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台灣對戰爭的無感與威爾史密斯的巴掌

撰文:伍逸豪
出版:更新:

戰爭,這是台灣最靠近的時刻,也是最疏遠的時刻。俄烏的漫天烽火,以及美國屢次關切台灣後備戰力,令台灣「感同身受」,投射於可能的台海戰爭;社會的躺平,以及民進黨滾向台獨的車輪,又令人看到台灣無感於戰爭的集體氛圍。看似矛盾,卻是當下台灣的寫照。

先看一組數字。獨派「台灣制憲基金會」3月24日公布民調,若兩岸開打,有高達74.1%台灣民眾表示肯定會挺身而出、守護家園;無獨有偶,親藍媒體TVBS於3月23日發布的民調,也有62%民眾願意為保衛台灣而戰。無論藍綠機構效應,有六七成台灣人願意奔赴戰場,不可謂之不高。

另一組數字值得作為參照。「台灣民意基金會」去(2021)年11月民調顯示,雖然中共對台軍事動作頻頻,但僅有28%受訪者認為中共遲早會攻台,64%認為兩岸不太可能發生戰爭;《天下》雜誌今(2022)年1月所做的民調,有六成民眾不擔心兩岸開戰;TVBS今年3月23日同份民調,則有57%民眾不擔心大陸藉機攻打台灣。整體來看,大約有六成台灣人對台海戰爭抱持懷疑的態度,傾向認為不太可能,而且比例相當穩定,並未受到烏克蘭戰爭的影響。

台灣民眾多數願意上戰場「保台」,同時又不擔心或不認為戰爭會發生。(台國防部提供)

兩相對照,「不畏戰」與「不信戰」的比例不相上下。讓人不禁進一步追問,前者的「勇氣」,是否奠基於後者的認知之上?

最近一位在台資深日籍記者與筆者透過訊息討論,他困惑於多數台人憑什麼認為大陸不會攻打台灣?儘管如今看到俄軍在烏國苦戰,或許產生些許影響,但他也同樣觀察到,過去以來台灣人對於大陸攻台的看法一向「很樂觀」。這位日籍媒體前輩的感受並不脱離實際,前述的民調可茲證明台人之「樂觀」。

不少台灣大學生認為「現在不會打起來」,因為大陸「不會貿然行動」;另一組大學生看法雷同,認為「沒那麼容易開打」,因為「打仗又不是說打就打」、「(大陸)就只是說說而已」。此外,一位在上海居住13年的台灣YouTuber「金湯力」,曾特別拍攝一部影片,表示她返台之初也不能理解何以台灣社會對兩岸戰爭如此「不在乎」。

無論是「不擔心」、「不相信」,抑或是「不在乎」,台灣對於潛在戰爭危機的「無感」,其背後的心理認知,大致可以簡單歸結為以下四點:

其一,認為美國或日本等「民主陣營」的「國際盟友」必會出手相救;就算烏克蘭情勢令台灣對美國的信心驟降,但仍寄希望在鄰近且「親近」的日本身上。

其二,認為解放軍只是「紙老虎」,而且台灣軍力很強。

其三,認為兩岸之間有台灣海峽的自然屏障,還有台積電這座「護台神山」,中共不可能輕易攻台。

其四,認為中國大陸對台灣「文攻」加「武嚇」數十年了,至今什麼事都沒有發生,北京只是個「放羊的孩子」。

台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媒體節目表示,俄羅斯作為世界第二大軍事強國,很多人把俄羅斯想得很厲害,結果打起仗來根本不行。他還說,「我一定要為我們自己加油打氣,俄羅斯把核武拿掉,他的軍力不會比台灣強」。(多維新聞)

前三點認識的形成,台灣的政客與媒體名嘴扮演了相當程度的推波助瀾角色,甚至成為執政高官安撫民心的說帖。台外交部長吳釗燮3月30日接受網路節目訪問,還強調推動台美關係有一個很重要原則,就是「體諒美國」,當美方在忙其他事情時,台灣不要添麻煩、要求太多注意。該說法無疑體現了執政黨在台灣上下所建構起的安全想像:凡事有美國在,「everything will be alright」。

更為關鍵之處在於第四點,其效應最為明顯。中國大陸從「解放台灣」到「和平統一」,再到民間沸騰的「武統」聲浪,經歷了台灣從「特殊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論」,再到「中華民國台灣」與「互相承認主權」,台灣產生了「反正我做什麼事情都沒關係」的認定,普遍認為北京只是「信口開河」。

有一個例子恰恰可以折射出台灣當前的集體心理。當美國影星威爾·史密斯(Will Smith)在奧斯卡頒獎台上掌摑了那位嘲諷其妻子的主持人,台灣輿論風向隨即「譴責暴力」、「只要動手就是不對」,這一點與台灣「譴責俄羅斯」的出發點基本一致。當然暴力不為當代文明社會所允許,但是不分青紅皂白、去歷史、去現實、去脈絡的「譴責暴力」,本身又是另一種對暴力的無差別辯護。「只要動手就是不對」在台灣的政治語境裏,更是一種對於兩岸關係深層心態的反映,亦即認為反正我再怎麼賣力吶喊台獨、再怎麼積極尋求美國或西方介入台海,你中國大陸就是不可以動手打人。

台灣同情共感烏克蘭的處境,認為「只要動手就是不對」,缺乏對俄烏與台海歷史脈絡的認識。圖為3月1日,台灣民眾在台北市中心集會聲援烏克蘭。(AP)

此種心態,同樣也是台灣看待俄烏衝突的標準。台灣多數人並未因烏克蘭承受的砲火,從而省思避戰與和平的重要性,反而是在民粹政客炒作下,「樂觀」地相信台海一切風調雨順,因此自恃於此而展現出「不畏戰」的「勇武」態度。更何況台灣跟從西方將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形塑為抵抗英雄的形象,那麼自然把北京移情為莫斯科,主張「只要動手就是不對」,更不會有人願意去反思在戰爭之前的若干年到底發生什麼事情,也沒有人會連結到反省台獨聯美激化台海,究竟會對台灣自身帶來什麼樣巨大的傷害。

金融資本一向敏鋭於戰爭衝突,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23日報道,俄烏衝突升級引發台灣前所未有的資本外流;分析人士表示,僅在過去三周內,台灣就流失了價值約4,800億新台幣外資,創下有史以來最高紀錄。外資可以撤離出逃,但是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人呢?台獨追求與戰爭代價之間處於什麼關係,應是台灣安身立命最為迫切需要釐清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