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連戰連敗 國民黨利空出盡了嗎?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啟臣無力可迴天」,這大約是近半年來,一直期望有所作為,卻始終中興不能的國民黨最佳的批註。

2020年,對於這個世界,是個艱辛的一年,對於國民黨來說,更是苦不堪言,甚至到了被羞辱的地步。從開年的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大敗,到6月韓國瑜慘遭高票罷免,再到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一役,竟以創下得票歷史新低作結。連戰連敗的國民黨到此,究竟利空出盡了沒,成為外界眼下最大的好奇。

儘管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右)和現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中)雙雙現身市長補選選前之夜,極力為李眉蓁拉抬造勢,選舉結果依舊不理想,甚至創下國民黨在當地得票最低紀綠。(蔡苡柔/多維新聞)

對照捲土重來的民進黨籍高雄市長當選人陳其邁拿下67萬1,804票,豪取70%得票率,代表國民黨臨陣出征的李眉蓁最終僅獲得24萬餘票、得票率25.9%,慘輸陳其邁42萬票,不僅跌破了國民黨選前設定的3成基本盤防線,也創下藍營高雄在地得票數新低紀錄,此情此景寫在發表敗選感言時的李眉蓁,以及陪同出席的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的臉上,已非落寞二字足以言說。

事實上,這一場高雄市長補選結果,道盡了情勢頹危的國民黨未來三大懸念:國民黨如何在長年欠缺耕耘的南台灣振作起來?屢戰屢敗的國民黨,谷底究竟在哪?以及以江啟臣為首的國民黨中央,是否將因此次敗選而有權力動搖之慮?

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右2)敗選,晚間由黨主席江啟臣(右3)、黨秘書長李乾龍(右)等人陪同出面發表敗選感言,眾人並深深鞠躬向所有支持者致歉。(中央社)

「2022贏回高雄」的基礎何在

首先,台灣地方政治版圖在1997年縣市長選舉後,奠下了「北藍南綠」的基本結構,尤其高雄市自1998年謝長廷險勝尋求市長連任的吳敦義後,便開啟了長達20年的「綠色執政」,綠營在高雄的選情一向大好,也表現在區域立委的選舉結果上,國民黨在高雄當地甚至與民進黨力搏立委席次都極盡弱勢。儘管韓國瑜2018年終於為國民黨贏回了一場久違的市長選舉,但細究當次勝選的本質,更多的是韓國瑜憑着一己之力,瓦解了綠色版圖,而非國民黨贏了民進黨。

15日高雄市長補選開票當晚,江啟臣在敗選後發表談話,矢言「可以失敗,絕不失志; 2022高雄,國民黨必將再起」、「國民黨會用行動贏回高雄市民的支持,2022贏回高雄」。江啟臣確實有必要為黨運傾頹的國民黨眾加油打氣一番,但「2022贏回高雄」一句話說得簡單,卻是國民黨在高雄當地的沉重與痛。李眉蓁以現任高雄市議員之力挑戰市長大位,連她自己選前都坦言是「越級打怪」,這同步透露了國民黨在高雄存在人才荒的困境。

一則高雄長年由民進黨主政,上至市長、市府官員,下至8席至9席的區域立委,時而由民進黨「贏者全拿」,這表面風光不打緊,實則提供民進黨培養黨內政治人物、培養幹部梯隊的大好機會。相對來說,國民黨在高雄當地便少有歷練黨籍精英的制度渠道。這也表現在本次補選準備期只有兩個月時間,民進黨方面呈現「兵多將廣」,國民黨卻苦無戰將掛帥,捨棄形象上了無新意的老將之後,只能推派原先一點知名度也沒有的李眉蓁單槍上場,說好聽一點叫初生之犢,實際上成為炮灰。

高雄的人才荒只是一個縮影,放諸南台灣多個縣市,國民黨也都有類似的問題。當在地人才欠缺培養,耕耘不足的情況沒有改善,江啟臣所謂「2022贏回高雄」,只像是一句空話,一點實現的基礎也沒有。

民進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陳其邁(前右)當選市長後,16日展開謝票行程,他承諾把市長工作做好,並爭取2022年市長連任,全力建設高雄。(中央社)

谷底或繼續探底

其次,《左傳.莊公十年》雲:「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2020年迄今8個月過去,國民黨已在三場選舉不光彩地吃了敗仗,國民黨眾表露出來的竭早已清晰可見,但問題是,這場市長補選的敗選,會成為國民黨的最終谷底嗎?選舉勝敗乃兵家常事,起伏終有日,國民黨全黨目前士氣低迷的原因,除了民進黨在台灣主流社會特意營造「反中」大勢,致國民黨有志難伸、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外,黨眾們看不到這個黨頹勢的底部在哪,更是打擊士氣、拉抬不了黨氣、黨運的重要原因。

輸了一場大選就罷了,韓國瑜被多於當選票數的93萬選票罷免成功,應該夠震驚了吧!爾今,李眉蓁輸了補選不是意外,但意外的是國民黨此刻就連3成的基本盤選票都保不住,這會是國民黨的谷底了嗎?還是還能夠繼續探底?只要國民黨無法為支持者的士氣止血,無法營造國民黨已利空出盡,那麼距離觸底反彈的一天就還很遙遠。

台灣內部多有評論認為,直到高雄市長補選的結束,才算是一系列罷免韓國瑜行動的最終完結。(蔡苡柔/多維新聞)

黨中央權威受創

最後,敗選後的例行公事必然進行檢討,這後續將緊接而來的責難,恐怕很難由李眉蓁一個人一肩扛起。曾經代表青壯世代入主黨中央的江啟臣,予人中興少主的極大期待,儘管韓國瑜遭罷免一事當為初上任不久的江啟臣「非戰之罪」,但外界與國民黨內的眾人或許更會追問,這場高雄市長補選的敗北,主要延續着高雄市民與韓國瑜近兩年的「愛恨情仇」而來,那也屬江啟臣的「非戰之罪」嗎?

必須承認,上任不過幾月的江啟臣確實力猶未逮,豈能期待沈痾過重的國民黨一時半刻便脱胎換骨?除了前述地方人才培養有礙,黨中央與地方的工作協調也是艱澀莫名,更別提早已讓江啟臣焦頭爛額、飽受內外抨擊的兩岸政策;可以說,如今的國民黨事務,沒有什麼好事,也沒有一件簡單的事。然而,凡此總總依舊無法為江啟臣帶來脱罪,只因他是現任黨主席,便有責帶領這個黨走向新生,與此同時,伴隨罷免案通過以及補選失利,以江啟臣為首的黨中央壓力只會更甚,在檢討敗選恐有殃及黨中央權威的情勢下,身處黨中央的江啟臣權力會否遭遇質疑、挑戰,無疑將是國民黨下一波茶壺內風暴的預吿,國民黨內的權力在這場選後,料將還有顛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