課程讓中學生可以橫向串連「社會與個人」的完整金融觀念。

日本將理財教育納入中學正規課程。(Getty)

涵蓋投資方法、家計管理

新課綱不止教授股票、債券的投資方法,而是分為「家計管理」、「生涯規劃」以及「累積資產」三大部分。各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從「家計管理」學習如何管控基本現金流,在「生涯規劃」預判人生每個階段需要花費的金錢,再藉由「累積資產」找到生存方法,以應對金融市場動盪、物價飆升的時代。

不過,日本理財教育的起步實際上仍遠較歐美各國來得慢,有意見認為這主要是源自東亞人對金錢觀的消極態度。據日本銀行的金融廣報中央委員會曾抽樣調查全國的金融觀念,能正確回答的比例僅有47%,但同樣的調查在美國的正確率則超過60%以上。

而且日本答錯的民眾以年輕人、中年人居多,顯示出日本人的金融觀念需要經年累月才能夠逐步成熟。而且調查的對象中,只有7%表示受過「金融教育」,對於「金融知識有自信的人」只有12%。

隨着通脹上升,退休、醫療制度不勝負荷的環境下,日本政府對下一代的金融理財能力更加重視。(Getty)

「在學時期不用為錢煩惱」

金融廣報中央委員會委員若田部昌澄表示:

日本大學生的學費,大多都是父母支援,或是有申請學校的獎學金,因為社會風氣希望年輕人在求學階段不要為錢煩惱。

相比之下,歐美地區的父母傾向將自己的金融理財方式傳授給子女,使得他們的下一代從小就比東亞地區的小孩更懂得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及早進行資產管理。除了在國民教育中加入理財教育外,日本政府近年也針對已經投身社會工作的年輕人,推出*「累積型少額投資非課稅制度」(NISA),鼓勵年輕人投資。

如今,不少Z世代(又稱Zoomer 世代,泛指出生於1995 至2005 年間,現年約15至25歲的族群)的年輕人下班後,不再跟公司前輩們到居酒屋喝酒,而是去上金融投資的專業課程。社會面臨少子化、高齡化意味往後日本人在退休後更難以依賴年金制度過活,因此,加強金融與經濟知識以提升個人資產才是「生存之道」。

*註解:這是由日本政府2014年起推行的少額投資非課税制度,用意鼓勵更多市民進行投資。原本,一般投資的所得利益需要繳納 20.315%給日本政府,這個制度讓人們最多享用每年120萬日幣的非課稅投資額度,而且不限國籍都適用。

與此同時,日本還在擴大對學童的金融教育,這背後另一重要原因是,日本政府去年將法定成年年齡從20歲降至18歲,使相關教育也要相應提前。

不僅中學生,日本還在擴大對幼兒的金融教育。(Getty)

星、澳早已有 印度亦不甘人後…

日本積極推動理財學習,這是否有香港學習和借鏡之處?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姚偉梅教授認為,不單是中學課程要有理財教育,幼稚園都應該有。「外國甚至有幼稚園教小童基本的理財概念,如要關心自己的金錢,要留心自己的物品、財物,其實這些從小就可以教。」她對《香港01》續說:「理財教育不止是教『講錢』,而是一種資源管理,故不論是任何年紀都可以學,但課程中必須有滲透式學習的元素。」

姚偉梅指出,不少亞太地區國家其實也有將理財教育納入課程。她舉例,澳洲將理財教育全放在數學科中,因當中涉及計數及算術的技能,她說:「例如他們在教複利率法(compound interest)的時候,就會重點教授理財知識,他們可能會問學生用複利率法儲蓄100元,那麼未來一、兩年後你將有多少錢,以此融入科目中去。」

另外,新加坡的中小學亦有專門的理財課程。新加坡教育部指出,當地各級正規學校課程現時已加入關鍵金融知識概念。例如通過品格和公民教育 (CCE) 課程,向小學生傳授基本概念,例如區分「需要」和「想要」、量入為出、節儉和儲蓄;中學生則通過食品和消費者教育,學習如何成為負責任和有眼光的消費者,包括簡單的財務規劃、負責任地使用信貸和消費者權利等知識。在大學預科階段亦提供課程指導學生,在財務目標及管理財務責任時,應用正確的理財價值觀。

