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本土語言授課遭批落兩頭空 從台師大看「舌尖上的台獨」躁動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台灣師範大學(簡稱台師大)近日通過《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授課獎勵實施要點》,自今年2月起,為鼓勵專任教師以台灣「本土語言」授課,其將可獲得50%的鐘點費獎勵,等同現行英語授課獎勵規模,新開設課程還可另外獲得教材補助。政策一出,引起台灣輿論不小的討論。

根據該校說法,校方爭取到台灣教育部補助,正全力打造「雙語大學」,推展中英雙語課程;同時依照台灣《國家語言發展法》精神,積極復振本土語言,落實本土語言正常化,「不但大步邁向國際化,也兼顧本土文化及語言傳承」。

台師大地理系退休教授潘朝陽認為,該做法乃媚俗跟進民進黨所謂的「國家語言」,很難找到各語的師資、教材、教法,也會排擠到其他課程,最後落得母語教育和學術教育兩頭空。他痛批,「教育者可以這麼荒唐嗎?根本就是討好民進黨!」

台灣師範大學表示,多元的本土語言,是台灣重要資產,校方期許透過獎勵辦法的拋磚引玉,讓台灣的本土語言正常化往前跨一大步。(Facebook@台灣師範大學)

事實上,根據台灣2019年公布施行的《國家語言發展法》,凡是「台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與言及台灣手語」,皆為「國家語言」之範疇。因此,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族語、馬祖語、台灣手語,均為台灣法定的「國家語言」。該法也規定,在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將「國家語言」列為「部定課程」,並獎勵台灣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開設「國家語言」相關課程。

除了台師大在高等教育界開出第一槍外,台灣中小學也將自今年8月新學期必修本土語言課。然而,課程還未上路就先引來第一線教師的反彈,原因在於若有學校未在高一開設本土語課,需要寫報告「敍明理由」。一些台灣高中教師點出問題所在,課程開設已在即,卻未撥給各校師資員額,「師資都還不知道在哪」;也有教師批評,此種語言教育只會讓台灣走向「方言化」與「部落化」,令教育為政治服務。

台行政院長蘇貞昌2021年10月9日出席「國家語言發展會議」第一次正式大會,致詞時表示「每一個人的母語都是最美的,沒有誰的語言高過別人,也沒有哪一種語言比另外一種語言尊貴,不該消滅任何人的語言。」(台行政院供圖)

長年以來,台灣語言政策的紛擾,一向是伴隨着國族認同爭議而生。台灣光復之後,國民黨政府在台推動「國語教育」,台獨派始終將之視為「獨尊國語」的「語言霸權」,故以「語言平等」為由,要求提高「母語」或「本土語言」的政治位階,以沖淡「國語」這個被視為來自中國的壓迫象徵之一。與此同時,又為了追求「國際化」,把英語教育與能力視為重要指標,各個高校莫不爭相開設英語課程、發表英語論文;更有甚者,無論在陳水扁或蔡英文執政時期,獨厚「英語」的「雙語國家」主張未曾解消,民進黨高官不乏有人提出要把英語列為台灣的官方語言。

無論是台師大推出的教學新舉,抑或是台灣中小學即將上路的本土語言課,都應該放回到這個歷史脈絡去做理解和檢視。推崇英語和推展本土語言,看在某些人眼裏實屬矛盾,但對台灣反中的政界精英而言,卻是邏輯一致的政治想望:既仰視西方,又鄙視中國。故而台灣看似在「語言平等」之路在前進,實則把「地方主義」上綱到「國族主義」,英語和母語的學習熱潮未曾間斷,但實際能掌握溝通能力者卻不增反減,說明了在意識形態掛帥之下,語言反倒成了為政治服務的形式主義。

國語/普通話本來其實是台灣人相當大的優勢,卻在民粹政治化的浪潮下,將之當作難以承受的包袱,從而亟欲褪下。語言是自我認同的展現,也是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當台灣在「國際化」與「本土化」兩端汲汲營營時,反而令自身原來的面貌更加模糊化。在受西方肯定以及拒斥中國的價值慾念之間載浮載沉,硬是把一件多元的衣裳穿成了單向度的思想束衣,成為當代台灣一幅「舌尖躁動」的政治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