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現金化」為何難行? 從7-11手機支付風波說起

撰文:鄭逸雯
出版:更新:

9月30日,日本便利店巨頭7-11便正式廢除其手機支付功能「7Pay」。這項服務本應成為一大「吸客」噱頭,結果反因爆出大量非法盜用賬戶情況,釀成7-11史上屈指可數的公關災難,投入使用僅三個月便黯然收場。這場風波不過是電子支付在當地遲遲難以推廣的其中一個側面。日本堂堂一個「科技大國」,為何偏偏在此方面落後於人?

手機支付服務推行的第四天(7月4日),7Pay公司社長小林強意外得到一個新花名—「雙重驗證阿叔」(即日文「2段階認証おじさん」),他的名字也瞬間佔據各大搜索引擎的熱門榜單。

這位61歲的社長在當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為7Pay賬戶遭非法盜用的事件向公眾道歉。當記者提問為何未有採用業界常用的*雙重驗證程序時,小林強微微側頭,面帶迷茫地喃喃自語:「雙重驗證……?」

這一幕被現場多個鏡頭捕捉,迅速在日本社交網絡瘋傳,隨即引起網民憤怒:這樣一位連基本概念也不了解的「阿叔」,如何能主管7Pay的研發部門?

註:雙重驗證(Two-Step Verification)指網絡產品的用家通過兩個步驟證明自己的身份,例如在使用賬戶、密碼登陸後,還需輸入手機接收到的驗證碼。

日本電子支付:7Pay爆出盜用醜聞,小林強(左一)等高層向市民鞠躬致歉。(Getty Images)

還原電子支付先驅失誤始末

他們的憤怒不無道理。7-11身為日本最大連鎖*便利店品牌,在金融服務領域素來走在同業前沿。公司早在2007年便推出名為「nanaco」的充值支付卡,至今累計發行6,600萬張;同時擁有手機程式「7-11 App」,主要用來發布促銷與商品情報,下載次數逾1,000萬。7Pay推出之前,7-11顧客的非現金支付比率為35%,在日本屬高水平,綜觀全日本各行各業,此比率不足兩成。

註:日本便利店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興起,八、九十年代在各地擴張業務,密集度極高,服務亦非常多元化。除了提供各類型的早餐、熱食、便當,以至生活雜貨等,還有代交水電費、買戲票或演唱會門票、收發快遞、打印等服務,店內亦多數設有提款機及廁所供客人使用,照顧生活上方方面面的需要,成為日本人不可或缺的行業。

正因為7-11深受消費者信任,今次7Pay醜聞的打擊才格外沉重。7Pay功能於今年7月1日上線後,翌日便出現賬戶被盜用的情況,至該月底合計有808名受害者,損失金額逾3,860萬日圓(約279萬港元),規模之大令人咋舌。

單從技術層面分析,7Pay的一個明顯安全紕漏在於並未設置雙重驗證,導致重置密碼、盜用賬戶相當容易。而小林強會見傳媒時一問三不知的表現,正正暴露,這一失誤也許離不開公司管理層與研發過程脫節。

日本電子支付:7-11力推自家支付平台,卻出師不利。(資料圖片)

7-11早在去年2月便開始研發手機支付功能,最初設想推出一個獨立的手機程式。然而,公司高層之後改變策略,轉而計劃將7Pay作為一個新功能,添加至原有的「7-11 App」,希望以此吸納本已下載程式的逾千萬用家使用。

7-11之所以作出這個決定,某程度上是因為競爭對手奮起直追。去年12月,另一便利店巨頭全家(FamilyMart)在門市引進手機支付服務「PayPay」,配合促銷活動,消費人數旋即創下27個月新高。初嘗甜頭後,全家更決定於今年7月1日推出自家手機支付程式「*FamiPay」,令7-11內部開始出現「決不能落後於同業者」的聲音。

註:用戶透過全家的My FamiPort App綁定信用卡後,就可利用FamiPay功能在店內消費結賬、儲積分點,以及使用快速繳費服務。功能上跟7Pay類似。

內憂外患下「誰也說不出口」

日本便利店一向遵循「24小時營業」制,作為龍頭的7-11因而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危機。今年2月,東大阪市一間加盟店因人手不足而縮短營業時間,被7-11總部罰款。惟在輿論指摘下,公司撤回罸款要求,更於6月宣布在部份分店展開「非24小時」營業試點。

日本電子支付:日本國內外企業近年來爭相在當地推廣手機支付服務。(VCG)

種種事件均堅定了7-11盡快推出手機支付服務的決心。7-11對7Pay寄予厚望,期待它能夠吸睛、吸客,同時減輕收銀員的工作負擔,緩解人手短缺問題。急於求成的心態令他們忽略一個安全隱患—「7-11 App」只需用戶名和密碼便能登入,新加入的電子支付功能並未另外設置驗證程序。

