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寄望「新救世主」的三個想像與四個誤區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俄烏情勢牽動台灣社會對台海戰爭的看法,台灣最新民調顯示,看到美國堅不出兵援助烏克蘭之後,越來越多台灣民眾對於美國可能馳援台灣感到悲觀,並將希望改為寄託在日本身上。與此同時,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與蔡英文舉行視頻對談,安倍重申「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的主張,也進一步擴大了「烏克蘭情境效應」在台灣的發酵。

台灣民意基金會3月22日公布民調,結果顯示若中國大陸出兵台灣,僅三成五民眾相信美軍會參戰協防台灣、五成六不相信;不過,有四成三民眾相信日本自衛隊會參戰、四成九不相信,相信日本參戰者已高於美國。此外,台灣國際戰略學會與台灣國際研究學會早先於3月15日公布的民調,也顯示有47.3%民眾認為美國不會在兩岸發生戰事時出兵,與過往調查相比,台灣民眾對美國派兵援台的信心下降。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解讀,相較於該單位去(2021)年10月做的民調,當時有高達六成五民眾相信美國可能出兵協防台灣、僅二成九不以為然,認同的比例在短短半年間便暴跌30.5%,且不認同者比例激增27.4%,他認為「這是極端不尋常集體態度的大轉變,充分顯示烏克蘭孤軍作戰的經驗對台灣人心產生巨大的衝擊,可被簡稱為『烏克蘭情境效應』。」

其中最為值得注意的,是伴隨着「疑美論」增加,台灣社會轉為寄希望於日本相救的潛在趨勢。民進黨政府長期以來將「親美」與「抗中拒統」捆綁在一起,然而當前者逐漸破產,並未連帶導致後者進一步鬆動,反而是尋求另一個替代對象以為安全保障,說明俄烏衝突局勢並未令台灣社會打破過往的路徑依賴,結合外援抵禦北京依舊是台灣在面對台海變局時的膝式反應。

推敲該心理認知背後的支撐要素,首先來自於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在台灣被塑造為頑抗英雄形象,有效鞏固蔡英文2019年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稱「台灣承受中國第一波攻擊之後,期待全世界其他的國家可以共同站出來對中國做一個很強烈的表示與壓力」的戰略設想。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3月23日傍晚在日本國會發表11分鐘的線上演講。 澤連斯基感謝稱「日本是亞洲第一個向俄羅斯施壓的國家」,並稱 「請繼續要求制裁」。(Facebook@zelenskiy.official影片截圖)

類似的設想在2022年仍活躍於枱面上,包括3月23日民進黨中常會邀請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所所長沈明室以「俄烏戰爭與對台灣國防之啟示」為題進行專案報告。該學者建議,有鑑於烏克蘭讓全球軍力排名第二的俄羅斯陷入困境,當台海有事,台灣應以持久戰反制,並運用高科技執行不對稱作戰,遲滯消耗對方軍力,爭取國際支持。蔡英文會後對此做出裁示,指「讓台灣的民間跟政府、國防單位,大家都可以對情勢有共同認知,這就是我們團結的基礎」。俄烏戰事拉長,蔡英文政府從中找到發揮的空間,得以持續推銷其「國際相助」的方案。

其次,眾所周知,由於歷史和地緣的親近性,台灣社會對於日本有着特殊的「好感」,其中也包括將「台日友好」作為反中抗中的政治籌碼。3月18日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公布民調,日本是台灣最喜歡的國家或地區,美國僅排第三位;當被問及今後台灣最應該親近的國家或地區時,日本依舊排名第一,美國居次。台灣社會「親日」的「國境之南」想像,加上相比於一洋之隔的美國「遠水救不了近火」,以及共同面對近在咫尺的中國「敵人」,台灣在情感上更容易傾向與日本之間存在着「唇亡齒寒」的依偎關係。

再者,還需要注意到日本政客扮演的角色。岸田政府在俄烏戰爭之初,即身先士卒充當起美國在亞洲鼓吹「制裁俄羅斯」的掮客角色,民進黨政府不畏被俄羅斯列入「不友善地區」,恐怕也是把日美釋放出來的訊息解讀為「同島(鏈)一命」。更何況已然卸任的安倍晉三,始終肩負「拉台製華」的政治任務,多次強調「台灣有事等同日本有事」;近日與蔡英文的視頻對談,安倍晉三又拋出民進黨政府心心念唸的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作為誘餌。日方的種種訊號,無不令台灣從民主價值觀陷入台日軍事同盟的安全迷思(例如台灣內部一直有加入「亞洲北約」的聲音)之中。

無論已非首相的安倍晉三承諾究竟會不會實現,台灣當前由於「疑美」而來的「擁日」民意移動,這個「主觀願意」的背後有太多「客觀條件」需要再三斟酌。其一,台灣本身被美國當作其在台海的「代理人」,如今卻把安全希望託付給美國另一個「代理人」日本,本身就存在着邏輯上的悖論。其二,日本的戰略佈局一向緊跟着美國,有任何動作或不動作,都是緊盯美國態度而定,期望日本不顧華府而出手「保台」,恐怕過於脱離現實。其三,日本所參與的美國「制裁」同盟,其實已經遭遇很大的挑戰,例如岸田文雄出訪印度遊說制裁俄國,卻未得到莫迪(Narendra Modi)首肯;與此同時,馬來西亞與越南更聯合表態不支持對俄製裁,並同意對烏克蘭危機保持中立。其四,更為重要的是,台灣社會看似受到烏克蘭的鼓舞,從而展現出自我防衛的決心,但日前台副總統賴清德赴成功大學演講,現場調查學生未來想做什麼,竟有41%選擇要當「躺平族」;當最為反中的年輕人都希望「躺平」時,誰又該充任蔡英文口中「承受第一波攻擊」的隊伍呢?

事實上,如果戰爭與和平之間能有選項,趨吉避凶的人性並不會主動往戰火跳進去。問題在於,一旦政客在選舉結構下把民粹玩過火,人們忘了還有和平之門,誤把戰爭當成救贖,烏克蘭就是慘痛的教訓。台灣已身陷危機而不自知,不管是政治人物英雄主義或悲情意識的操作,還是媒體與民調的提問方式,莫不誘導台灣人民產生「終將一戰」的認知,從而在奔赴戰場與誰來相救的十字路口上惶惶不可終日。要想真正掙脱此種安全焦慮,唯有從民主激情中重拾理性,要求當政者必須把和平擺在第一要務,否則空想再多「救世主」也不過只是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