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掌控電動車核心零部件 紅海危機恐衝擊電動車業和地球環境?

撰文:The Conversation
出版:更新:

在全球各地,電動汽車銷量和需求均創下新高,但零部件短缺却使工廠無法維持生產。

作者:英國安格里亞魯斯金大學(Anglia Ruskin University)供應鏈管理和運作高級講師Tom Stacey

造成短缺的原因很複雜。胡塞武裝的襲擊迫使船隻避開紅海,使零部件的運送時間變長。此外,中國工廠對許多電動汽車零部件(包括關鍵的鋰電池)的壟斷也引發了一些問題。

這些因素使得全球範圍內支持歐洲電動車生產的零部件運輸變得更加困難(也更加昂貴)。

現代供應鏈依賴全球各地的緊密配合。在很大程度上,需求推動着貨物向工廠的運輸(以及從工廠到客戶手中的運輸)。對這一需求的預測形成了一個價值超過270億美元(約2,100億港元)的巨大產業。

然而,即使掌握了所有這些情報,政治局勢的緊張、疫情、甚至是被困的船隻都可能在一夜之間顛覆整個行業的預測。供應一方遇到障礙時尤其如此,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就屬於這種情況。

2021年,一艘名為長賜號(Ever Given)的大型貨櫃輪在蘇彝士運河擱淺,使這條貫通遠東到歐洲的重要航道受阻長達一周之久。這次堵塞導致貨物無法通過運河,並產生連鎖反應,造成貨櫃船運費上漲。

紅海:圖為2023年11月20日,也門胡塞武裝組織的直升機在貨船上方飛過。(Reuters)

儘管蘇彝士運河已開放兩年,但紅海商船近期遇襲的事件下,航運公司已轉為使用更加迂迴的航線,從而大大增加了貨運成本和時間。

這對消費者和環境意味着什麼?電動汽車製造商有辦法規避這些風險嗎?

供應鏈變化無常

一旦短缺影響了生產,那麼生產單一產品的工廠(如在柏林附近的生產最暢銷Model Y SUV的Tesla超級工廠)只剩下一個選擇——讓生產線停滯。工廠會趕走時薪工人,部分正規員工可能可以繼續從事安全檢查和測試等其他工作。

Tesla和Volvo還有其他地區的工廠和生產線可以繼續運轉。但即使是成品車,要從中國工廠運往歐洲銷售,也會受到紅海航線中斷的影響。Volvo的中國製造商吉利汽車公司已經發出警告,預計歐洲消費者可能要延後購買原定2024年初上市的新車。

避開紅海而繞道非洲運輸零部件和車輛,帶來的問題並不僅僅是運輸上的延誤。船隻多行駛3,000英里(約4,800公里)會消耗更多的燃料,比原來多的多。

海運和空運分析平台Xeneta的分析師Peter Sand保守估計指,每艘走這條航線的船隻將多排放2,700噸二氧化碳。如果把國際航運業比作一個國家,它已經躋身全球碳排放大國之列。預計到2050年,船舶排放的溫室氣體將增加50%。

與內燃機驅動的汽車相比,電動車無疑更環保。然而,在供應緊張的情況下,購買者往往別無選擇,只能推遲換車。2023年9月的銷售數據顯示,受市場不確定性的影響,私人買家購買電動車的數量仍不及前一年。

電動車的需求依然強勁。但是,只有製造商能夠生產汽車,市場才能快速增長。生產停滯下難以實現轉型。

由丹麥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持有、懸掛新加坡國旗的貨櫃船「馬士基杭州」號(Maersk Hangzhou)在當地時間2023年12月30日晚上8時30分,行經紅海時遭也門胡塞武裝(Houthis)襲擊。圖為英國海事貿易行動組織(UKMTO)12月31日在社交媒體X發布的推文,附圖顯示貨櫃船受襲位置。(Reuters)

製造商能否擺平這個怪圈?

顯然,全球供應鏈中的這些痛點會給製造商和消費者帶來巨大影響。Tesla的德國工廠沒有公佈任何實際生產數字,但有報道稱該工廠每周生產約4,000輛車。每輛車的利潤約為8,000美元(約6.25萬港元),因此這次停產可能會造成6,400萬美元(約5億港元)的利潤損失。

如何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呢?供應鏈雖然有一定的彈性,但供應鏈管理者總是希望減少發生「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的可能性,也就是說,訂單數量的明顯差異會導致更多的短缺。因此,管理預期並讓買家放心,可以幫助解決供應中的問題。

增大供應鏈的彈性也是一個巨大的研究領域。改變船隻航線以防止零部件丟失就是在實踐中增大供應鏈彈性的一個例子。

一旦走紅海航線而令部件被叛軍或海盜劫走,就會引發更大的收入損失。因此,雖然改道對環境的影響很大且可能引來負面新聞,但這似乎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選擇。

跨國汽車製造商Stellantis已宣佈將零部件空運到歐盟工廠來繞過紅海。這雖然比在非洲各地運輸零部件要快,但溫室氣體排放量和和成本都更高。

圖為1月12日在德國柏林以東約40公里外的特斯拉超級工廠的鳥瞰圖。由於胡塞武裝對紅海航運的襲擊給零部件的運送帶來問題,該工廠宣佈於1月29日至2月11日暫時停產。(Getty)

保持全球經濟運轉

為了減少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造成的破壞,Tesla和其他汽車製造商正試圖在產品銷售的各大洲或地區建立工廠,以在更靠近消費者的地方生產產品。

然而,由於電動汽車的許多核心部件仍由中國仍生產,製造商將不得不對供應商進行大量投資,令他們更靠近自己的工廠。

最終,這需要提高生產技能、建立更多工廠。但是,在利潤率下降、中國製造業佔據主導地位和通脹壓力之下,這一策略的實施將十分困難。

本文轉載自The Conversation,香港01獲授權編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點擊閱讀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