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議】美國制裁中國企業 「鬥而不破」仍是關鍵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周三(26日)宣布,決定把24間在南海參與建設島礁的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即美國出口管制黑名單,當中包括中國交通建設(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Company)的5間子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七研究所(CETC-7)及其兩間下屬機構等。
美國國務院同日亦宣布,對12名涉及南海人工島建設的中國公民實施簽證限制。

中國是南海諸國搬不走的鄰居

南海是中美角力的其中一個板塊,預料中方暫時不會對美方新招有太大反應。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實體清單」已施加於兩個領域,一是打科技戰時封殺華為及一眾相關企業,二是於新疆問題向中方施壓,封殺包括海康威視在內等多間中企,雖然多次傳出北京會推出中國版「實體清單」,但一直只聞樓梯響。

毋可否認,美國至今仍是世界政經軍及科技第一大國,手上籌碼比中國為多,要不斷跟牌叫價下去會有難度,北京的最好辦法是維持「鬥而不破」的局面,亦即華府怎施壓都只限於現行互動框架,而不會引發意外事端。

單講南海局勢,美方動用了制裁工具,相比過往只是表態、巡航和軍演,確實明顯向前走了一步,可是基本脈絡仍然大體不變:中國是南海諸國搬不走的鄰居,在域內的政軍覆蓋力逐漸提升,而美國則是域外國家,未算得上親自落場參與,暫時仍止於間接鼓勵中國的談判對手,採取更為強硬的態度。

中國於南海軍事部署日增

+2

樂玉成:「未來幾個月十分關鍵」

對於近年美方介入,南海諸國有迴響但不算踴躍,主要做法還是作外交抗議,如馬來西亞於去年底向聯合國提交一項與南海有關的文件,內容要求劃定大陸架邊界,又如到今年伊始,由於中國船隻駛入納土納群島附近「專屬經濟區」(EEZ),印尼接連兩日向中方表示抗議。

據官媒《環球時報》引述,中國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員陳相秒認為,美方制裁24間中國企業,旨在迫使菲律賓、越南等國家「選邊站隊」,但他判斷地區國家或將盡可能採取「不捲入」的「旁觀者」態度:「為過於明確的選邊,對這些國家而言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一旦選錯,將給它們帶來極大損失。」

2012年黃岩島事件後中國策略有變

+2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則表示,美國最新一輪制裁及其最近一系列動作表明,中國採取迴避的態度已不管用:「中國應為未來各種情況的發生做好預判,包括中企企業如何生存,如何保護企業在海外的合法權益等。」長遠而言,中方當然要做好準備,不過看當前局面,或仍會保持「戰略定力」。

臨近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連任有難度,雖則寄望於新總統是不切實際,但中方總希望新人事有新氣象,屆時的交涉起點不至於太過惡劣。外交部副部長樂玉成早幾日就講得頗為直白:「未來幾個月十分關鍵,我們要保持定力,不被各種極端勢力所左右,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的正確方向,確保其不失控、不脫軌。」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