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上市︱「Z世代第一股」從未盈利 騰訊阿里為何仍樂於投資?

撰文:秦珀
出版:更新:

3月16日下午,嗶哩嗶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B站」)的招股書終於出現在港交所官網上,當年這家身背「Z世代第一股」光環登上納斯達克的中國視頻網站,在港股二次上市變成了中國「Z+世代」的生活方式平台。

以「二次元」和「彈幕」等年輕人流行文化起家的這家上海公司,其主要用戶長期是Z世代(指在1995-2009年間出生的人)的中國年輕網民,而「Z+世代」,按照B站在招股書中的定義,是指出生於1985年至2009年間的中國人。

從人群數量上而言,Z世代在中國的人數大致在2.6億人左右,而擴大到「Z+世代」之後,這個人數迅速擴大到4.9億人,也就是目前中國最主流的「年輕人」。

從當年掛牌納斯達克的「中國Z世代第一股」,到如今到香港上市的「中國Z+世代第一股」,B站在港股市場會否掀起一股認購狂潮,恰如一月底的快手IPO那樣,將是其正式掛牌之前的最大看點。

作為一家從未盈利卻被資本及廣告主極為青睞的互聯網公司,B站的生意經都圍繞着中國年輕人而展開!

四大投行保薦,騰訊阿里是股東

B站此次港股IPO的保薦人陣容堪稱豪華,雲集了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和瑞銀四大投行。

四大國際知名投行保薦B站二次上市。(港交所官網)

雖然中資投行缺席了B站的IPO,但是在股東名單中,騰訊和阿里位居其第二及第四大股東。

截至2021年1月31日,騰訊持有B站12.43%的股權,是僅次於B站董事長兼CEO陳睿的第二大股東;阿里巴巴持股6.72%,是位列B站創始人兼總裁徐逸之後的第四大股東。

中國兩大互聯網巨頭同時入股前五大股東的公司並不多見,除了B站之外,恐怕也僅有滴滴而已,而B站的遊戲及電商業務,也因為騰訊和阿里的入股而獲益良多。

根據內地財經媒體的報道,騰訊依託自己在泛娛樂產業的優勢,與B站在動畫項目的採購、參投、自制方面深度聯合,並在遊戲項目方面討論合作聯運的可能,同時在ACG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尋找新的行業投資機會,積極促成共同投資。

阿里巴巴則依託自己的電商資源促進B站視頻博主的商業變現。視頻博主可以從來自淘寶的商品庫中選擇適合的商品進行帶貨,也可以入駐淘寶,通過淘寶二次元平台量身定製的商業化方案,進行產品聯名及相關周邊衍生品開發,打通從內容到終端銷售的產業鏈。

此外,2020年4月又引入索尼成為股東並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這樣的股東背景,也難怪B站的二次上市會如此引人關注。

從「小破站」到資本市場「香餑餑」

顯然,過去中國用戶口中的那個「小破站」,現在已經是國際投行和互聯網巨頭眼裏的「香餑餑」,「年輕人」正是B站的最大優勢及賣點所在。

這從B站的股價暴漲就可見一斑,其美股股價從2019年底的不到20美元,暴漲到2021年2月的157美元,14個月內股價最高漲幅超過7倍,市值一度超過500億美元,這在中概股中也極為罕見。

2020年,B站在納斯達克的漲幅超過5倍。(Wind資訊)

得年輕人者得天下,這句話放到B站身上可謂是極為貼切。

而B站管理層在過去幾年的策略,就是將年輕人的範疇儘量擴大,並創造了一個專有名詞叫「破圈」,從一個標籤為「二次元」的95後年輕人興趣社區,變成了更廣泛的80後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平台,內容上也更加包羅萬象,包括動漫、3C、攝影、遊戲等,並且注重於打造精品內容。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底,B站月均活躍用戶達2.02億,35歲及以下用戶佔比超86%,「Z+世代」已成為B站的核心群體。

可作為對比的是,三年前(2018年3月28日)B站在納斯達克掛牌的時候,B站的用戶為7000多萬,其中超過八成是「Z世代」。

顯然,這次港股上市提出的「Z+世代」,就是B站過去幾年不斷「破圈」的成果所在。

沒有對標企業

從7000萬到2億人,在中國互聯網人口紅利逐步消失的大背景下,B站依靠的就是沒有貼片廣告的視頻網站模式,而對於大部分新用戶而言,沒有廣告也是他們選擇B站的首要因素。

即使放到現在,B站這種沒有貼片廣告的商業模式,在中國的主流視頻網站中也是獨一家,即便是Youtube也沒法做到。

不只是免費的標籤吸引了大量新用戶,B站也不僅僅是一家視頻網站,其收入來源除了廣告和會員收入,遊戲和電商業務也是極為重要的兩大板塊。

從這個邏輯上來說,B站是一家沒有對標企業的視頻網站,它自創的這種運營邏輯,既不是騰訊視頻和愛奇藝,也不是快手和抖音。

有意思的是,市場上沒有對標的B站,但是其細分營收的四駕馬車:會員、遊戲、電商、廣告,每一個單獨板塊均能找到勁敵,比如快手在3月12日正式推出「發電計劃」來扶持二次元內容。

有市場人士估計,B站此次募資約在30億美元左右,待完成募資後,B站會加碼二次元內容,而隨着快手的加入,二次元內容或拉開競爭大幕。

當然,B站獨特的商業模式能夠持續多久,也是一個大問題,尤其在在香港上市之後,B站會否也引入貼片廣告,引入之後又會否引發用戶的反彈,在收入和用戶口碑直接如何權衡,也是考驗管理層智慧的一大問題。

回到上市本身,B站極為獨特的用戶定位和麪向中國年輕人的商業模式,恐怕也是吸引港交所的重要原因,這從其通過聆訊之後招股書才姍姍來遲的「破例」之舉,就可見一斑。

廣告主的新寵

不只是港交所,B站也是廣告主的新寵兒。

至少從目前的定位來看,沒有貼片廣告,主打精品內容,讓B站的新用戶數和用戶粘性都極高,不止助推了其收入水漲船高,「年輕人」、「社交平台」、「強黏性」這三大標籤,又讓B站成為廣告主的新寵。

根據B站的財報,2017年移動遊戲業務收入為20.58億元人民幣,佔總收入的83.4%,而增值業務(會員費等)、廣告業務、電商及其他業務佔比分別只有7.1%、6.4%和3.1%。

可做對比的是,移動遊戲業務收入在2020年佔比降至40%,增值業務的收入佔比已經接近移動遊戲業務,達到了32%,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四季度增值業務收入首次超越移動遊戲收入,成為了B站最新財報裏的第一大業務支柱。

顯然,沒有貼片廣告的B站,希望依賴的是會員收入,以及不斷壯大的廣告收入,因為B站的主流用戶群體,在中國網絡廣告的大蛋糕中,正是廣告主最為捨得花錢的那個群體。

一份券商研報的觀點就認為:越來越多的品牌廣告主意識到B站的用戶價值,廣告收入增長迅速,2020年四季度,遊戲、食品飲料、電商、護膚美妝、3C為公司目前的五大廣告主行業。

不過,自成立以來,B站卻從未盈利,而且虧損額度還有擴大的趨勢,未來何時能實現盈利,也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不盈利的B站在二次上市之後能走多遠,尤其在美股納斯達克出現估值迴歸的大背景下,值得投資人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