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統一宣言」與蔡英文「抗中保台」 是民族與民主的對決?

撰文:黃梁
出版:更新:

台灣慶祝雙十節日前,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先於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表示「祖國完全統一的歷史任務依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而蔡英文則以堅持民主自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華民國台灣前途有台灣人民決定等作為回應,兩岸因此進入新一輪的政治交鋒。

有台灣分析認為,習近平與蔡英文的談話顯現出,兩岸現正處於「民主主義與民族主義」的對撞。該種說法認為,北京雖搶奪走孫中山三民主義的繼承權,但已將「還權於民」拋在腦後,只着重於以愛國思想與民族主義作為統治的合法基礎,也只能以此作為兩岸統一的最後手段。相反的,蔡英文則提出「民主保台、維持現狀」作為回應,亦即「民主制度」是台灣最不能退讓的底線,也是用以保衛台灣與對岸做出區隔的利器。

蔡英文發表雙十演說時強調,「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中央社)

兩岸民眾或都對大陸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與愛國情緒十分有感,但若以為光是激發愛國思想就足以成為執政合法性的基礎,那恐怕太過偏頗與天真。倘若大陸沒有先致力於脱貧、經濟成長及國家發展,令民眾享有不錯的生活質量與未來展望,又怎能激發出人民對國家的認同與榮譽感,進而演變成所謂的「民族主義」情緒?

台灣曾有句調侃的話說「肚子扁扁也要投給阿扁(陳水扁)」,然而儘管經濟有好有壞,當時台灣還「肚子扁扁」的人其實已不在多數,也比大陸更早有餘力去思考不同的意識形態要求。但若要說現在的蔡英文或者台灣人所在意的是民主,與大陸是民主與民族的對抗,那首先是太過簡化大陸執政合法性基礎,第二則是高估了「民主」在兩岸問題的地位。

台灣人習慣或崇尚民主毫無疑問,不論未來走向統一或是獨立,台灣民眾必然都想維持原有的民主制度,但造成當前兩岸僵局的關鍵,民主顯然不是主要因素。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倘若中國大陸同樣走向民主化,台灣是否就同意兩岸統一?主流台派的說法必然是否定的,原因不外乎台灣與中國大陸是「不同國家」,而不是因為大陸「缺乏民主」。

民主很多時候都是一個精美的包裝紙,只要有這層民主外衣,一切說法都能變得合情合理。例如美國與專制政權的往來在所多有,但當大陸的崛起對美國壟斷世界秩序造成威脅時,民主對抗威權就成為一連串遏華政策貫冕堂皇的理由。在台灣同樣如此,兩岸統一的阻礙在於民族意識的塑造,綠營從教科書、影視作品到文化的潛移默化,都在塑造台灣與中國的切割史觀,這類史觀雖有其矛盾謬誤,但只要與「民主自由」這最後一道包裝相結合,就能成為與對岸最強烈的區隔。

基進黨立委陳柏惟面臨罷免危機,其團隊聲稱中共在背後操控。(Facebook@中國國民黨)

對當權者的縱容吹捧、對異議者的霸凌追殺、放任行政權力毫無節制的擴張,並對制衡機關上下其手,對民生民意置之不理,這種「台式民主」與其說是把「民主自由」當作難以捨棄的內核,其實更像台灣經常嘲笑對岸的「民族主義」。民進黨滿足支持者「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的民族主義需求,支持者則縱容他的傲慢強橫,雙方以「自由民主」之名作出等價交換,便因此以為自己比專制政權來的更加高尚。

民族主義在台灣能以民主主義為名義玩弄到什麼程度?基進黨立委陳柏惟台獨立場鮮明,為了能安然度過此次罷免危機,民進黨幫忙喊出「反對報復式罷免」的口號,陳柏惟團隊亦表示罷免活動背後「充滿中共在背後操控的影子」,是為了打擊台獨進程,並聲稱守住陳柏惟就是「守護台灣民主」。

陳柏惟這名肇事逃逸的立委真是個大人物,對台獨的貢獻程度竟大到中共要親自出手罷免;而台灣的民主也真是無比脆弱,竟然沒有了陳柏惟就變得無以為繼,而原本綠營聲稱最神聖民主的罷免,一到他們身上就變成了霸凌,民主在他們手上還真是玩弄得不亦樂乎。這種荒謬的謊言雖不知道有多少台灣人相信,但從此案例,不難看出陳柏惟以「民主主義」為名,但實為要求「民族主義」內涵的意圖,此類情況,在台灣社會可謂比比皆是。

民主制度是當然是大多數台灣人的追求,兩岸統一能否繼續維繫民主制度,當然也是台灣的普遍憂慮,但若將此作為兩岸衝突的關鍵,那不免有些自欺欺人。台灣與大陸與其說是「民主」與「民族」的對撞,其實更像是「兩個民族主義」情綠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