姚偉梅表示:「可見各國都有不同的做法,惟重點都是總有理財教育的元素融入在中學、小學和幼稚園課程之內。」她補充,現時香港教育局亦已開始注重理財教育,在初中的「生活與社會課程」之中,加入了有關理財教育的內容元素。

我認為理財教育是德育教育。一個人是否緊張自己的金錢,相等於攜帶手袋出街也有責任好好保管以免被偷去。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姚偉梅
新加坡的中小學早有理財教育。(Getty)

其他亞洲國家如印度雖未有將理財教育納入課程,但該國社會上下近年對相關的教育關注度大增,民間不少組織紛紛向青少年推廣理財教育。推廣青少年理財教育的組織Finance4teens創辦人Aryan Chaudhry表示:「理財知識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從小學習總是明智的。了解銀行業和金融業的細微差別,將有助於人們就如何增加資金做出明智的決定。但不幸的是,我們的學校很少教授它。」

仍然就讀高中的Aryan Chaudhry於2021年初報讀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創業家網課時認為同樣就讀高中的Arnav Bajaj,他們當時得知印度的金融知識普及率很低,經過和國內其他青少年交流後意識到問題,於是創辦了網上平台專門向青少年推廣理財教育。

此外,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西孟加拉邦政府也有一項聯合倡議,幫助當地13 至19歲的女童,定期教授她們理財知識,如為家庭制定預算和開設銀行賬戶。負責該項目的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代表Swapnodipa Biswas 表示,金融和數碼科技素養有助賦權當地少女,從而減少了童婚個案。

印度近年也積極推動理財教育,希望藉此賦權當地少女,從而減少了童婚個案。(Getty)

雖說亞洲國家在理財教育方面,尤其是學校層面的確起步較遲。

亞洲的小朋友相對不會在錢銀上亂來,西方社會崇尚『先享受、後找數』,相反中國人往往強調不要做『大花筒』,社會作風相對保守或許也補充了一些不足。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姚偉梅

她指出,許多亞洲國家也在慢慢追上來,認為這與社會環境、投資和傳統的概念有關。

理財教育 = 德育教育?

有人或許會認為,青少年及兒童仍未投身社會工作賺錢,理財教育對他們而言言之尚早。姚偉梅強調理財教育對年青人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每天都要用錢,除了個人之外,在社會大環境中其實也有許多消費陷阱,今天許多網上的投資工具,都要求熟悉其中的運作才可以避免受騙和虧蝕。」

此外,許多國家均面臨人口老化的問題,青少年除了成長需要用錢、提防受騙外,還特別需要準備退休,以減輕社會經濟層面的負擔。

香港教育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姚偉梅教授認為,理財教育是一種德育教育。(受訪者提供)

幼兒由「數銀仔」開始

青少年及兒童理財教育除了教授消費,還需要學習金融銀行知識、收入支出、信貸、儲蓄、投資、消費者權益責任、財務策劃、保障等七大項。知識以外,技能和態度等範疇也應包括在內。理財不僅是講究如何有智慧地運用金錢、用錢生錢,還有按照個人目標儲蓄、投資以使未來計劃得以達成。姚偉梅指出,這是社會中許多人忽略的重要一環。

姚偉梅重申,理財教育沒有特定的展開歲數,基本就是「越早越好」,重要的是方法與目標。她指出,以香港的理財能力架構為例就是由幼稚園開始,「不一定是教洗多少錢、加加減減,這些他們也未必懂。可能是教他們數『銀仔』,認識不同的貨幣,錢可以換到一些東西、多與少等基本概念,從而慢慢滲透。」

「我認為理財教育是德育教育。一個人是否緊張自己的金錢,相等於攜帶手袋出街也有責任好好保管以免被偷去。」姚偉梅說:「理財本身是要量入為出、用錢謹慎,例如每次使用八達通是否也有查看餘額,有概念意識尚有多少錢可用。」

下文將探討香港理財教育「跑輸」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