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生進體制.五|「北大屠夫」棄公職創業 學歷是光環或枷鎖?

撰文:姜庚宇
出版:更新:

日前,內地頂尖名校清華和北大相繼發布《2021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香港01》在系列文章首篇拆解數據,發現網絡熱議的「近七成清北畢業生進體制」一說言過其實,2021年僅34%清華畢業生「進體制」,北大畢業生則是28%。
名校生挺進「體制」(公務員、事業單位和國企等)被許多網民認為是一種「人才浪費」,究竟內地輿論認為清華北大畢業生的職涯應如何發展?
清華北大的就業報告裏都提到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可見創業已是輿論認為的「好出路」。但回顧2003年,自北大畢業卻去當屠夫的陸步軒曾引發兩極聲音,「學歷無用論」與「大材小用論」此起彼伏。而後,陸步軒建立「屠夫學校」,大眾對其印象才有所翻轉。

北大畢業生陸步軒當屠夫賣豬肉,曾掀起廣泛討論。(微博)

創業難 北大清華2021畢業生創業比例不到1%

清華大學《2021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提到鼓勵和支持學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幹大事業」,而這樣的敘述也很符合外界對「高端人才」需要「幹大事業」的期待,因此「近七成清北畢業生進體制」的誤讀才會引發如此多的關注和討論。

許多網民提到,如果連高端人才都在追求「穩定」,那其他人怎麼辦?也有網民認為,社會對這群人確實「有更高的期待」,而他們也因為優秀而「享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因此比起尋找安穩的工作「進入體制」,他們更讚賞清北畢業生「走出安穩」挑戰創業或就職頂尖的民營科技企業。

不過根據報告,清華畢業生的創業比例僅0.4%;其中碩士生選擇創業的最多,有0.6%;北大畢業生創業比例則略高於清華,達0.6%,同樣也是碩士生選擇創業的比例最高(0.93%)。

政府搶清北高材生 「休學創業者」也入列

2021年7月,北京市人社局發布《北京市引進畢業生管理辦法》,要擴大畢業生引進範圍,降低落戶門檻。辦法指出「全國高校碩士及博士畢業生,北京地區高校、京外地區『雙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單位申請辦理引進,符合條件的休學創業者也在引進範圍內。」

該辦法明確指名清華、北大高材生,有「直接落戶」機會,休學創業者也有禮遇,足見對清北生的優惠,以及對休學創業者的重視。也許正因為享有優惠政策、背負社會期待,清華北大生的「出路」一直是各界關注焦點,2003年引發輿論討論熱潮的「陸步軒現象」便是一例。

「北大才子」陸步軒成屠夫 一度走回體制

2003年,一則「北大畢業生賣肉」的報道引起軒然大波,「落魄才子」的封號把陸步軒推到風口浪尖。據報道,出生於1966年的陸步軒在19歲被北京大學錄取,是西安市長安區的區文科狀元。(延伸閱讀:「北大屠夫」辭公職再執屠刀 望成豬肉營銷專家

1989年,他畢業被分配到西安市長安區的一間工廠工作,後來又被調任計經委從事公務。但他後來選擇辭職,開始經商,先後開過許多商店但都未能成功,在2000年他開始經營豬肉攤生意。2003年經《華商報》報道後聲名大噪,北大高材生的職涯選擇引發熱議。

受到廣泛關注的陸步軒,後來在眾目睽睽下「走回體制」,進入西安市長安區檔案局編寫地方誌。不過2008年他認識畢業於北大政治經濟學的陳生,陳生決定和他一起創業,邀請他替將要舉辦的「屠夫學校」編寫教材,陳生希望結合市場行銷學、營養學等,希望培育熟悉產業流程的高素質屠夫。

賣豬肉賣出「北大水平」 創建屠夫學校賺18億

2011年《豬肉營銷學》講義寫完,陸步軒走入屠夫學校當講師。此後的兩年間,他與陳生在北京合共開了12間豬肉舖。

陸步軒集理論研究和屠夫經驗「重出江湖」,搖身變成豬肉營銷「專家」。2016年,兩人進駐電商平台獲得成功,開始在網絡上銷售豬肉。2018年,他們共同創辦的「壹號土豬」入駐全國近30多個主要城市,當年銷售額達人民幣18億元。2021年,由陳生擔任董事長的廣東壹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陸步軒成了副董事長,兼任屠夫學校校長。

北大校長:學生可以做國家主席 也可以賣豬肉

2013年陸步軒回北大演講時,曾說「我給母校丟了臉,我是反面教材」,但北大當時的校長許智宏則說,「北大學生可以做國家主席,可以做科學家,也可以賣豬肉」。

「走入體制」再「走出體制」,陸步軒的故事是一個經典的案例,反映的有內地社會對清北高材生期望的變遷,也有對學歷和成就之間關係的叩問。

跟陸步軒一起創業的陳生則曾提到,北大校友賣豬肉的討論焦點不該是「讀書無用論」,相反的,北大的環境讓陸步軒能看到許多不同的書,聽許多不同觀點的講座,這些正是創業所需要的「立體的知識結構」。陳生比喻,「演員不止有漂亮的,還有趙本山、潘長江那種長得不好看的,我們就是北大的丑角。我們沒自殺、沒跳樓、沒出國,我們是正面的。」

北大屠夫陸步軒在公眾眼中經過幾次的翻轉——體制內、體制外、經商、屠夫、擔任教職。他的職涯發展,打破的是外界對於清北畢業生未來出路的「刻板印象」,或許也能夠帶給「過度關心」清北畢業生「應該如何發展」的民眾和傳媒一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