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局勢︱美國敗走帝國墳場 中國卻沒太多理由額手稱慶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阿富汗塔利班以摧枯拉朽之勢重新奪取「帝國墳墓」阿富汗的政權,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作為與阿富汗接壤的鄰居,內地社會對於阿富汗的政權更迭也十分關注,中國輿論將此視作「美國霸權衰落的轉折點」,網絡上更是民族主義情緒澎湃。

對於阿富汗塔利班佔領首都喀布爾,併成立臨時政府,中國政府繼續保持觀望態度,基於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外交立場,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稱,中方尊重阿富汗人民自主決定自身命運前途的權利。但北京同時呼籲塔利班信守承諾,遏制各類恐怖主義和犯罪行徑。

塔利班在挖新的墓地 誰又是下一個?

相對於官方的理性、克制,輿論場則呈現出「亢奮」的一面。官方新華社稱美國倉皇撤離「映照的是帝國最後的黃昏」,新華社對此發表評論稱,這是「美國霸權衰落的轉折點」,「美國在阿富汗持續20年的計劃宣告崩潰」。

輿論聚焦的重點似乎並不是,塔利班奪取阿富汗政權會給阿富汗這個國家,以及國際社會帶來什麼,而是將焦點放到了美國在阿富汗的潰退,將之視作是美國的失敗。《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寫道:「美國是一個不可靠的國家,它可以在危急時刻拋棄盟友,阿富汗的局勢充分表明了這一點。」

有不少人將之視為台灣的前車之鑑,認為「美國註定拋棄台灣」。

雖然並非沒有擔心的聲音,比如,宗教色彩濃厚的塔利班,恐怕會使得阿富汗倒退回政教合一的國家,反而會因為極端化而對中國產生不利。但秉持「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一些人樂見塔利班當政,認為美國在阿富汗的潰敗,讓中國西部邊境的戰略壓力得到緩解,讓世界看到了美國衰落的現實。

這種聲音,佔據了中國輿論場的主流。

這背後是中美關係高度緊張的現實。中美似乎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起碼這樣的認知存在於中國網絡輿情之中,中國社會對不斷打壓自己國家的美國已然充滿敵意。

但問題在於,果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麼?美國從阿富汗戰爭中脱身,於中國而言果真是利好消息嗎?

恐怕,現在還不能這麼輕易就得出這樣的結論。

雖然阿富汗塔利班方面聲稱,中國是一個「受歡迎的朋友」。該組織的發言人7月初稱,希望與北京就投資重建工作「儘快」進行談判。

塔利班控制阿富汗總統府現場畫面曝光(請點擊圖集瀏覽):

但中國官方繼續保持觀望態度,秉持7月末中國外長王毅的說法,將塔利班稱作阿富汗「舉足輕重的軍事和政治力量」,並希望塔利班同「東伊運」等一切恐怖組織徹底劃清界限。

顯而易見,中國官方的觀望態度,是符合中國利益的明智選擇。當然,也符合中國一貫的外交立場。

阿富汗塔利班方面雖然已向北京承諾,「絕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阿富汗領土做任何危害中國的事情」,但這個承諾的可靠度,仍有待實踐檢驗。畢竟,塔利班曾與恐怖主義勢力「東伊運」關係曖昧,不能排除其中的不確定性。

面對當前複雜形勢,中國公安部和塔吉克斯坦內務部舉行了聯合反恐演習,針對性十分明顯。據稱,中國已經在與阿富汗接壤的瓦罕走廊加強軍事力量部署,嚴密封鎖邊界。

中國作為阿富汗最大鄰國,兩國以狹長的瓦罕走廊相連。中國國防部近年投資興建了一條75公里公路,一直通到距離中阿邊界10多公里的地方,以加強巡控邊境的能力。

此外,美國從阿富汗撤軍,也可讓美國將重心和力量轉向在整個亞洲與中國力量的抗衡方面。《紐約時報》報道,「北京應該感到焦慮,而不是高興,」首爾延世大學(Yonsei University)研究中國問題的教授魯樂漢(John Delury)說。

「美國終於從一場處於地緣政治邊緣不得人心、打不贏的戰爭中脱身。結束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可以騰出資源和注意力,集中到與中國的長期競爭上去。」魯樂漢說。這對於被美國視為最大威脅的中國而言,可能是不利的。

對於美國在阿富汗的敗退,確實有可能削弱美國的聲望,以及它在中國以西的地緣影響力,但中國人應該明白,今天的美國依然足夠強大,並且擁有巨大的自我修復能力,不排除某一天蓄勢再起,打打輿論仗無傷大雅,但絕不能真的就盲目樂觀地認為,這就是美國的「帝國最後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