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中國防疫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在《新冠疫情的「三個沒想到」》一文中,曾提到新冠肺炎從爆發至今的「三個沒想到」:沒想到中國在早期可以很快穩控疫情,沒想到擁有先進醫療條件和資源的歐美等發達國家會造成百萬人死亡,沒想到作為抗疫優等生的中國會在疫情下半場遭遇巨大挑戰和輿論攻訐。

具體到第三個沒想到,也即「沒想到作為抗疫優等生的中國會在疫情下半場遭遇巨大挑戰和輿論攻訐」,時下仍然處在疫情防控關鍵期的上海,令外界有了更多且具體的「沒想到」:沒想到此輪疫情之前一直作為精準防疫模範城市的上海會到今天這個地步,沒想到綜合能力一直遙遙領先的上海治理能力會如此拉垮,沒想到買菜難、看病難、物資配送問題在疫情的第三個年頭仍然是巨大的問題,沒想到不斷積累的民怨民憤正在重演武漢早期的情形……

每一個「沒想到」的背後,既有着事前人們對於中國防疫的美好期待和信心,也有着事後人們對問題反覆上演卻得不到有效解決的無奈與憤怒。不能用個別極端個案來蓋棺論定上海整體的防疫局面,但也不要低估每一起事件背後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不斷積累的民怨,就目前上海和中國整體的態勢而言,至少有三個關鍵問題,有關部門必須直面:

首先,為何一邊是官方明確要求的「各級醫療機構不停診」,一邊卻是上海本地市民的求醫無門?

4月1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相關負責人明確要求上海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原則上不停診,尤其是急診、發熱門診這些重點科室必須全力保障開放,其中尤其提到「在患者就診的整個過程中不得以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為理由來拒絕推諉,延誤治療。」要求發出至今,社交媒體上依然有不少人曝光求醫無門的慘狀,尤其是一些急需要救治的病患,依然被阻擋在醫院門外。

2022年4月18日,上海社區市民接受新冠核酸檢測。(視覺中國)

在抖音平台傳播的一則短視頻中,一位母親心痛地訴說着自己女兒胸口的一個硬塊得不到醫治的絕望。視頻顯示,4月22日凌晨兩點,在上海同仁醫院的發熱門診,八歲的女兒裹着毯子在露天等待核酸檢測報告,為的是看一下胸口的一個硬塊。等待一個通宵後,當天中午等來的結果卻是「什麼病都看不了」,「這個孩子身上有病得不到治療就從酒店一直踢出來」,經過幾番轉院和折騰,該母親憤怒控訴道,「如果這個孩子有病死了怎麼辦」,「還有人管嗎?」視頻畫面中,醫生們無奈掉轉頭。

不是只有新冠病毒才是病,才會導致死亡,其他方面的醫療救治必須及時恢復,而且比「明確要求」更重要的是落實。從西安到吉林,再到上海,不該發生的悲劇已經太多,為何還無法得到根本改善?

其次,「動態清零」總方針之下,亦要求精準防疫,所以各地動輒頂格處理的過度防疫,是不是也是一種懶政惰政?

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各地因防疫不力落馬的官員不計其數,從早期荒腔走板的武漢,到一筆筆糊塗賬之下封城的西安,再到今次的吉林、深圳,每一次的局部疫情爆發,必然有當地官員因防疫不力落馬。這樣的嚴厲問責是必要的,所謂「一將無能、拖累三軍」,這樣的嚴厲問責不僅在初期的武漢起到了扭轉防疫局面的效果,並在後續的局部疫情爆發中發揮了威懾作用。

但反者道之動,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嚴厲問責制的初衷是打消官員的消極懈怠、不作為,為了保證民眾生命安全和正常生活積極作為,並在不同階段因應局勢進行更精準的防疫,可在過去兩年多的抗疫實踐之後,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在不少地方官員看來,頂格應對疫情至少不會因「防疫不力」而被問責,而精準防疫需要時間,更考驗治理現代化,多數地方官員已經無暇他顧,先用頂格防疫手段證明自己在做事情,故而每每有本土確診病例,第一反應便是封區乃至封城。

基於此,雖然中央接連警告要杜絕層層加碼和一刀切,但還是屢禁不絕,由此造成的悲劇還是不斷髮生。要知道,過度防疫亦是一種懶政惰政,因為固守老辦法也是另一種「躺平」。

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各地不斷有官員因防疫不力落馬,卻鮮有人因「過度防疫」、「防疫不精準」而被問責。 (AP)

最後,「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並不是兩種非此即彼、相互對立的防疫路徑,中國官方在強調「動態清零」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給「中國式」共存路線留下討論的空間,而不是一禁了之、一封了之?

過去一段時間,中國官方加大了宣傳「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力度,以期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同心抗疫,這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要的。但與此同時,官方亦不由分說將「與病毒共存」作為反面教材,且將一些權威醫學專家有關「中國式共存」路線的探討一禁了之、一封了之。要知道,「與病毒共存」和「動態清零」從來就不是對立的,回看人類與病毒的抗爭史,很難說人類真的消滅了病毒,或者「清零」了病毒,多數情況下只是病毒的暫時離場,終究還是一種「共存態」。具體到今次的防疫,在「與病毒共存」前,只不過因為中國具備「動態清零」的主觀願望和客觀條件,所以可以做的比其他國家更多罷了。

基於此,中國在「動態清零」的同時,亦需要給探討中國式共存路線留下空間,這樣的探討,並不是要「躺平」,而是從長遠計。2月28日,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個人微博上發布兩千餘字長文,詳細解析了「與病毒共存」與「動態清零」兩種對策,並坦言中國的「動態清零」不會永遠不變,在不久的將來,定會在合適的時間點,展示中國式與病毒共存的路線圖。但很快,該條微博即被刪除。

另外,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與另一位研究者4月6日發表在《國家科學評論》上的英文文章《關於中國在即將到來的COVID-19時代重新開放的戰略》,因提到「中國需要重新開放,以使社會經濟發展正常化,並適應全球的重新開放。長遠來看,長期的動態清零是不可能實現的」而被全網消音。諸如此類的做法,只會加大社會層面對於防疫路線之爭的想象,也會強化「講政治」壓倒「講科學」的擔憂。

目前,誰也不知道上海疫情還要多久才能迎來拐點,放眼整個中國,人們也不知道「動態清零」政策還要堅持多久、還能堅持多久。不過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上海民眾以及圍觀上海疫情的人們的忍耐已經逼近極限。4月22日,一則《四月之聲》的短視頻遭遇刪除後,以各種形式在各個平台傳播,這是武漢疫情之際《發哨子的人》之後又一起輿情事件。上海民眾的情緒需要一個出口,中國民眾需要一個對於疫情基於科學說明的預期與信心。對執政者來說,紓解民眾的情緒,給予民眾以信心與預期,挑戰絲毫不遜色於防疫本身,事實上,這也是精準防疫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