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解放軍尚未完全具備攻台戰力嗎?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台灣國防部8月31日公布2020年版本的《中共軍力報吿書》,這是台灣方面對於北京軍力的最新評估。該評估解放軍對台作戰力時指出,解放軍尚未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那麼,解放軍真實對台作戰能力究竟如何,真的如台灣國防部所言的一樣嗎?

2020年6月3日,解放軍陸軍兩大集團軍在台海演練登陸作戰。(東部戰區微信公號截圖)

台灣國防部指出,解放軍對台灣可能行動,包括聯合軍事威懾、聯合封鎖作戰、聯合火力打擊、聯合登島作戰等方式,並且強調解放軍的用兵理念為「損小、效高、快打、速決」,以期在外力(指美軍)介入前攻克台灣,形成既定事實,可能行動包含「斬首」、「奪佔澎湖」、「全面犯台」。

台灣國防部對解放軍對台動武用兵理念和行動方式的研判,沿襲了台灣國防部兩年前,即2018年所發佈的《中共軍力報吿書》的說法。觀察人士指出,這也是目前公開討論的、契合北京武統台灣的思路。解放軍原總參謀部上校岳剛2019年11月稱,一旦攻台,解放軍希望速戰速決,爭取在72小時控制台灣局勢,最長不超過7天。

不過,香港01對比發現,時隔兩年的兩份《中共軍力報吿書》最終的結論卻大相徑庭。2018年時的結論是:解放軍計劃於2020年前完成對台全面性用武作戰準備。一般理解,完成全面攻台的作戰準備,必然包括戰力上的準備。而現在的結論卻是:「解放軍尚未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着實讓人費解。

台灣國防部指,解放軍對台戰術戰法運用仍受限台海天然地理環境,登陸載具和後勤能力不足,尚未完全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現階段對台仍然是以聯合軍事威懾、封鎖作戰與火力打擊可能性較大。這是究竟是台灣當局的一廂情願(抑或是自欺欺人),還是解放軍實力的真實反映呢?

其實,將兩岸的軍事實力進行簡單的比較,就很容易得出結論。

2019年12月7日,北京高調舉行了中國國產航母山東艦的入列儀式,這成為中國海軍實力的象徵之一。(新華社)

解放軍即使精簡後剩餘200萬常備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武裝力量,在數量上就令台灣軍隊相形見絀。目前台灣軍隊大約有20萬人左右,是解放軍人數的十分之一。而美國知名軍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7月21日公布的世界最新軍力排行榜,中國大陸在全球軍力僅次於美國、俄羅斯,名列第三,台灣排在第二十六位。

台灣國防部的報吿也承認,目前解放軍軍力,包括情監偵能力已擴及全球,導彈射擊範圍延伸至第二島鏈;空軍可打擊關島基地制約美軍在南海活動,海軍具備第一島鏈外遠海作戰能力,陸軍提升無人作戰、電子對抗等能力,目前已具備長程機動與兵種協同作戰能力。

9月1日,五角大樓在其官網上發布2020年《中國軍力報吿》,該報吿由美國國防部製作,每年向國會提交一次。報吿指出,歷史上台灣在兩岸衝突中享有軍事優勢,但中國大陸致力於推動軍事現代化,削弱台灣優勢。儘管台灣採取重要步驟彌補日增的軍事差距,但台灣仍面臨許多國防設備與戰備挑戰。

報吿指出,中國國防預算持續增加,至2019年時已是台灣的15倍,其中大部分集中用來發展以武力統一台灣的能力上。台灣意識到這一差距,致力於發展新概念與不對稱作戰能力。美方基於「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持續對台軍售,確保台灣自我防衛能力。雖然北京強調美國渲染兩岸軍事實力懸殊的目的,是為了繼續擴大對台軍售,但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兩岸軍事力量對比早已向大陸傾斜。

對於兩岸軍事實力的評估,日本方面也得出了相同的結論。7月14日,日本公布的2020年版《防衛白皮書》,在分析兩岸軍力時指出,兩岸軍事平衡整體而言已朝對中國有利的方向傾斜,且差距年年擴大。

北京的軍事專家指,早些年間,台灣方面還能以品質見長,如今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台灣三軍裝備均遠遠不及解放軍。這還沒有計算解放軍火箭軍的各種「快遞」(指東風導彈系列)和戰略支援部隊的有力支撐。台軍要想和解放軍對比,目前和一個戰區比還算對等。戰區是解放軍2016年軍改後設立的一級軍事組織,解放軍分為五大戰區,其中東部戰區負責台海方向。

+3

具體而言,空軍和防空力量方面,北京在對比中佔據明顯優勢。知名航空雜誌《國際航空》(Flight International)發佈的《2020年世界空軍》( World Air Forces 2020)報吿顯示,軍用飛機數量上,中國大陸排名第三,總飛機數量3,210架,佔世界軍用飛機總數的6%。主力戰機是殲-10和殲11,以及殲-16,至於最先進的殲-20目前數量還有限,可能有60架左右。據稱,中國大陸的基地有近500架能夠無需空中加油直接攻擊台灣地區的戰機,而且飛機場能力可使這一數字擴大數百架。

