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獎2021|金雞獎互別苗頭 政治分歧難有「華語界的奧斯卡」?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第58屆金馬獎將在11月27日舉行,而第34屆金雞獎則宣布將在11月25至28日於廈門舉辦,再次撞期金馬獎。但遲至今日,金雞獎都未公布入圍名單。11月26日下午,金雞獎則突然宣佈12月10日到30在廈門舉辦影展,頒獎典禮日期仍未公布。

過去金馬獎曾被外媒稱讚為「華語界」的奧斯卡,是兩岸三地電影人齊聚一堂的盛會。但第55屆金馬獎爆發台獨風波後大陸宣布暫停電影和人員赴台,2019年金雞宣布與金馬同天舉辦,並由兩年舉辦一次改為年年舉辦,被外界解讀為要演員和電影「選邊站」。

金馬獎 吳鎮宇確定缺席

今年金馬獎,由吳鎮宇主演、講述無家者困境的的港片《濁水漂流》,入圍包括最佳劇情長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12項大獎成為入圍大贏家。金馬獎常客陳果導演的電影《鬼同你住》則入圍3項居次。但吳鎮宇表示因行程喬不攏確定缺席。

過去兩岸三地影人齊聚一堂,是金馬獎的一大看點。但從2019年第56屆金馬獎開始,金馬獎大陸劇情長、商業片在入圍名單幾乎看不到蹤跡,大陸影視作品僅在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動畫短片兩項看到。而許多港片從2019年也開始撤出金馬獎,從2009年到2021年的入圍影片各地區占比即可窺見一二。

從2009年入圍影片來自地區的占比可以看出金馬獎的變化,在2019年以後陸片港片入圍數量大幅減少,台灣電影入圍獎項數量占七成。(01製圖)

從2009年的數據開始爬梳,中國大陸影視崛起除了每年高於900部的高產量,在金馬獎也交出漂亮的成績單。入圍數和得獎數都很可觀,從2014年直到2018年來入圍作品中來自中國大陸的作品占比都居冠。

2016年第53屆金馬獎曾有過「金馬獎是否淪為金雞百花獎」的爭論,該屆台灣電影在22獎項中只拿下5項,而最佳影片、導演、男女主角等大獎項全數由大陸影人得到,外界批評「台灣電影獎項」怎麼會榮耀的都是大陸人? 但其實早在1996年開始,金馬獎就定位為華語電影獎項,兩岸三地電影入圍得獎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金馬獎成為兩岸三地電影的年度「成績單」和話題熱點。

值得一提地是,隨著兩岸三地的影視產業人才、資金與大陸合作日多,其實要判定一部片的血統成為難事。金馬獎執行委員會前主席張艾嘉曾言,兩岸三地影視產業的人早就牽在一起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得主徐楓也曾言,「台灣優勢在文化底蘊,中國大陸有錢,香港則有影視人才」。但受限於疫情和政治因素影響,兩岸三地影人在金馬獎齊聚或許短期難以看到。

華語界奧斯卡? 大陸金雞、香港金像和金馬獎

其實提到華語電影獎項,除了金馬獎以外,還有香港的金像獎和中國大陸的金雞獎。但在報名數量、體制完善以及協助電影媒合創業投資方面,目前金馬獎仍然是整體制度最完善的獎項,吸引報名的華語電影也最多,近年有許多來自東南亞等地的華語電影和影人亦替金馬獎增添更多元的樣貌。而香港金像獎近年將最佳兩岸電影改為最佳亞洲華語電影的獎項,金雞獎近年也增設最佳外語片獎項,希冀能更加國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