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解封日:上海怎會輕易走下坡路?

撰文:鄧峰
出版:更新:

6月1日,上海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不單上海人,可以說幾乎整個中國,都已經等很久了。

自3月底劃江封控以來,上海這一中國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在疫情衝擊下突然停擺兩個多月,大約2500萬的民眾居家隔離,其情其景,既悲壯而又令人五味雜陳。

兩個多月的封控期間,向來被認為治理先進的上海,卻頻繁出現生活物資與日用品短缺問題,許多人缺糧少菜,多位非新冠患者因未能及時就醫而不幸離世,聞者落淚。本來上海一直是防疫模範生,一度催生出「滬吹」文化現象,但經此一事,許多人對於上海的認知改變了,他們變得失望、心灰意冷。過去一些天,那麼多人在上海尚未完全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情況下搶票離開上海,其中不少人是帶着遺憾和失望離開的,就足以說明當下社會許多人對於上海的信心不復以往。而在絕大多數選擇留在上海的人中,有負面情緒的人相信同樣為數不少。畢竟,過去兩個多月,上海民眾的焦慮、煎熬,幾乎讓所有關心時事的人都感同身受。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導彭凱平最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今年2、3、4月份、春節後,我們在幾個重點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做了成人調查,因為疫情的不確定、大規模暫停社會活動和經濟的衝擊,大家的心情的確不愉快,我們叫『中產階級不開心』」,「總的來講,社會情緒的低落比較普遍」。

這其實都是可以預期和理解的,不論是政府還是社會,都應該多些關心,幫助那些被影響或衝擊的人重新建立信心,回歸正常生活。筆者曾寫過,人民的信心和預期從來都是一個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條件。有了信心和積極預期,人民才會有精氣神,才會樂於拼搏,社會才會有活力。怎麼在疫後吸取教訓,撫慰上海人的心靈,讓他們重新建立信心和預期,正在成為當前上海越來越重要的事情。

目前上海的遭遇和困境,更大可能是陣痛期,只要重新建立信心和預期,今後真正做好防疫和正常生活、經濟社會發展的平衡,相信上海會重新好起來。

上海6月1日起進入第三階段,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上觀新聞)

一是因為一個社會、一座城市的治理可以分為平時狀態和緊急狀態。今次上海讓許多人難過、痛心和憤怒不是因為平時狀態,而是緊急狀態。兩個多月的封控期間暴露出那麼多亟待反思和改進的問題,在相當程度上是因為上海由平時狀態突然轉入緊急狀態下的臨時計劃體制的不適應。上海當然應該反躬自省,通過總結封城期間的經驗教訓,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但這和上海在平時狀態下的優異表現是兩回事,不宜簡單對立,既不能以平時狀態下的優異表現來遮蔽緊急狀態下的問題,又不能以緊急狀態下的問題來否認平時狀態下的優異表現。

在3月底的劃江封控之前,過去兩年,上海的防疫成績一直都頗為亮眼,堪為一股清流。作為中國內地面向世界的最主要城市,過去兩年,上海一直是入境航班最多的城市,面對相當大疫情輸入風險。但與許多地方防疫容易擴大化和一刀切不同,過去兩年的上海每次遇到疫情,不僅沒有封城、全員核酸檢測,而且率先實行流調隱私保護,只談地點不提人,允許集中隔離時帶寵物,在迪斯尼美麗煙花下進行有序核酸檢測,中風險區精準到一家奶茶店。這種防疫模式既科學精準又充滿人性化、柔性化,被許多人形容為「陶瓷店裏抓老鼠」,在防疫和人民正常生活、經濟社會發展之間保持比較好的平衡,反映了上海在平時狀態下的治理水平。

眼下的上海經歷封城的沖擊會比較困難,但只要度過陣痛期,未來上海依然可期。(上觀新聞)

二是因為上海承擔着中國內地走向世界的重任,只要中國還在發展,只要改革開放繼續深化,那麼上海的未來依舊可期。鄧小平當年決定開發上海浦東時說過:「深圳是面對着香港的,珠海是面對着澳門的,廈門是面對着台灣的,而浦東是面向世界的。」歷史證明,鄧小平的判斷是對的,過去40多年,上海在中國改革開放和國家崛起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時至今日,上海既是得風氣之先的江浙滬的大哥,又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城市之一。對於這樣一座自近代以來便創造數不清奇蹟,匯聚天下英才的城市,怎麼可能那麼輕易走下坡路?更何況自改革開放以來,從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中獲益極大的中國,自上到下依舊普遍有着繼續開放和發展的強大意願,雜音雖可干擾一時,但從長遠來看,是擋不住無數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所匯聚的最生生不息的發展內驅力。

一言以蔽之,當下經歷兩個多月封城衝擊的上海的確面臨相當大的困難,民眾、專業人士、企業家、投資者的信心和預期有待重建,被影響的產業鏈有待恢復,深陷困境的中小微企業有待支援……怎麼早日走出陣痛期,恢復城市活力,讓人民滿懷熱枕,考驗着上海這座城市的智慧。但從長期來看,筆者依然相信上海,願意祝福上海,希望上海能在總結和吸取教訓後為中國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而努力。