至於台灣方面,公開資料顯示,台灣空軍目前擁有約370架戰鬥機,加上各種輔助飛機總數約為550架,在世界空軍裏大約能排入前20。儘管台灣擁有新式「幻影」戰鬥轟炸機和F-16型戰鬥機,但基本上是一支以防禦為主的空軍,而且台灣空軍裝備老化的問題突出,已經導致台灣空軍近年來發生了多起事故。雖然台灣空軍也擁有一定的實力,但相對解放軍而言顯然並不佔據任何優勢。

防空力量方面,台灣擁有的由美國製造的PAC-2型「愛國者」攔截導彈,普遍認為不足以抵禦中國大陸強大的導彈力量。雖然台灣尋求從美國購進更為先進的PAC-3型「愛國者」導彈,但遠水難解近渴。有分析指,台灣防空系統部隊和分隊技術狀態相對較差,大部分武器裝備老舊落後,以及空軍防空指揮系統與陸軍防空兵器一體化水平有限的問題,是台灣不得不正視的薄弱之處。

2020年6月16日,中國火箭軍官微發佈火箭軍中短程彈道導彈訓練視頻。中國自行研製的東風系列導彈,是中國的「殺手鐗」。(微博@東風快遞)

海上力量方面,「中國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海軍部隊,裝備大約350艘艦艇,其中包括130多艘大型水面戰鬥艦艇,」美國國防部在向國會提交的2020年《中國軍力報吿》中說。公開資料顯示,其中包括2艘航母、7艘船塢登陸艦、神盾艦17艘,33艘驅逐艦、102艘護衛艦,海軍航空兵還擁有飛機700餘架。而按照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2019年12月公布的一份報吿,到2019年,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多艘彈道導彈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幾十艘柴電潛艇,總計約75艘潛艇。這支潛艇力量是台灣方面無法比擬的。

台灣海軍方面,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擁有4艘驅逐艦、22艘護衛艦、4艘常規動力潛艇、31艘導彈快艇、13艘巡邏艦、9艘獵雷艦、9艘兩棲艦艇和10艘輔助艦船,在一些海外媒體制作的海軍排行榜上能排到第十,中國大陸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不過,台灣海軍裝備規模雖然不小,但是單艦的艦齡、艦況和武器、雷達裝備都已經遠遠落後於世界水平,也不足以與解放軍海上力量匹敵。

至於陸上作戰能力,以陸軍起家的解放軍巨大的優勢已無庸贅述。而導彈方面,北京方面的優勢更是台灣無法企及的。一旦雙方發生軍事衝突,解放軍所部署的射程涵蓋台灣的各式導彈,可直接封鎖台海,亦可直接打擊台灣防空設施、空軍基地、通訊系統等設施。1996年的台海危機,北京就以試射導彈的方式封鎖基隆及高雄兩港 。面對北京方面的導彈攻勢,台軍沒有任何可執行「源頭反制」的武器裝備,束手無策。這一狀況一直延續到今天也沒有明顯改變。

可以說,北京軍事力量對台灣基本上已經形成壓倒性優勢。台灣國防部關於北京軍力所作出的「尚未具備全面犯台的正規作戰能力」評估,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自信,也不知道是否是台灣方面礙於顏面「最後的倔強」。

台灣總統蔡英文7月16日強調,「國家安全從來就不是靠卑躬屈膝,而是要仰賴最堅實的國防」。(台灣總統府)

「國家安全從來就不是靠卑躬屈膝,而是要仰賴最堅實的防務」,7月16日,蔡英文穿着戰鬥服和防彈衣,站在以解放軍為假想敵的反登陸戰軍演的海灘上宣布。她認為,只有靠強大的防禦,而不是通過對中共領導人作出和解姿態,才能保持台灣事實上的獨立。但問題在於,「強大的防禦」依靠的是「硬實力」,不是空喊口號就能實現。

觀察人士指出,不願意對北京作出和解姿態的蔡英文,只不過是選擇了向華盛頓下注而已。台灣方面不僅以88億美元購買美國66架F-16戰機——1.2億美元單價超越了更為先進的F-35的造價,而且要到2026年才可以到貨;蔡英文8月28日還宣布,台灣將開放瘦肉精美豬,以及年齡30個月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被台灣島內藍營人士批評為對美「卑躬屈膝」。

根據法律,美國承諾向台灣提供防衛所需的支持,美國國防部長馬克·K·埃斯珀(Mark T. Esper)在最近的一次講話中重申了這一點。很多人疑問,蔡英文對美國的「卑躬屈膝」,真的能夠換來美國馳援台灣嗎?恐怕這只是蔡英文們的人的一廂情願。在這一點上,美國《紐約時報》的報道也指,台灣不能把指望美國作為其戰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