4月上旬,7-11宣布將於7月推出7Pay功能。《日本經濟新聞》引述匿名消息人士稱,早在這之前,公司內部便有開發人員質疑其安全性有欠保障,也有人提出,延遲推出會更好,但「面對着急的高層,誰也說不出口」。

急於求成,導致7Pay錯漏百出地面世,7-11在這場風波中,金錢、口碑均損失慘重。不過,從另一角度理解,事件可謂日本企業爭相投身手機支付浪潮的縮影。單計使用QR Code的結算服務,近一兩年來在日本呈井噴式增長,現今有超過20種同類手機程式供當地民眾使用。

日本電子支付:電子支付系統眾多,反而令日本消費者無從選擇。(Getty Images)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不斷推出「無現金化」的激勵政策,例如今年10月將投入2,800億日圓(約204億港元)預算,為使用信用卡、電子貨幣、手機支付等服務的消費者提供儲積分、商品折扣等優惠。2020年東京奧運會即將來臨,日本政府希望向世界展現「科技大國」形象,打造「無現金社會」正是一大關鍵。

「無現金社會」未必更方便

與企業和當局的雄心壯志相比,日本民眾對電子支付似乎興趣不大。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去年日本非現金交易僅佔消費總額的18%。作為對比,這一數字在韓國高達近90%,在香港也有六成,可見日本人的現金情結深厚。

日本電子支付:在韓國,電子支付佔比近九成。(Getty Images)

明治大學政治經濟學部教授小早川周司對《香港01》分析指,日本目前部份非現金結算方式在便利性上存在明顯缺陷。以QR Code支付服務為例,「企業間競爭太過激烈,互用性(interoperability)有待加強,反而令消費者難以從中選擇。」這即是說,消費者在不同店舖可能要使用不同的手機支付服務,變相令結算更加麻煩、低效。

小早川續稱,日本國內遍布銀行設施,意味着民眾缺乏動力轉用非現金方式支付。「在東京,每個角落都有ATM機和分行,現金實在太方便了。」不過,他也指出,在長期低利率的國內環境下,不少銀行正在削減這些設施,未來或降低人們對現金的依賴。

日本當局曾提出一項目標—2025年國家的非現金支付比率達40%,小早川對此持樂觀態度。他認為7-11事件提醒企業注重安全、保護消費者,並強調最關鍵是建立民眾對電子支付的信任。「(日本)中央銀行的發展史,正是培養民眾信任法定貨幣的歷史。」如今發展非現金支付服務也是同樣的道理。

日本電子支付:日本銀行設施完善,現今卻成為推行「無現金化」的阻力。(VCG)

閉門造車 日產手機「孤島化」

可是追根溯源,在三、四十年前網絡尚未普及的時代,日本人對國家的電子產品抱有很大程度的信任與驕傲,尤其是手機。那個年代,最典型的日產手機多為翻蓋式,配備顏文字輸入法、紅外通訊、「1seg」手機電視等功能,全方位迎合日本用家的喜好。

然而,這些為日本消費者度身定做的功能,反而阻礙了日產手機走向世界,而一眾日本電訊企業當時縱使掌握領先全球的技術,卻未有注重開拓國際市場。久而久之,日本手機產業在閉門造車中獨自發展,逐漸脫離了國際大趨勢。這種現象被日本學者稱為「*加拉帕戈斯化」(即日文「ガラパゴス化」),在該國的手機、汽車、金融設備等產品中均有出現。

註:英文譯為「Galapagosization」,這個詞源自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的演化論著作《物種起源》,描繪在遠離大陸的太平洋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動植物進化出獨特的形態。日本學界以此類比本國科技產業在孤立環境(指日本市場)下獨自發展的狀況。

日本電子支付:上世紀末風靡日本的翻蓋式手機。(Getty Images)

2007年,第一代iPhone問世,此後智能電話以無人可擋之勢成為主流的手機形態。在智能電話的系統支持下,手機程式發揮出巨大潛能,其中一個成果便是利用QR Code、非接觸式支付(Contactless payment,可簡單理解為「拍卡」)等技術的手機支付服務。

諷刺的是,上述兩種廣泛應用於電子支付的技術,其實均由日本企業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研發。只不過當時手機的軟硬件條件有限,因此儘管日本國內試過打造「手機錢包」,但並未掀起大規模的手機支付熱潮。智能電話問世後,長期處於「孤島」的日本社會需要一段時間習慣這種新式手機,面對其附帶的支付服務,自然也需要一個適應期。

上文節錄自第182期《香港01》周報(2019年9月30日)《從7-11手機支付風波說起 日本「無現金化」為何難行》。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