洶湧輿情背後的覺醒:希望八孩女事件成為中國進步的節點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從中國農曆春節前一直到現在,近一個月時間裏,江蘇省徐州市豐縣八孩女子事件持續發酵,不斷升温,時至今日,早已形成洶湧的民意,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

一起公共事件獲得如此廣泛而又深入的關注,並不多見。畢竟,婦女拐賣問題由來已久,過去遠比今天嚴重。以徐州為例,1988年江蘇省作家協會主辦的雜誌《雨花》便曾刊發一篇調查報告文學《黑色漩渦》,記錄當時一樁特大劫持拐賣婦女案。這足以說明哪怕在徐州,類似於八孩女子的婦女拐賣問題,並非個例。

微信公眾號「阜成門六號院」刊發的原創文章《由人口普查數據看徐州及周邊買賣婚姻的普遍性》,通過對比分析中國官方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中的徐州當地少數民族女性非正常大幅增加,認為「『鐵鏈女』的遭遇並非孤例,在徐州周邊數百公里內,居住着兩三億人口社會中不知還存在多少買賣、虐待婦女的醜惡現象」。

然而,在這些並非個例的女性不幸遭遇的案件中,只有八孩女子事件獲得全民廣泛而又持續深入的關注。以筆者的觀察,不僅是意識形態存在差異乃至對立的關心公共事務的人群,而且連過去根本不關心社會問題或時政熱點的人群,這一次大部分都不約而同站在了維護八孩女子正當權益的共同立場,從而匯聚成巨大的民意。

為什麼會這樣?這既是因為移動網路時代人人都能發聲的訊息傳播放大效應,又與徐州和豐縣官方四份均存在疑點的通告刺激輿情發酵密不可分。不過從更深層次的因素來看,應該是大眾對於八孩女子的同情心、共情,支撐整個事件持續發酵。

對於天下的女性群體來說,當她們看到在2022年竟然還有「鐵鏈女」這般悲慘的故事,能不物傷其類,秋鳴也悲嗎?這也是為何過去一些天中國網絡上盛傳一句話「我們與『鐵鏈女』之間也許只有『一悶棍』之隔」。對於天下的男性群體來說,但凡有最低限度的同情心和區分善惡的能力,或者有親人、朋友是女性,都不可能無動於衷。「鐵鏈女」的存在,擊中了天下人的痛點,讓他們突然之間發現,在社會穩定、治安良好、經濟騰飛的2022年中國竟然還有如此悲劇。這再一次說明儘管今天中國整體上正在快速崛起,但國家崛起的底層並不堅實。正如木桶定律所說的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今天中國崛起之路能走多遠,能在多大程度上贏得天下人心,相當程度上取決於底層人的處境。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輿論場對於八孩女子事件廣泛而又深入的關注和共情,的確是社會進步的一個例證。一個社會如果處於亂世,根本沒有條件去解決婦女拐賣問題。一個社會如果大量的民眾忍飢挨餓,朝不保夕,同樣根本無暇關心婦女拐賣問題。但今天中國不同,不僅整個社會已經實現長達數十年的穩定和太平,而且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在2030年之前超越美國已是大勢所趨,是有社會條件和經濟條件來解決婦女拐賣問題。正因這樣,很多人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當中的人既無法想象今天還有「鐵鏈女」這樣的悲劇,又無法容忍對這樣的悲劇視而不見。

微信公眾號「維舟」在《豐縣事件帶來的覺醒》中寫道,「以前,這最多是影視作品或傳說中的事件,又或是在『過去那個年代』,和自己的生活是有距離的,但現在卻赫然發現近在咫尺,就在自己身邊,甚至可能降臨到自己頭上」,「一個事件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所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激發什麼樣的公眾反應」,「從這一意義上說,豐縣事件是當下社會心態的試紙和路標,在未來回顧時或許能更清晰地看到,這標誌着全社會的權利意識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誠如斯言,豐縣八孩女子事件在中國輿論上所引發的巨大反響,反映了中國社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人們的權利意識,維護女性權益和保障弱勢群體的觀念,已經在更廣泛的範圍發生明顯變化。既然如此,不論是社會,還是公權力,都應該以八孩女子事件為契機,凝聚共識,共同推動中國的進步。畢竟,這樣的共識和契機並不多見,一個國家不應錯失從問題中夯實國家崛起底層的機會。社會的發展,國家的進步,良政善治的實現,從來都不是從天而降,而是靠上上下下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